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部分村镇银行的存款问题不需要再认定


河南部分村镇银行的存款问题不需要再认定


近期 , 关于河南安徽部分村镇银行不能取出存款的问题 , 在沉静了一段时间后 , 终于有新消息 , 据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消息 , 针对近期个别村镇银行线上服务渠道关闭问题 , 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6月18日表示 , 各级金融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 , 禹州新民生等村镇银行线上交易系统被河南新财富集团操控和利用的犯罪事实已初步查明 , 相关资金情况正在排查 。
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责成相关村镇银行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 ,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办案件 , 做好资金信息登记和后续处置工作 , 依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同时 , 提醒相关群众配合做好信息登记工作 。
这个公告的核心是:禹州新民生等村镇银行线上交易系统被河南新财富集团操控和利用的犯罪事实已初步查明 。 这个事实认定是否与相关银行有关 , 悠关这些存款是否为真正的存款 , 以及存款的赔偿问题 。
【河南部分村镇银行的存款问题不需要再认定】从目前的披露的权威信息看 , 线上交易系统属于村镇银行的 , 只不过被其他机构操控 , 那么对于储户而言 , 他们认定的是否是村镇银行的交易系统 , 至于被操控的责任 , 不是储户应该来承担的责任 , 应该由该银行相关管理人员来承担 。
储户把钱存到银行 , 银行通过利差赚取收益 , 其实就是赚取的服务费 , 银行就应该有义务保证存款的安全 , 而不是任由股东去操纵自己的线上交易系统 。
那么按照常理 , 银行的线上交易系统被操控 , 并且长时间在第三方网络平台上以自己银行的名义大肆进行揽储 , 不可能不知道 。
至于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引流存款 , 是否违法 , 应该是村镇银行违法 , 普通储户没有这个能力 , 也没有这个必要去甄别 。
其实 , 当时客户在非自营平台存款的时候 , 网上的客服:某年某月某日 , 该村镇银行与一家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签署了《存款产品合作协议》 , 协议明确约定了产品至银行负责开发设计 , 并负责销售管理的额“银行存款产品”;合作协议第二条明确约定银行自主设计产品业务流程与产品形态 , 并通过非自营平台展示宣传 , 并明确银行负责办理存款业务的办理等事宜 。
关于第三方网络平台存款 , 去年一月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文件叫停了这项业务 , 互联网金融平台也纷纷下架了这个业务 。 监管部门认为 , 这类存款主要是异地客户 , 并且利率较高 , 风险较大 , 不合规 , 所以被叫停 。
但是同时明确 , 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已经办理的存款业务 , 到期后自然结清 。 在此期间 , 相关存款依法受到保护 , 消费者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和存款协议到期取款或者提前支取 。 商业银行应当继续提供查询、资金划转等相关服务 , 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
也就是 , 银行对存量客户履约“旧”合同 , 对于新客户 , 按照新办法执行 , 这是监管为了平稳过渡的一个制度性安排 , 其本质上也是要让银行保护储户的利益 , 维护银行的声誉 。
如果按照这个规定 , 相关村镇银行应该无条件给客户支取相关存款的本息 , 而不是等到该案件侦办的结果 , 以及查明资金的流向 , 因为该案件跟储户没有本质的联系 。
从目前传出的信息看 , 这几家村镇银行很可能已经资不抵债 , 没有多少资本金用于归还存款 。 那么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 , 该存款就应该无条件采用存款保险条例的规定 , 进行赔偿 , 小于50万元的存款 , 必须全额赔偿 。 超过50万元的部分 , 则需等到银行破产之后清偿小组出的净资产报告 , 按照破产清偿顺序 , 按照比例进行兑付 。
其实 , 如此恶性事件如果不积极依法依规解决 , 可能会酿成巨大风险 , 从互联网舆情可以看出 , 由于河南和安徽个别村镇银行出现取款难问题 , 许多人已经怀疑整个村镇银行体系的还款能力 , 进而质疑中小银行的还款能力 , 可能出现中小银行存款搬家大银行的情况 , 这样就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 这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