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邹衍利用五行相克的学说,结合了传统“阴阳”观念与天人感应学说,建构起一套合法解释权力更迭的思想 。他首先将五行学说运用到王朝变迁上 。他指出:黄帝为土德;夏代黄帝世系,所以夏为木德;商克夏,商为金德;周克商,周为火德 。将来代替周王朝的,必定为克火的水德 。那么德运之间为何会转换呢?他说是因为君主的不道德行为 。如果君主有不道德行为,神龙、凤鸟、麒麟等吉祥的生物就不会出现 。同时,将会出现许多吉祥的预兆在新君诞生的地方,这种现象叫做“符应” 。新的政权建立后,要根据其所属的德运制定相应的政策 。
中国的朝代从秦汉以后,都有一个德行,从前朝到后朝,都是按照五行顺序
所谓德,就是金木水火土,每个王朝有一个“行”
五行是木生火(钻),火生土(灰),土生金(挖),金生水(熔),水生木(吮)
相克是木克土(戳),土克水(掩),水克火(浇),火克金(烧),金克木(刺)
德行其实始于战国,前面的什么伏羲木德,黄帝土德全是后人编的,但是秦代没有给自己定德行它就完了,所以最早有德行的是汉朝
国或朝代 德行 颜色
周 火 红
鲁 火 红
宋 火 红
晋 火 红
魏 火 红
赵 火木 七分红三分蓝
韩 木 绿
齐 火金 紫(紫气东来)
楚 火 红
燕 水 蓝
秦 水 黑
西汉 火-水-土-火 红黑黄红
曹魏 土 黄
东汉,蜀汉 火 红
吴 土 黄
西东晋 金 白
前赵 水 黑
后赵 水 黑
冉魏 土 黄
前后北南西燕 木 青
前秦 木 青
后秦 火 红
凉(各种) 土 黄
大夏 金 白
北魏 土 黄
孝文后 水 黑
东西魏 水 黑
北周 水 黑
北齐 火 红
刘宋 水 黑
萧齐梁 木 青
陈 火 红
隋 火 红
唐 土 黄
后梁 金 白
后唐 土 黄
后晋 金 白
后汉 水 黑
后周 木 青
北宋 火 红
白高(西夏)金 白
辽 水 黑
金 金-土 白黄
南宋 火 红
元 没有
明 火 红
清 水 黑
下面对各个德行解释
1,周自己认为自己是火德,为什么??后人说因为商朝是金德,火克金嘛,但是商朝及以前的德行是汉代的儒生胡说八道的,不足信,只知道周代是火德,尚红,所以孔子说“绛赤”都是杂色,世间最高贵的颜色是“朱”(大红)
2,知道周的德行,就好办了,鲁国是周公的封国(伯禽去了那里),晋国是叔虞的封国,所以当然是尚红
3.宋国是红色,但是宋国是殷商遗民啊,所以说商代是什么德行还不知道
但是宋国是尚红,这可太重要了!!,宋国人刘邦(宋亡后属齐魏楚瓜分)就是尚赤,号为赤帝子,1500年后,赵匡胤在商丘即位,国号“宋”,就是尚火,所以元代复兴宋代,叫“红巾军”
【“五德终始说”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4,魏 火 红
赵 火木 七分红三分蓝
韩 木 绿
齐 火金 紫(紫气东来)
楚 火 红
燕 水 蓝
魏国直接继承了晋国,所以还是红色,不改
赵国认为自己是木德,所以是火木混合
韩国也认为是木德,但是尚 绿色
齐国很狂,不愿遵循火德,所以自认金德,混合德
楚国虽是南蛮,但自认是祝融的后人,火神之后,所以火德
燕国自认水德,和秦国一样,但是燕国尚蓝
5,汉朝本来是火德(刘邦是宋国人),但是项羽的楚国也是火德,怎么办??于是改德,水灭火,加上“汉”就有水,所以改为水德
但是秦国也是水德,所以这不就是不改德吗??所以汉高祖直接说秦代不是正统,不算
后来汉武帝又承认秦代,所以说汉代改为土德,尚黄
但是汉成帝又改为火德,所以汉代又叫炎刘
在当时的一个博士说赵飞燕会灭了汉代的火德,说是祸水,所以后代叫女性是“红颜祸水”
到了东汉,汉代的火德就定下来了
6,曹魏 土 黄
东汉,蜀汉 火 红
吴 土 黄
蜀汉本就是汉,所以还是火德
吴国年号是黄龙,即位于武昌,所以是土德
曹魏也认为自己是土德,为什么因为火生土
所以以后就不是x克X,而是X生X
7,西东晋 金 白
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土生金??
不是“代汉者必当涂高”,魏国似乎名正言顺,但是晋国还是认为应该超越他,所以晋是进的意思,认为就高他一等了,这就是晋这个国号的由来
8,接下来很麻烦了,因为西晋耻辱地被匈奴灭了,虽说有东晋在南撑着,但是北方呢??
前赵 水 黑
后赵 水 黑
冉魏 土 黄
刘耀的前赵,石勒的后赵也装模作样的搞德行,所以是水德,取金生水之意,表明自己是西晋以后的正统
到了冉闵把后赵灭了后,冉闵说不管怎样,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晋朝也罢,不要他的金德了,我们就是土德,中,尚黄
而前秦呢??前秦是木德,这是自己取的,表明继承赵德水德
9,那么燕国呢??他们是继承谁??东北一直不知是谁的天下了
继承晋国??他们还朝拜东晋呢??所以是水德,金生水嘛
继承石勒??因为他统一北方,所以是木德,水生木,但是自己除了被石虎揍过,和他没关系
继承冉闵??因为慕容儁杀了冉闵,灭了冉魏,所以是金德,土生金嘛
继承谁???什么德行??许多人争论,还有人说不是相生,是相克
到底什么德行,最后他们决定自己干,他们是东北,所以国号就叫燕国,东方是青,木德,所以燕国没有继承,自己定的
后来慕容垂,慕容泓,慕容德,高云都表示继承慕容儁,所以都是木德
10,除了他自己定外,还有一个人也自己定,他就是赫连勃勃,自认为是大夏后代,大夏根据汉代那些如儒生考证,是金德,尚白(对此我表示怀疑),所以赫连勃勃表示德行是金德
别小瞧他,后来一个叫李元昊的人就是学的他,在他的地盘,所以叫“西夏”,也尚白,但是他们自己不叫西夏,而叫“大白高国”,“西夏”是韩琦称呼的,因为这块地(宁夏)在500年前有个人叫赫连勃勃建了个夏国
至于后秦是火德,表示对前秦的继承
11,至于北魏,原来自称黄帝后人,也姓拓跋,自然是土德,当时的崔浩甚至因此劝拓跋焘定国号为魏,因为魏国是土德
但是孝文帝不干了,因为北魏是绝对的正统,什么德行呢??当时组织人们讨论,最后孝文帝自己来说话了,他说自己是直接继承的晋代的德行,所以是水德
所以什么刘渊,石勒,冉闵,慕容儁,苻坚,姚苌,慕容垂,赫连勃勃都不算了,就当他们不存在好了,自己才是正统,西晋灭亡就是我们大魏,中间这一百年就当做梦自己才是水德所以东西魏也是水德,这是肯定的,不会改 。
12,隋朝是继承的北周,北周的德行还是水德
有人说他们是木德,因为西魏是水德,他们继承的西魏,当然是木德,
有人说,不对,他们他们的历法是夏代的,所以是金德,和赫连勃勃一样
有人说,不对,苏绰改革,定下古周代的制度,连国号都是周,还不是火德
有人说,不对,宇文家自称源于炎帝,但是是鲜卑化的匈奴,所以和拓跋一样,土德
到底是什么??其实是水德
隋朝继承,所以隋朝是火德
13,差点忘了南朝,南朝刘裕代晋,金生水,所以是水德,尚黑,所以刘寄奴的宫中全是黑衣人
水生木,萧齐是木德,但是萧梁也是木德,没有变,原来萧衍是齐的宗室,如果当齐国的皇帝也是名正言顺,就像刘秀与刘衎一样,虽然他改国号了,但是德行不改
陈代梁,木生火嘛
所以陈国和隋朝一样,火德,但是火不旺啊
14,唐朝的德行一直是土德,因为唐德国号意思是“坦荡荡”,“唐”原本就是春秋山西一个小国,因为李渊被自己的表哥杨广封为"唐国公",所以叫唐了
后来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德行嘛,火德 。但是很快,李氏复兴,还是土德,黄袍穿着体面,不像红袍子
唐朝被朱温灭了,土生金,所以是金德
但是李存勖不答应了,虽然是沙陀人,但把自己当成光武中兴了,所以国号还叫唐,德行还是土
石敬瑭个小人,却还表明继承后唐,所以又是金德
刘知远表明继承后晋,所以是水德,郭威又是继承后汉,所以是木德
15,宋代火德,既是木生火,又是继承古宋国,可是辽国,也有德行,他们的国号叫“辽”,因为来源于一条河叫“辽河”,鲜卑人当然也是在这条河边,既然是河,所以辽国德行横空出世,水德,这个“辽”到现在还用呢
16,西夏德行金德,前面说过,学的赫连勃勃,金国也有德行啊,是什么??“阙惟长白,载我金德” 。“辽河”意为“铁河”,所以“辽”是“铁”的意思,要干掉他,当然是真金了
而且女真尚白,五行中只有金是白,所以国号是“金”,德行是金德
大理,吐番有没有德行,不知道,但是当时的国家可是金德西夏,火德南宋,金德金国并存,却被元代收拾了
18,明代的德行不用说了,火德嘛
很有来历
1,光复大宋,刘福通,韩山童所以定军队为“红巾军”,因为大宋是火德
2,白莲教起义,明教就是尚火,和拜火教(索罗亚斯德教)如出一辙,所以大明的国号都来源与“明教”,不是火吗??
3,明是汉人王朝,汉朝是火德,称为炎汉,炎刘,现在驱除鞑虏,光复大汉,所以还是火德
4,明字拆开是日月,日就是太阳,不是火吗??
5,明朝天子姓朱,朱是赤色,赤色属火,活该他姓朱的当天子啊
19,皇太极着急啊,火德太多了,怎么办??
所以改国号为“清”,族为“满洲”,三个水啊,现在人们把族写成“满州”是不对
的,应该是“满洲”,三个水
总之,王朝的德行就知道历代禅让的依据,也就辨明正统,历代尚什么,朝服就是什么颜色,军服就是什么颜色
所以一个朝代的建立不是说“我当皇帝”了,就行了,要定朝仪,要定德,要安百官,才算正式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政权除了建立国号,也会推定本身历代王朝嬗替的阴阳五行循环理论的“德运”行序,作为正统或正当性的一种辅助标识 。更替在前,“五德终始说”的辅助认证在后,同一个朝代,不同学派推衍出的结果也有可能不一致 。

文章插图
这个理论出于战国齐人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认为盈天地间有土、木、金、火、水五种基本元素或原动力,名为“五德”或“五行”,依次运转,从所不胜,称为“五德相胜”或“相克”,周而复始 。

文章插图
秦始皇统一后,有关部门便开始“推五德”,以为周得火德,秦应从水德,色尚黑,以十月为正,吉祥数字为六 。此后历代建立伊始,都会议定德运,改易旗帜服色,正朔历数,制定朝仪祭祀,符瑞典礼以显示其在王朝更替中的正当性地位 。

文章插图
汉高祖再定水德以承周之火德,但朝臣颇以水为秦运而反对,到武帝便更定为土德 。其时由于儒生董仲舒的倡议,论者将五德的行序修正为木、火、土、金、水,从所相生,称为“五德相生”说 。汉成帝、哀帝时期,刘向、刘歆父子以“相生”说推排上古帝王的传授,以伏羲受木德开始,经过三番轮值,汉以火德王作为论据 。可以看出,汉朝先后使用了水、土、火三德,说明那时候理论还不是很完备 。

文章插图
上图王莽剧照
到王莽篡汉,便自称以火德传位,火生土,所以定土德为运,并同时采用刘歆学说,依照前说编列古代帝王轮值系统,证明新莽嗣承汉火德居德运正序 。但是这个体系缺去秦之水德,理论家刘歆在五运的木、火间另设一水德的“闰位”以安置秦于周汉之间,视为“不当正序”,并在五德的头二循环,分别增置传说中的共工与帝鸷二主的“闰位”,作为秦的先例以自圆其说 。

文章插图
至王莽倾覆,光武帝兴复汉祚,于是重建火德,黜新莽于“闰位”为僭伪,与居德运正序者有别 。经过这几番调整,“五德终始”说与远古历史和当世政治的配合便成定型 。
推荐阅读
- 绿色家园手抄报内容 绿色家园手抄报素材标语
- 鬼刀一开看不见歌名
- 手机金属边框勒痕修复
- 描写“慈禧太后”的诗句都有哪些
- 古代妇女七出是指什么
- 贫贱夫妻百事哀上一句是什么意思
- 伺服控制是什么意思
- 某改什么意思
- 什么被称为国剧
- 万能刷机方法 最简单的万能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