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神器”黑蜂无人机,重量18克造价超百万,刚问世就畅销全球( 二 )


尤其是在城市作战环境中 , 黑蜂无人机更是如鱼得水 。 可以沿街飞行 , 飞过屋顶 , 寻找隐蔽的敌方狙击手、路边埋藏炸弹或是其它威胁 。 甚至还能飞进建筑物、隧道甚至洞穴内搜索目标 。 当步兵分队进入某一区域作战时 , 可以先释放一架黑蜂无人机打头阵 , 探明前方的狙击手位置和敌方隐藏的火力点 , 可以大幅降低被敌军伏击的概率和己方人员的伤亡 。
除此之外 , 在战场上 , 与黑蜂无人机同时出现的 , 还有以色列“通用机器人”公司 , 研发的“DOGO”小型无人战车 。 这款战车的大小类似于家用清扫机器人 , 配备有八个摄像头 , 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探测目标 。 当黑蜂无人机探测到敌军装甲车辆进入伏击圈后 , DOGO”小型无人战车正好可以利用“黑蜂”传回的实时目标数据 , 直接使用车载重机枪或反坦克导弹将其摧毁 。 这种“微型无人机+小型地面战车”的无人化空地一体组合 , 或将彻底改变了城市作战中的“攻防态势平衡” 。 在侦查手段日益丰富的情况下 , 占有地形优势的防守方将不再占据上风 。

“黑蜂”无人机已在美军当中普及 , 尤其是海军陆战队 。 它的出现 , 为执行作战任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过去在未配备“黑蜂”无人机时 , 想要获得调动大型无人机支援的权限 , 需要进行多层审批上报 , 并且一般情况下都不能获得批准 , 极为耗时而且容易耽误战机 。 但有了“黑蜂”后 , 一个步兵分队长仅需二十秒 , 就可以放飞一架掌上无人机 , 快速获取前方区域的具体情况 , 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 从而降低在巷战中 , 因信息获取不足而造成的己方伤亡 。
因此这款无人机一经问世 , 就立即畅销全球 , 许多国家争相购买 。 而英国陆军则是“黑蜂”系列无人机的首个用户 , 一次性就采购了一百六十架 , 价格高达两千万英镑 , 平均每架就要花费十二点五万英镑 。 而且英国还是在战场上 , 首次应用这款武器的国家 。 在阿富汗战场上 , 和敌方武装分子的一次次对抗中取得了出色的战绩 。 据前线部队反映 , 这么一个小玩意 , 战场上居然比一个团还要厉害 。 在巷战或野外区域使用该机 , 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单兵侦查能力与单兵信息获取能力 , 可以大幅减少被敌方武装分子伏击的伤亡概率 。
在战争刚一开始的时候 , 由于敌方成员都躲藏在城区的掩体内 , 再加上英军当时并没有携带大规模的碾压性武器 , 因此双方一度陷入了僵局 。 空有一身蛮力的英军士兵 , 根本就摸不到敌方的踪迹 , 更别说能攻击到对方了 。 反而被一次次地突然袭击 , 断送了许多己方士兵的生命 。 因此 ,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 , 黑蜂无人机登场了 。
在装备完黑蜂无人机之后 , 英军士兵的侦查能力和信息获取效率显著增强 。 无人机来回穿梭在各个掩体之间 , 凭借着优秀的侦查能力 , 采集到了许多敌方士兵的隐藏信息 , 从前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敌方武装分子 , 现在统统暴露在己方的监视之下 。 而在获取具体信息后 , 应对起来就很容易了 。 无论是小股部队协同作战 , 进行重点区域的定点歼灭 , 还是小型炸弹的重点轰炸 , 都能很好地起到打击效果 。 可以说 , 在阿富汗战场上 , 英军可以很轻松地战胜了敌军 , 最大的功劳便是黑蜂无人机 。
而黑蜂无人机之所以能够如此出色地完成这些任务 , 与其自身强大的作战能力和优良的配置是分不开的 。 首先 , 黑蜂装备有先进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系统 , 在飞行的过程中可以自动测量周围环境 , 在控制终端生成一个全景地图 。 并且还能提前预设路线 , 进行自主飞行和返航行为 。 使得己方士兵快速获取前方地形信息和敌军的火力布置 , 从而开展重点打击任务 。

此外 , 黑蜂无人机体型较小 , 在外作战中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涂料 , 来进行自我保护和伪装 。 即使出现在敌军的视野范围之内 , 对方也很难发现其踪迹 。 黑蜂无人机还搭载有无声马达 , 可以做到悄无声息地完成一切侦查任务 。 因此 , 在一定的环境下 , 一架黑蜂无人机就能轻松解决信息获取难题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战场环境的变化 , 未来的战争一定高度依赖信息化支持 , 因此建设一支信息化部队尤为重要 。 现阶段的武器杀伤力都是足够的 , 缺乏的是对敌方目标的捕捉能力 。 所以小型无人机的突出作用就立即体现了出来 , 如果再能将单兵无人机加装数据链 , 完全融入军队的信息化作战体系中 , 那么每一件武器的强大毁灭力就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 一支军队拥有了足够的侦查能力和引导能力 , 那么它的毁伤能力也必然是十足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