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 。如果最近诸事不顺的话 , 那趋吉避凶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所谓的趋吉避凶就是尽量去吉利的地方 , 避免去不吉利的地方 。例如坟场、屠宰场或者医院之类的地方 , 最近一段时间就不要去了 , 尽可能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 或者去参加别人的喜席沾沾喜气 。
生活 , 就像是一条曲线 , 而我们的心情 , 也随着这条曲线起起落落 , 时而高兴 , 时而忧愁 , 这条起伏的曲线 , 也和我们的运气有很大关系 , 运气好的时候 , 干什么都很顺利 , 运气差的时候 , 老是”犯小人”而且诸事不顺 。
生活中处处是小人 , 所以古人说“宁得罪君子 , 不得罪小人” , 因为他们会悄悄在暗地里整人 , 如果不小心得罪招惹了小人 , 就有可能被各种烦恼和是非纠缠 , 这就叫“犯小人” 。

文章插图
老子
在遇到小人诸事不顺的时候 , 有没有什么办法呢?当然有 , 今天咱们就跟着老子的《道德经》来学一个对付小人的“损招” , 就可以轻松化解“犯小人”的遭遇 。
春秋时期 , 在鲁国国君的王座右侧 , 摆着一种奇怪的器具 , 这个东西就像是一个倒着的吊钟 , 主要的作用 , 就是用来装水 。这个器具奇怪在哪里呢?就是因为这个器具“虚则欹 , 中则正 , 满则覆” 。

文章插图
老子
也就是说 , 当这个容器是空的时候 , 它就是倾斜的状态 , 如果给它加水加到一半 , 它就是直立中正的状态 , 但如果一直加给它加满 , 它就会突然翻一个跟头 , 把水全部倒掉 , 所以这个奇怪的器具就叫“欹器” 。
鲁国国君将欹器摆在王座一旁 , 目的不是为了装水 , 也不是为了观赏 , 而是通过欹器“满招损 , 谦受益”的特点来警醒自己 , 因为人也是一样 , 获得的东西太满 , 就会骄傲自满 , 骄傲自满就会招人嫉妒 , 迟早有一天会被人倾覆 , 俗称——翻跟头 。
很多年以后 , 孔子带学生参观这种欹器时 , 不无感慨地说:这世上哪有满了以后不会倾覆的东西呢?他的学生就问:那有没有办法不倾覆呢?

文章插图
老子
孔子回答说:如果你聪明过头 , 那就减损一点聪明 , 让自己笨一点;如果你功劳太大 , 那就推掉一些以免功高震主;如果你富甲天下 , 那就施舍一些出去 , 总之任何事情都要防止它出现“过满而溢出”的情况 , 这就是“持满之道 , 抑而损之” 。
那么孔子的这番见解 , 其实是源自老子的智慧 , 因为早在孔子之前 , 老子就已经多次提到“损”的概念 。
在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那么在《道德经》第九章 , 他还说过“持而盈之 , 不如其已” 。

文章插图
道德经
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不能装得太满 , 要懂得适可而止 , 而且这种“止”不仅是停止 , 还要“损止” , 也就是当你已经满了时候 , 就要往外面丢掉一点 。
“为道日损” , 就是指学习和修道 , 都要不断减损自己 , 人一旦满了以后 , 就会狂妄 , 就会骄傲 , 就会对一切失去必要的敬畏 , 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招小人走背字 。
但是当我们学会老子的“减损之道”来“自损”以后 , 就可以避免犯小人招致的“外损” , 所以我们说 , 老子对付“犯小人”的这招是一个“损招” , 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为道日损”的道理 , 这就是《道德经》一招帮你解决“犯小人”的“损招” 。

文章插图
老子
当然放到学习方面 , 也同样要有这种自损的精神 , 只有让自己时刻保持空一点的状态 , 你才会有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空间 , 而不是认为我已经什么知识都已经掌握 。
骄傲自满 , 不但会招小人的嫉妒 , 还是阻碍自己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 所以呢 , 我们要保持让自己的心空一点 , 经常做一做减法 , 生活的运气自然也会更美好一点 。
推荐阅读
- 化学实验中如何辨别水和稀盐酸
-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竖琴的主要演奏技巧 竖琴如何演奏
- 如何清理自己微信朋友圈里的内容
- 如何申请商品的外包装的专利
- 八月初如何钓鱼
- 光遇红蜡烛怎么换 如何操作
- oppo手机如何开空调遥控器
- 如何看免费小说
- 厦门车辆违章如何网上预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