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反诈民警的年度账单:出差超200天,最长一次27天,辗转9市抓获15名嫌犯( 二 )


“当看到民警的那一刻 , 李女士就反应过来了 , ”孙波说 , 他们立即上前 , 紧急制止了对方的转钱操作 。 后经过了解 , 李女士接到了一个自称疾控中心的电话 , 对方让她将钱转到一个安全账户里 , 而且不要让任何人看到 。 正当她按照对方的提示一步步操作时 , 看到了及时赶来的民警 , 避免了这样一笔损失 。

27天辗转9市 , 行程数万公里抓获15名嫌犯 电信诈骗属于新型犯罪形式 , 专业化、团队化作案越来越明显 , 上下线之间可能分散在全国各地 。 这个反诈民警的侦破工作 , 带来不小的困难 。
“我们一年平均出差200多天吧 , 最少的也要超过100天 , ”孙波说 , 为了节省时间以及人力物力 , 他们一次出差行程都比较远 。
赴外地出差抓捕嫌犯
2021年11月份 , 辖区一家物流公司报警称 , 他们平台系统被人 连续转走700多万 。 接到报警以后 , 崂山公安分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 。 经过分析研判 , 迅速将负责跑分、洗钱等上下线犯罪嫌疑人锁定 。 2021年12月15日 , 专案组分别赶赴广州、深圳、东莞、潮州、揭阳、厦门、常州、海口、扬州共9个城市 , 整个行程数万公里 。 “等我们回来的时候 , 已经是2022年1月份了 , 整个出差过程27天 , ”孙波说 , 这是最近出差最长的一次 , 共抓获15名犯罪嫌疑人 。
2022年11月份 , 他们刚破获了一起冒充领导诈骗的案件 。 专案组的民警连续出差21天 , 辗转漳州、昆明、丽江、长沙四地 , 将6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 “基本上去一个地方 , 都是在摸排跟抓捕的路上 , ”孙波说 , 在单位的同事就要负责分析研判 , 大家基本上分开出差 。 一年下来 , 光是火车票就要一小摞 。

会计、计算机、法律 , 一年自学三门课程 “反诈需要多方面的知识” , 民警介绍说 , 现在的诈骗都涉及到信息流、资金流等 , 数据动辄就是上万甚至上百万 。
这些信息都需要详细统计出来 , 并将所有的资金流向分析出来 , 才能查清案件 。 为了搞懂这些内容 , 他们不得不在业余时间自学这些知识 。 民警孙波介绍说 , 不少民警都是警校科班出身 , 没有经过专业的会计知识培训 。 他们就去买来书籍研究 , 也会跟一些有专业背景的人请教 。
“电信诈骗犯罪 , 很多时候的证据都储存在电脑里或者软件中 , ”孙波介绍说 , 这些专业的知识如果一点不懂 , 很容易就被犯罪嫌疑人糊弄 。 比如 , 在审讯的时候 , 有些诈骗嫌疑人就利用一些专业术语 , 企图蒙混过关 。 还有一些人甚至很嚣张地质疑民警 , 这些技术说了你也不懂 。 “你说说看 , 这个我还真的懂一些” , 孙波说 , 往往这个时候 , 诈骗嫌疑人心里就慌了 , 案件也轻松找到了突破口 。 不仅如此 , 跟电信诈骗相关的法律知识 , 他们也要及时学习 , 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
“不是在出差抓捕的路上 , 就是在家里高速烧脑的路上 , ”孙波开玩笑说 , 电诈嫌疑人作案的手段也是不断升级 , 民警也必须不断学习进步 , 才能将这些犯罪分子抓获归案 。 而前期的案件侦破工作 , 不仅烧脑而且很耗费精力 。 “我们还要跟时间赛跑 , 多一秒钟破案 , 受害者的损失就要少一点 , ”孙波说 , 有时候他们分析这些数据 , 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 。 这两年从事反诈以后 , 确实用脑有点多 , 明显感觉自己的发量有点减少 。 “但是回想这一年 , 我们劝阻、紧急支付了上亿元的资金 , 又是满满的成就感 , ”孙波说 , 新的一年刚开始 , 他们已经有同事奔赴外地 , 开始了抓捕工作 。 新的一年 , 他们将全力提升打击效能 , 帮老百姓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