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吐衄什么意思
大家好 , 以下是小城生活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血热吐衄什么意思的相关介绍 , 欢迎借鉴与参考 。
血热吐衄什么意思1
血热吐衄是指体内火热炽盛 , 热邪逼迫血液妄行 , 导致出血或吐血症状 。除了吐衄外 , 一般还并见发热、大便干、舌红脉数等热性症状 , 严重时可能还会出现耳鸣耳聋 , 头晕头胀等 。
血热多因外感热邪 , 或因情志过极 , 或过食辛辣燥热之品所致 , 热邪灼伤血络 , 血液不能正常循经 , 导致出血 。热邪所伤的脏腑不同 , 其出血部位则不同 。热邪伤肺则出现咳血 , 伤胃则出现吐血 , 伤肾及膀胱则尿血 , 伤肠道则便血 。除此之外 , 内伤杂病也可能会出现血热吐衄 。如肝气郁结 , 内火炽盛郁结于血分 , 或久病伤及阴血 , 阴虚火旺导致血热吐衄 。体内阴血受损 , 从而导致脏腑失养 , 血液供氧不足 , 常表现出耳鸣耳聋、头晕头胀等 。
血热吐衄一般出现在病情较为严重时 , 不单单只会出血 , 还可能引起全身功能衰竭 。当出血量过多时 , 可出现亡阴或者亡阳 , 甚至危及生命 。
【血热吐衄什么意思】 血热吐衄什么意思2
血热指的是中医的证 , 是根因;吐衄指的是症状 , 是现象 。吐是吐血 , 衄是流鼻血 。
血热吐衄什么意思3
血热(heat in blood) , 是指外感热邪入血中 , 血行加速而异常 , 表现为出血、发瘀等的病理状态 。血热多由邪热入血所致 , 也可由于情志郁结 , 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 。亦称血分热 。即血分有热 。证见吐衄、咳咯、溺血 , 午后发热 , 女子月事先期而来 , 脉弦而数 , 法当凉血 。血热亦是小儿发热证型之一 。
病因病机
1.血行加速:中医认为如果体内阳气过盛 , 火气很大 , 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 , 脉搏跳动变急 , 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
2.动血:在血行加速与脉道扩张的基础上 , 血分有热 , 可灼伤脉络 , 引起出血 , 称为“热迫血妄行” , 或称动血 。
3.热象:《幼科全书》:“血热者 , 每日以午间发热 , 遇夜则凉 , 此心热也 。轻则导赤散 , 重则四顺饮治之 。”
血热风燥型、血热风盛证 , 由于机体蕴热偏盛 , 时值青壮年 , 血气方刚之际 , 或因性情急躁 , 心绪烦扰 , 心火内生;或因恣食鱼腥、辛辣之品 , 伤及脾胃 , 郁而化热;或复感风热邪气 , 均可致使血热内盛 , 热盛生风化燥 , 外发肌肤 , 出现红斑 , 丘疹为主症的证候 。可见于现代医学银屑病的进行期 。
临床表现
1.血热风盛证
初发或复发病不久 , 皮疹发展迅速 , 呈点滴状、钱币状或混合状 。常见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 , 潮红、鲜红或深红色 。散布于体表各处或几处 , 以躯干、四肢多见 , 亦可先从头面开始 , 逐渐发展至全身 。新皮疹不断出现 , 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 , 干燥易脱落 , 剥刮后有点状出血 。可有同形反应;伴瘙痒、心烦口渴 。大便秘结、小便短黄 , 舌质红赤 , 苔薄黄或根部黄厚 , 脉弦滑或滑数 。
2.血热炽盛
主要表现在热象、血行加速、动血和扰动心神等四个方面 。可见皮肤潮红、爱出油 , 容易长痤疮;爱发脾气 , 手心、脚心热;经期提前 , 血量多 , 颜色深红或紫 , 或经期较长 , 淋漓不断;容易出鼻血 , 晚上多梦 。面红目赤、舌色深红(即舌绛)、红斑 , 丘疹、出血、心烦或躁扰发狂等症 。
血热是热毒侵入血分 , 常发生在热带地区 , 或是在非常热的环境中工作 , 或是在炎热的季节 , 曝晒过度 , 或是出汗过度 , 没有补充水分 , 久渴 , 失水 , 或吃煎炒、油炸等燥热性食物 , 或是服用一些兴奋剂 , 可能导致热血妄行 , 皮下出现小红点、皮肤斑疹、心烦不安 , 舌红绛 , 谵狂 , 昏迷等证候 。
3.脏腑火热炽盛
热迫血分的证候 。临床以血液妄行 , 发热 , 甚者神昏等为主要表现 。多因烦劳 , 恣食辛热 , 恼怒伤肝 , 房事过度等因素引起 。血之运行 , 有其常道 , 脏腑火热 , 内迫血分 , 络脉受伤 , 血不循常道而外溢 。故脏腑血热证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特征 。肺络伤则咳血 , 胃络伤则吐血 , 膀胱络伤则尿血 , 大肠络伤则便血;体表出血可见鼻衄、齿衄、舌衄 , 肌衄等 。妇女月经前期 , 经量过多也是血热的表现 。伴见心烦 , 面赤 , 口渴喜冷饮 , 舌红 , 脉弦数有力等热象见证 。
血分火热炽盛 , 有内伤外感之别 , 以上为内伤杂病中所见的血热证 , 外感病热入血分 , 见卫气营血辨证 。
辨证施治
1.温热病 , 热邪入血
证候:身热夜甚 , 心烦失眠 , 或有谵语 , 或口渴 , 或发斑疹 , 舌绛而干 , 脉细数等 。治则:养阴清热 , 解毒透疹 。主方:清营汤 。方药:犀角、生地黄、麦冬、玄参、丹参、竹叶心、银花、黄连、连翘 。
2.血热妄行
证候:吐血 , 尿血 , 便血 , 斑疹颜色紫黑 , 或蓄血发狂 , 便色黑等 。治则:清热解毒 , 凉血散瘀 。主方:犀角地黄汤 。方药:犀角、生地黄、丹皮、赤芍 。
3.热毒入血
证候:高热神昏 , 斑疹颜色紫黑 , 舌绛起刺等 。治则:清热凉血 , 解毒透疹 。主方:犀角大青汤 。方药:犀角、大青叶、栀子、淡豆豉 。
4.皮炎见血热
证候:皮肤或黏膜发红斑 , 颜色鲜红 , 甚有血疱、水疱 , 口腔、阴部黏膜糜烂 , 或伴有口干 , 便秘溲赤 , 舌红苔薄 , 脉弦细数 。治则:清热凉血 , 佐以利湿 。方药:生地、赤芍、丹皮、紫草、生槐花、银花、蒲公英、土茯苓、土大黄、车前草、生甘草 。水煎服 。每日1剂 , 分2次服 。
5.胞宫血热证
证候:阴道突然大量下血 , 或淋漓日久 , 血色深红或红 , 质黏稠 , 口干喜饮 , 头晕面赤 , 烦躁易怒 , 便秘尿黄 , 舌质红 , 舌苔黄 , 脉弦数 。治则:清热凉血止血 。主方:清热固经汤加炒蒲黄、血余炭、益母草等 。方药:炙龟板(研粗末 , 先煎)、牡蛎粉(包煎)、清阿胶(陈酒炖冲)、大生地、地骨皮、焦山栀、生黄芩、地榆片、陈棕炭、生藕节、生甘草 。
推荐阅读
- 晶钻是什么
- 水龙头保养技巧有哪些 水龙头保养技巧有什么
- 血糖的简称字母是什么
- 行政管理考研换什么专业好
- 山楂加陈皮的效果 山楂陈皮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 杰为什么是四点底
- 面粉属于什么产品类型
- 英国留学有什么优势 五大优势了解一下
- 割断琴弦其实指什么
- 大雪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