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母上学的杨元元,在宿舍自缢身亡,没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带母上学的杨元元,在宿舍自缢身亡,没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文章图片


带母上学的杨元元,在宿舍自缢身亡,没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文章图片


带母上学的杨元元,在宿舍自缢身亡,没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文章图片


带母上学的杨元元,在宿舍自缢身亡,没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情 , 各种我们想要的和不想要的 , 都会纷至沓来 , 令人无处可逃 。
在这个过程中 , 家就是我们避风的港湾 , 而父母则是最好的倾诉对象 , 他们喜欢听我们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 并以此来了解我们在外有没有受委屈 , 这是一种人之常情 , 更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温情 。
可随着慢慢长大 , 我们似乎总有各种的理由来告诉父母 , 我没有时间 , 我忙着呢!今年就不回去了等等 , 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小证明我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越强 。

我们常说 , 鸦有反哺之义 , 羊有跪乳之恩 。 随着我们长大 , 父母越来年迈 , 照顾他们就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 没有多余的话 , 本身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
孝敬父母首先是基于道德准则 , 其次才能谈到法律层面 。
可这个道德准则没有一个具体的范围框架可以限定 , 故而就有了“道德绑架”一词的出现 , 父母不理解孩子 , 孩子不理解父母 , 误会越来越深 , 最终断绝关系的事情比比皆是 , 或许这就是人间真实吧!
孝道一词比较难以定义 。 举个例子:
家里有兄弟两个 , 老大没钱在村守着父母 , 老二有钱却不在家 , 倒是固定给家打钱 , 村里人都说老二比老大孝顺 ,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谁比谁孝相信大家自有定论)

【带母上学】
网络的发展让我们接受外界的信息越来越方便 , 经常能看到好多不一样的人和事 , 曾经就有背着父亲上学的孩子让老唐感动的一塌糊涂 , 也有带母上学最后却自缢身亡的人间惨剧 。
杨元元出生于湖北宜昌 , 6岁的时候父亲肝病去世 , 家里只有母亲和4岁的弟弟杨平平 。
父亲的离世让她让她很早就懂事 , 同时也知道上学才是唯一的出路 。 她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 , 就连老天爷似乎也在帮她 , 高考超常发挥 , 考上了武汉大学 , 村里人都在感慨 , 终于出了个像样的大学生 。

除了在校努力学习之外 , 她也深知母亲的不易 。
母亲一直都在兵工厂上班 , 为的就是多赚点钱 , 可就在她考上大学的时候 , 单位的宿舍楼要进行拆迁 , 如果想要继续住 , 那么就要交三万五 。 面对这个数字 , 母亲并不想缴纳 , 而是选择住杨元元的宿舍 , 和孩子同住一张床 。
说实话 , 这真的有点不像样 , 可自幼习惯听从母亲安排的她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 。
一张一米二的床 , 两个人睡 , 宿舍还有别的同学在 。 一开始还行 ,大家相处还算融洽 , 可一直这样也不是个事 , 慢慢同学都开始疏远杨元元 , 直到指导员知道后 , 以家庭困难 , 孩子努力为由 , 向学校申请了一间单独的宿舍 , 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

【毕业欠款 , 工作难定】
在杨元元上学期间 , 曾经申请过助学贷款 , 最有意思的是她毕业的时候还欠学校贷款还不上 , 导致毕业证迟迟拿不到手 , 而在她上大学期间 , 母亲在经济上对她的照顾更是少之又少 , 因为她觉得她已经成年了 ,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 。
毕业没有毕业证 , 在那个找工作并不算太难的年代 , 杨元元却无法正常工作 。 母亲还十分纳闷 , 我小学毕业的都有活干 , 你怎么就没有呢?
当时放在杨元元面前有五个选择:
1.已经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不过需要3万块学费才能去上学 。 (放弃)
2.回湖北枝江县当公务员 。 (母亲强烈反对 , 表示不可能再回去的 , 好不容易才考出来)
3.西北大学向杨元元发出面试邀请通知 。 (母亲觉得太远 , 担心是骗子 , 未果)
4.广西钦州港经贸公司当文员 。 (两人感觉不靠谱 , 未去)
5.浙江义乌工厂当会计 。 (两人感觉不靠谱 , 未去)

毕业后的杨元元也是一直和母亲生活一起 。
其实对于她工作这事 , 在当初专业选择上面就有了分歧 。 杨元元本身是想学法 , 可母亲认为学法没前途 , 让她选择学经济学 , 可毕业后的现状让这位学经济学的小姑娘根本无从下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