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是过街老鼠,可以被质疑,但不应被嘲讽


专家不是过街老鼠,可以被质疑,但不应被嘲讽


文章图片


专家不是过街老鼠,可以被质疑,但不应被嘲讽

现在有一种风气很不好 , 那就是嘲笑讥讽医疗专家 。
现在 , 不管哪位专家 , 咖位有多大 , 没有一位能够得到广泛认可 , 他们的每一次露面 , 都会引来新的挖苦 , 专家的建议和声音 , 除了引来新的骂声之外 , 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倾听 , 采纳的更是少之又少 。 他们那点仅存的信任 , 甚至还比不上一些自媒体更有说服力 。
余以为 , 大家不应该把对疫情的恐慌 , 以及缺医少药的不满归咎到这些专家头上 。 任何事情都是在发展变化中前行 , 有太多不可预知的意外和可能 , 专家也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 做出自己的预判 。
这个预判可能是对的 , 也可能是错的;可能今天是对的 , 明天就错了 , 事物的变化从来都是四面八方的 , 你不可能精准的把控到每一个方向 , 所以我们要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知识误区 , 允许他们适当犯错 。

说实话 , 医疗领域内的专家 , 能够被允许在关键时刻发声 , 面向全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但凡能走到这一步的专家 , 绝非浪得虚名 , 并不是靠拍须溜马就能上去的 , 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能力和水平的 。 你可以说他们不强 , 但和一般的医疗专家相比 , 在专业上还是有比较优势的 。
在事关身体健康这个事上 , 我们不能太自负 , 虚心点没有亏吃 , 专家的话有时候该听还是要听一点 。 因为医疗是一个专业到头发丝儿的大事情 , 不是说你网上搜一搜就能解决的 。
我们对专家的要求越是苛刻 , 他们的每一次发声就会越谨慎 , 在表达观点的时候 , 很可能就会下意识的想一想 , 我的观点会不会被大家接受 , 会不会惹大家不高兴 , 有些过于尖锐的问题就主动回避了 。 更甚者 , 为了惹得一身骚 , 直接闭麦 , 连声音都不出了 , 长此以往 , 大家也不讨论 , 也不发表任何观点 , 一团和气 。 难道这样真的就好吗?
再厉害的人 , 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 , 再明白的事情 , 也有未知的变化 。 只要是人 , 就无法给出我们最完美的答案 , 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们宽容一些 , 宽容是科学发展的沃土 , 因为正确的事情 , 都是通过不断的试错得来的 。

疫情三年 , 让专家成了“砖家” , 网民口碑的变化或许要让专家们自我反思 。 但有时候也要冷静想一想 , 我们对专家的嘲讽难道真的有道理吗?
在三年的疫情当中 , 那些站出来说话的专家 , 无不久经沙场 。 所见所闻确实要超出一般的医疗专家 , 这也是国家信任他们的关键 。 但不管是谁 , 是人不是神 , 不可能保证每一次的观点都绝对正确 。
现在 , 网络媒体发展很快 , 大家都可以在自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 。 网络上显然是如果人多势众 , 声音就大 , 很多情况下与他们是不容易讲清楚道理的 。 而且 , 越是耸人听闻的文章 , 越是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看到 。 许多似是而非的说法 , 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 许多有了固定看法的人也根本不来听取不同的意见 。
【专家不是过街老鼠,可以被质疑,但不应被嘲讽】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 很少有人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放在与顽固外行的争辩上 , 那要影响自己的专业研究工作而冒被砸石头的风险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人们不能做到尊重专家 , 就容易走上弯路 。
尊重知识 , 首先应当尊重专家 。 鄙视专家 , 就谈不上尊重知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