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多年前离开家乡读书 , 至今一直怀念 , 写篇小文纪念下 。
我的家乡在岭南丘陵地区 , 既没有中原厚重的往昔 , 也没有沿海发达的今时 。 我的家乡太普通了 , 甚至连楚王那句“我蛮夷也 , 不与中国之号谥” , 我都不能引用来假装自嘲 , 因为我的家乡还在荆楚的蛮夷之夷 , 化外之化呢!
但不管怎样 , 我很爱我的家乡 , 北流江畔 , 鬼门关附近 。
【苏轼被贬到哪?】
当我铺开地图 , 勾勒苏轼一生行迹时 , 发现他曾从我家门前的河流南行北归!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 , 曾被一贬再贬 。 在去世前2个月 , 他写下了一首《自提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 身如不系之舟 。
问汝平生功业 , 黄州惠州儋州 。
黄州、惠州和儋州这三个地方 , 是苏轼被迫漂泊的流放之地 。 黄州之后 , 苏轼曾东山再起;但惠州和儋州却是苏轼晚年贬谪的最后两站 。 那么从广东惠州到海南儋州的路线 , 苏轼是怎样走的呢?
当时的惠州尚属野蛮荒僻之地 , 但即使条件艰苦、劫难连连 , 苏轼也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 , 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 然而 , 命运再次驱赶他 , 要从岭之南再贬谪到海之南!
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七日 , 苏轼已经60岁 , 垂老投荒 , 已经做好再也回不来的准备 。
元符三年( 1100) 正月 , 哲宗驾崩 , 徽宗继位 , 大赦天下 , 苏轼因此从琼州量移廉州( 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 北归的路线同样是南流江-鬼门关-北流江 , 再进入珠江主流 。
我家就在北流江边 , 所以苏轼曾从我家门前路过 。
【鬼门关】
在苏轼南去北归的旅程中 , 有一个地名:鬼门关 。
鬼门关位于北流和玉林交界的地方 。 因为北流江向北流入西江 , 南流江向南流入北部湾 , 两江之间并不相通 , 所以需走一段陆路 , 鬼门关就在这段路上 。
苏轼在南行时 , 曾作《竹枝词》 , 诗曰“自过鬼门关外天 , 命从人鲊瓮头船” , 就是说 , 只要过了鬼门关 , 生命就如同行驶在险滩上的船一样 。 人鲊瓮 , 是长江的著名险滩 , 看这名字即知人们对此滩的描述:人如同装在瓮子里的腌鱼一样 , 一点也主宰不了命运 。
北归时 , 苏轼说:“我从此关出 , 又从此关归 , 须以诗记之” , 遂赋《步韵郁林鬼门关》(郁林为广西玉林市古称) 。
鬼门关是古代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 , 是中原通往岭南的要道 。
唐宋期间被贬谪经过此关的文人士子有数百人 。 中唐宰相杨炎 , 是“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 , 从财税重臣直接贬为崖州(今海南三亚)司户 。 路过鬼门关时 , 他写诗感叹:
一去一万里 , 千知千不还 。
崖州何处是 , 生度鬼门关 。
诚然 , 岭南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 当时还没有怎么开发 , 在自然方面是“瘴疠之地” , 在人文方面是“化外之地” , 对于北方人来说不免恐惧重重 。
唐宋贬官们口中的“鬼门关” , 作为南流江与北流江之间的交通咽喉 , 原名“桂门关” 。 据《尚书》记载 , 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54年) , 越裳氏(今越南、老挝) , 向周王室进贡白雉 , 也是取道合浦-南流江-北流江-苍梧这条路 , 必须经过此关 。 东汉建武年间 , 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郡(今越南) , 也要从此处经过 , 曾在此屯兵歇马 。
【南流江和北流河 , 南北交通要道】
秦朝在桂林开辟灵渠 , 连接湘江和漓江 , 也就连接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
今天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 然而在秦汉到东吴时期 , 岭南最重要的港口是合浦(今广西北海) , 即南流江的入海口 。
推荐阅读
- 古代青楼女子是怎么避免怀孕的?用的什么办法?有一种堪比酷刑
- 男子拒付停车费,强行冲卡拖拽保安!
- 上海市|秋季国内旅游赏秋,去这5个地方,你绝对不会后悔,美成人间仙境
- 眉山|房车露营成旅游新宠 318川藏线险雄美绝此生必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