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猴子5万年前进入“石器时代”?专家:石器遗址并非人类制造


巴西猴子5万年前进入“石器时代”?专家:石器遗址并非人类制造


文章图片


巴西猴子5万年前进入“石器时代”?专家:石器遗址并非人类制造


文章图片


巴西猴子5万年前进入“石器时代”?专家:石器遗址并非人类制造


文章图片


巴西猴子5万年前进入“石器时代”?专家:石器遗址并非人类制造


文章图片


巴西猴子5万年前进入“石器时代”?专家:石器遗址并非人类制造


文章图片


巴西猴子5万年前进入“石器时代”?专家:石器遗址并非人类制造


文章图片


在南美洲巴西东北部的热带雨林中 , 长期生活着一群非常特别的猴子 , 卷着长长的尾巴满山跑 , 脸上总露出一副愁容满面的表情 , 但却被认为是“高智商”的灵长类动物 , 因为它们早就开启了属于它们的“石器时代” 。

这群猴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卷尾猴 , 特别是在巴西塞拉达卡瓦瓦拉国家公园的一处偏远山谷中 , 专家们发现这里的卷尾猴在大量使用石制工具 , 用比较尖锐的石头切割食物 , 用比较圆的石头来砸坚果 。

在陷阱相机镜头前 , 一只卷尾猴右手拿着坚果 , 左手通过多次敲击坚果来确认内部果实是否饱满和美味 , 将坚果放到一块巨大石头上 , 从附近搬来一个圆形石头 , 举起石头一次次的砸向坚果 , 直到砸开为止 。

卷尾猴从壳内取出果仁 , 放到嘴里吃了起来 , 也许这是一个坏掉的坚果 , 里面的果仁非常难吃 , 卷尾猴露出了一张苦瓜脸 , 接着还伸长了舌头 , 不过这证明了巴西转尾猴的确是会使用石制工具来获得坚果类食物 。
不过2022年11月发表在科学杂志《全新世》(the Holocene)的新研究指出 , 位于巴西东北部的Pedra Furada考古遗址群可能并非人类先祖所为 , 而是卷尾猴祖先留下的 , 颠覆了过去的研究发现 。


要知道巴西东北部的Pedra Furada拥有大大小小800多个考古遗址 , 最古老的考古遗址追溯到5万年前 , 不过考古学家Agustín M. Agnolín和古生物学家Federico L. Agnolín仍认为可能是卷尾猴留下的 。
【巴西猴子5万年前进入“石器时代”?专家:石器遗址并非人类制造】灵长类动物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动物 , 有研究指出黑猩猩早在43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石制工具 , 用石制工具攻击对手 , 砸开坚果 , 砸开骨头 , 甚至切断食物 。

2019年 , 考古学家omos Proffitt说 , 有非常详细的考古资料证明 , 长期生活在巴西东北部的卷尾猴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学会使用多种石头工具 , 也就是说它们在3000年前进入了“石器时代” 。
2019年 , 研究人员在巴西塞拉达卡瓦瓦拉国家公园偏远山谷中挖掘出122种石器工具 , 被认为是3000年前的古代卷尾猴留下的 , 这些石器工具形状各异 , 大小不同 , 不同石器工具可能是为了满足不同需求 , 砸开大小和硬度不一样的坚果 , 切断不同的食物 , 卷尾猴会使用如此精致的石器工具不得不让人大吃一惊 。

卷尾猴又名白头卷尾猴 , 面部有一圈白色的毛发 , 其他地方的毛发为灰褐色或黑色 , 因长长的尾巴卷曲而得名 , 长期生活在南美和中美的热带雨林中 , 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就有大量的卷尾猴群落 。

卷尾猴是一类小型猴子 , 成年体长约为40~50厘米 , 体重约为4公斤 , 比猫咪体重还要轻 , 但是卷尾猴的脑重量却多达80克 , 约占体重的2% , 这证明了卷尾猴拥有着极高的智商 , 远远超过猫咪的智商 。


卷尾猴是杂食性动物 , 树皮、树叶、根茎、野果、昆虫、蜗牛、壁虎、鸟蛋、蜘蛛、田鼠、小蛇等都在它的食谱清单中 , 为了安全起见 , 卷尾猴白天成群结队地生活在树上 , 晚上一起开始外出捕食 。
在春夏季节 , 大自然万物复苏 , 野外食物非常充足 , 卷尾猴可以享受各种美味的食物 , 但到了秋冬季节 , 野外食物变得匮乏 , 为了不让秋冬季节饥饿 , 聪明的卷尾猴会在夏季将大量坚果储藏起来 , 等到冬季食物匮乏时拿出来充饥 。

坚果有一层坚硬外壳保护着 , 不易被其它的动物食用 , 不过卷尾猴可以通过各种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石器工具来砸开硬度不同的坚果 , 因此 , 巴西东北部森林中留下了大量的石器工具遗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