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法律解释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法律解释】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法律解释是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推荐阅读
- 工伤鉴定的时间规定有哪些
- 十级工伤赔偿标准
- 在我国多久可以工伤鉴定
- 受工伤被解雇有补偿吗
- 去社保局办理工伤需要户口本吗
- 上下班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 海带运输途中为什么要打结
- 事故类别
- 弹性上下班是什么意思
- 工伤申报的程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