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师为什么那么少 民国时期有多少真正的大师

【民国时期大师为什么那么少 民国时期有多少真正的大师】这其实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太好协调解决的问题 。
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了,人们会满足于安居乐业,精力会更多的用在已经基本成型的社会规则运用上,会缺少破局的能力和自信;
如果环境是安全的,大多数人都会服从权威,思想跟风,在行为上有依赖性;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崛起意味着国家治理能力更强,社会管理能力更有条理,会更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思想的开放是在大量的糟粕存在的基数中,经过优胜劣汰筛出来的,好的思想进步的思想不是一撮儿就的,我们承受不起错误带来的损失 。就像养孩子,很难像过去一样散养,因为现代人承受淘汰的能力太弱了,承受不起这种自然淘汰了 。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教育传统的问题,民国时期出国留洋接受西方教育的那批人正好赶上了资本主义用科技推动生产,急于发展生产力的阶段,推翻封建帝制而接受和学习了新的教育方式 。而我国的封建社会教育是以培养顺民为目的的教育 。
改革开放后国家要提升全民素质,采取的是精英教育和普惠大众教育方式的结合,是培养普通建设者和国防尖端人才结合的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是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教育 。
最后,时代巨变会产生人的思想的巨变,也会带来不同认知的融合,更容易产生突破性的成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