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而且古人还把冬至列为一年中开始的节日,位列二十四节气之首 。甚至,古代以来,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那么关于冬至的那些风俗你都知道吗?

文章插图
一、祭天
据文献记载,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冬至祭天习俗,盛于唐宋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祭祀表达了古人为天下苍生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也体现其对天和自然的尊崇敬畏之情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

文章插图
二、祭祖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 。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 。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古时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此习俗现代仍然十分流行 。闽台有俗谚“冬至大过年,唔(“不”的意思)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 。

文章插图
三、数九九
民间把冬至又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就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天气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转为“春深日暖”了 。因为“数九”的过程正是寒极转暖、寒消暖长的过程,所以人们常把这九九八十一天称作“九里天”、“数九寒天” 。
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 。如北方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文章插图
四、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 。‘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

文章插图
【冬至科普小知识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关于冬至的哪些风俗你都知道吗】五、吃汤圆
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

文章插图
六、赠鞋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 。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 。送给男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 。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 。现在则多数是从市场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 。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

文章插图
七、藏冬冰
冰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保鲜,又可入药,夏季用冰制作冷饮,需求量更大 。我国古人很早就懂得如何制冰用冰 。《诗经》中有“纳于凌阴”的句子,可见民间藏冰,远在周代就已经实行 。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风俗也不尽相同,江南一带还有冬至晚上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此外一些地方还时兴吃年糕、荞麦面、九层糕等,“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年年如意 。另外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所以女性和老人家尤其要注意这一天防寒保暖,同时也可以在晚间泡脚,适量进补,吃些养肝护肝食物比如菠菜、芹菜和猪肝等 。
推荐阅读
- 小说可以写攻打其他国家吗
- 太仓华阳公寓小学在哪里读
- 嘉兴港区民办学校小学要借读费吗
- 有叫王娟的小说吗
- 汽车玻璃划痕修复小技巧 汽车玻璃划痕修复小技巧介绍
-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有些什么特点
- 小米8怎么隐藏视频教程
- 北大考研成绩怎么查小分
- 关于小与大的名人名言及出处
- 兄弟过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