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寒假到了 , 孩子在家的时间也多 , 还经常有其他小朋友过来家里玩 , 家里超级闹腾!到了晚饭时间 , 大人们想要好好吃饭聊天 , 这时候我就会“放大招”——播动画片 。
我通常会选择一些科普类的动画片 , 在看动画片的同时 , 还能增长见识 , 何乐而不为呢?今天就把这些压箱底的宝藏科普动画片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
今天先推荐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学小子席德》 , 这部动画片自2008年亮相美国PBS儿童教育频道 , 多次获得全球最高电视奖——艾美奖提名 ,并和《爱探险的朵拉》、《芝麻街》等共列北美学前动画片排行榜TOP10 , 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播出 , 深受世界各地儿童的喜爱 。
故事讲述了爱思考的小男孩席德充满科学问题的日常生活 。
他每天对各种事情感兴趣 , 有着层出不穷的问题
每天早晨 , 席德都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香蕉放久了为什么会变得又黑又软?(食物的腐败)
为什么离得很远 , 还能闻到弟弟身上的尿布味?(气味的传播)
爸爸不停地打喷嚏 , 为什么爸爸妈妈说不想被传染感冒 , 就得一直洗手?(洗手与病菌的知识)
每集围绕一个科学主题 。 从起床、早餐(提出问题)、入园(探索和解决问题) , 回家(发现更多) , 也展示了学龄前孩子愉快充实的一天 。
带着这些问题 , 席德来到幼儿园和朋友们一起讨论 , 并且在苏西老师的带领下 , 进行观察、探索、记录 , 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
每一集中Susie老师指导孩子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笔记本 , 用来记录自己观察、对比的结果 。 当听到Susie老师说Grab your jounnals and lets go 。 孩子们就会很兴奋 , 他们最喜欢的探究环节来了 。
在《打喷嚏》这一集中 , 小朋友们提出了:为什么我们要用香皂洗手 , 裤子擦手看起来也很干净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在“小小实验室”里苏西老师带领着大家把手插进土里 , 用纸巾擦手 , 再用放大镜看看双手究竟能不能被擦干净?然后用水和皂液洗手后 , 再观察一下呢?
最后 , 小朋友们还要把观察到的信息 , 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到自己的小本本上 , 是不是有点实验记录的味道了?
我最喜欢《科学小子席德》的一点就是 , 如果只是教给孩子们知识 , 那是授人以鱼 , 但这部动画片还教会了孩子们“如何使用科学工具”——
用图表记录和收集数据 , 放大镜看见生活中的细节 , 尺子用来测量 , 数量的估算 , 笔记本记录观察的现象......真正地做到“授人以渔” 。
尽管每集27分钟 , 但是全程无尿点 , 动感的音乐 , “一言不合就rap” , 用儿歌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 这个连说话也拿着话筒的Sid 总是很开心 , 他会一不小心就唱起歌来 , 似乎生活没有烦恼 。 他和小伙伴们总能发现快乐的事 。 在科普之外 , 还充满着亲子、师生、朋友这些温暖的感情 , 非常推荐小朋友们一看!
该片适合3-8岁儿童观看 , 让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 。 我觉得父母要是有时间可以陪孩子一起看 , 因为只有你看了才能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中的科学 。
《Sid the Science Kid》符合美国Stem(Science ,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 Mathematics)教育最根本的理念 , 除了向儿童展示科学世界的奇妙 , 这些科学现象包含科技、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的知识 , 并将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科学展示给我们 。 对于教学者(教师和家长)来说 , 也是一种教育教学典范 。 教育最可贵之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 动画片中孩子有4个 , Susie老师会引导孩子们探究现象 , 让孩子们对生活啊充满好奇 , 并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 , 效果是最好的 。
推荐阅读
- 进化的终点,窥探奇异生物的世界
- 鲸:海洋中的头号老饕,作为顶级猎食者,鲸有哪些吃货秘籍?
- 我现在对黄金有一种叹息
- 四川某二手车市场数十人斗殴,多人受伤倒地,场面一片混乱!
- 深海压力那么大,金属潜艇都能压扁,为什么鱼却没事?
- 开车最讨厌什么? 快车道上的\乌龟爬\
- 交配中的游隼不忘蚕食老鼠,35张精彩的照片,展现大自然的残酷
- 若世界上的冰川全部融化,人类能支撑多久?危害会有多大?
- 挖地钻井1万米!除了石油,地底科学家还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