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多年前对于修行进入禅定状态,有点着迷,虽然我没有进入过禅定状态,但是我对这个东西始终充满好奇心,于是我查阅了很多经典 。看到很多人的案例,有些人有发了神通,有些人放光了,得到了很多境界,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可思议 。也跟着打坐学学 。

文章插图
那时候我很喜欢去求教那些所谓的高人 。
有一次我听说有个地方有位修行得很不错的一个老居士 。
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大概四十多平方的砖瓦房间里 。我就找过去了,去了好几次,他都耐心解答我,人很和蔼可亲 。
有一次我过去的时候他正在做饭吃,见我来了就说一起吃两口吧 。
我就坐下来和他一起吃饭,那天吃的是白菜和胡萝卜,他见我来了还炒了两片肉 。
我一边吃一边问他:怎么样才能进入禅定状态?
他随口说:你要到里面去干嘛?
我说:我不知道要去干嘛,但是我总觉得进去了就会很好玩,很殊胜 。
他说:我看你的心是很散乱的,所以你确实需要这个 。
禅定嘛,就是让散乱的心不再散乱 。

文章插图
我说:是啊,我就是觉得我的心太散乱了,经常好多事情都能扰乱他,搞得我神魂颠倒痛苦不堪 。
他说:我不能教你怎么进禅定,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说这个禅定 。我说任何一个东西,你估计都拿起来执着了 。
我只告诉你那就是——自在 。这两个字已经把所有的禅定给归纳了 。
我说:是《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的自在吗?
他说:是的,就是这个自在 。不管你为了学禅定是打坐也好,念佛也罢,搞什么方法都好 。你就记住,一切境界不贪恋,不动心,但是又明明了了,就是很大的自在 。
我说:你说的这个我也看人家说过,但是我还是不太明白,也觉得很没意思,难道至高无上的佛法,就是这样简单枯燥?为什么你不教我打坐参禅,不教我怎么用呼吸的办法,不教我各种技术方法去进入这个禅定呢?
他说:方法确实是有很多 。有些人是靠打坐,有些人是靠念佛,有些人是靠念咒,有些人是靠拜佛,有些人是靠念经,有些人是靠走路 。有些人什么都不搞靠修心,但是这些都可以进入禅定 。进入禅定的重点,关键不在于方法 。而在于你的知见 。

文章插图
你的知见如果对了,时间成本就付出的少一点,绕弯路的几率就少很多 。
当然很多人没办法做到一开始知见就对,而且不到那一步知见也没办法全都对,但可以尽量做到多对一点 。
我又问:那么是不是必须经过这些手段才能够得定呢?
他说:手段有千千万,但是他们的原理是一样的 。
好像你开车开飞机开拖拉机,骑单车去某一个地方 。用的交通工具是不一样的,可是你们用这些东西的原理都是为了摆脱步行的缺陷,加快速度,尽快完成两地之间距离 。
修禅定的方法千千万万 。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它的原理是一样的 。
你如果先把这个原理和逻辑搞清楚了,你就不会迷失到他这个方法里面去 。
比如你是一个喜欢开车的人,现在你却要完成一个任务,从你住的地方开车去西藏 。
于是你开始给车调整装备,发动机 变速器 底盘、轮胎呀,各种都把它弄到最好 。加满油了,然后出发在路上,你又觉得这车里面坐的不是很舒服,又换了坐垫,把空调调好 。
最后你却迷到这个车里面去了,你在路上停下来住到车里面不停的在弄这个车,怎么让它更漂亮更舒适跑得更快,你慢慢忘记了,你是要去西藏 。
如果你一开始目标就很明确 。在因地上就对路了,你去修什么方法都不至于迷乱 。但如果开始知见错的很离谱,比如是为了贪恋神通,贪恋入定的那个殊胜境界 。或者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 。更有甚者是为了去发财骗人 。这都是断然不能够的事 。

文章插图
我说:我有点明白你说的这个了,因为我自己扪心自问,我也贪恋这些东西,这种贪念很难去除 。
他点点头,微笑看着我说:你很坦诚,这是一个优点 。
你要知道正常的贪恋,剂量小问题不是很大,可是这东西一旦变成执念,剂量很大,深入到你的身心内外 。那就很容易出问题的 。
我又问:那么知见上要怎么才能正确?
他说:这个事情就是天底下最难的事,千百年来大家都在这里搞,听这个说听那个说,看这个写看那个写 。即使很多高僧大德大善知识,苦口婆心说一大堆 。也挡不住大家的迷乱 。
因为人总是有妄心所执 。这个妄心一出来做主人,即使你看了金玉良言,也拿着不会用 。一眼看上去就马上执着当面错过 。
所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人的心态只有自己知道 。
这个知见到底对不对呢?没有人做评判,也极少人有这个功夫智慧来帮你评判 。
有时候那句话是对的,可是你在某种情况下一照着来就是错的 。
所以古人形容干这个是事是“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你想想看,那个芝麻一粒一粒要摊开放在树上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十担芝麻全部都要摊开放在树上,这个难度是难以想象的 。
而要修入禅定,就是把芝麻往树上摊的这个过程 。
实际上真正要入禅定,是必须要一粒一粒芝麻去把它摊好 。
什么是一粒一粒芝麻呢?就是你每一个念头啊,睁开眼,张开嘴、竖起耳朵,你看到的每一件东西,听到的每一个声音,或者说你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念一行,每一件事情都要能够进入那个如如不动的状态,你说难不难?
有些人打坐可以进入禅定,念咒可以进入禅定,拜佛可以进入禅定,可是把这些一停马上就被眼前境界所迷 。而且那种反作用力更加大,搞得神魂颠倒 。

文章插图
所以我嘱咐你要自在,自在是啥意思你明白吗?
我说:按我的理解自在就是无拘无束 。
他说:嗯,有道理 。自在就是不粘不滞一无可得;但是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活灵活现 。你如果只是偏在一无可得,不对境动心,就可能慢慢定到枯木头里去了,最后搞成一具僵尸也是有可能的 。
你如果只是偏在活灵活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你却还是定不下来 。
所以你要知道大自在就是定得下来,又活得出来 。
这两个是一体的 。或者说叫动静吧,动静是一体的,是不能分开的 。
借用王阳明的话就是——动亦定,静亦定 。
动静都在定的状态里面 。
那就是啥呢?那就是定无所定,动无所动,静无所静 。无为而无不为的本来如此啊 。
我说:按您这么说,我好像有点明白了,禅定不是说要进入某一种所谓的身心状态就能得到的某种感官境界,而是说要让自己的整个身心全然的进入这样的无为而无不为,动静皆为一体的定境中 。

文章插图
他说:勉强可以这样说吧 。因为你想啊,如果说只有静是定,动不是定,那这个定肯定靠不住嘛 。
如果只有打坐进去的状态才是定 。下了坐吃饭睡觉上班又没有定 。那这个定也靠不住嘛!
如果念佛念咒的时候是定,干别的事炒菜洗脸看电视坐地铁又不定了,那这个定也靠不住了 。
如果芝麻绿豆的小事心都不动可以定,可是遇到大事心就动了,那这个定也靠不住 。
当然了,一开始初学的人 。他有可能需要借助方法和环境 。借助一些仪式或者训练和努力才能够进入这个状态,一旦出了这个状态就没办法保持了 。这个不重要,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你在知见上要了解这个事情的根本原则 。
你要知道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定需要去入,(本来)就是一个大定,我们去修行修来修去,不过就是要去认识这个本来 。
千万不要执着在这个方法上面 。
我说:经上不是说“制心一处”嘛 。

文章插图
他问:那你告诉我制心在哪一处?
我被他一问哑口无言,我也不知道怎么解答他 。
他笑了说:好多人误解制心一处,是要把心放在一个地方不动 。心又怎么能够在某一个确切的地方不动呢?我们讲,定就是面对万法万境而不动心,那这个一处又在哪里呢?
从这个道理你可以延伸出来体会一下,比如说你觉得打坐参禅,念经念咒,就是修行,而吃饭睡觉工作走路,就不是修行了 。这和理解制心一处就是放在某一个地方,是一样的错误 。
制心一处就是说无处不在 。你要寻找一个确切的点是绝对找不到的 。因为宇宙中没有一个点是不符合空性的 。或者说根本找不到一个绝对的点 。每一个点都可以说是制心一处的点 。
所以你唯有回到最基础的点 。什么是最基础的点呢?那就是零点,零点是什么?就是还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不是过去,不是未来,暂且可以叫做当下 。
这就是全然的心,也就是全然的禅定 。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制心一处 。

文章插图
我问:哦,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但请你告诉我,要怎么做才能到达这样的状态?
他说:不要急慢慢来,不管你修什么如何修,认清楚这个全然的禅定法则,就不会错到哪里去 。
全然就是无所不是禅定的范畴,一揽子包容万象,吃喝拉撒睡梦醒,喜怒哀乐油盐酱醋,一念一想一花一木一动一静,你的身心内外都得关照地到,但全部都不执著,却又都得起到作用,定的下来,还能活脱脱地,才是禅定状态 。照此,撸起袖子加油干,还是有希望的 。
(本文观点属个人感悟,未经考究,仅供参考)
那么,禅定结果要定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心,这是有一定科学实验的 。当人类进入禅定也好,冥想也罢的时候,身体表征最后反映出来的就是心跳减缓,呼吸绵长,最后功夫深了就是心跳近似停滞而呼吸近似没有 。
我个人还远远达不到以上状态,不过传闻确实是有人能达到这种状态 。而达到这种状态以后身体的自助运行中,大脑是否停滞,我不知道,也没有听过类似实验数据 。但是修行者一般这时候可以获得超脱的感觉 。我觉得这应该是身体极静条件下大脑皮层或者中枢神经的自主反映 。这里就体现出善的重要了 。恶意在心则恶念生,善意在怀则善念长 。由善而善,由恶而恶 。
【怎么才能进入禅定状态,怎么进入禅定的状态】不过这应该不是物之极,因为老子不这么看 。
推荐阅读
- 怎么自制纹身贴纸
- 7.58-9.86万元 风骏7保值率怎么样 风骏7二手车价格
- 美团月售是怎么算的
- 首次见家长要怎么做,见家长的注意事项
- 怎么去除蟑螂彻底
- 怎么看qq好友是否把自己删了 看qq好友是否把自己删了方法介绍
- 开水一层白色怎么去掉
- 旷工怎么处理 旷工如何处理呢
- 拉屎怎么说的文艺一点
- 手机上的扫一扫怎么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