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圣诞节的意义 中国人过圣诞节有什么意义

圣诞节本质上是一个宗教节日 。中国人当中也有天主教徒和基督徒,他们过节应该是具有合理性的 。但实际上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这一点,而是为什么一个单纯性而且很小众的宗教节日变成了一个全民性的商业节日?
从历史上看,美国人第一个把圣诞节商业化,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吸收美国的商业文化,因此也把圣诞节的商业性运作拿到了中国 。这就导致在中国,圣诞节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全民性的宗教节日,而成了一个全民性的商业节日 。过节的主力是商家和青年男女 。商家借着这个机会开展促销赚钱,青年男女则借着这个机会谈情说爱 。说得不客气一点,圣诞节在中国变成了另一个情人节 。
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很多人对于全民过洋节的现象有很多批评 。但这种批评并没有落实到根基上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目前的商业促销体系,没有完全按照传统文化打造起来 。因此在过程当中高度依赖美国的商业经验,所以搞出了很多依样画葫芦的节日,除了圣诞节以外还有万圣节之类 。我认为绝大部分中国人过圣诞节并不是出于宗教原因 。他们对于耶稣的了解非常有限,也不会有兴趣专门去纪念这个不了解的人 。说白了,他们只是借这个由头出来玩一玩 。
所以要解决,必须从根本上入手,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为基础的商业促销体系,从而实现对美国式节日促销文化的替代 。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实际上,中国传统节日,除了春节期间的促销相对而言比较成功之外,其他的端午中秋之类的节日促销,做得非常不好 。而对于春节文化的商业性开发,也做得远不如美国对于圣诞节的商业性开发 。这是导致中国商人特别热衷过洋节的主要原因 。要从现实层面解决,必须由商业组织内部联合起来开展文化挖掘共同推进传统节日促销模式的升级 。这个不是靠政府政令就能够解决的 。换句话说,这需要中国商人努力,而不是简单的拷贝美国 。这个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 。美国人的圣诞节商业化历程,历时近百年,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要与新兴的商业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也需要数十年时间 。我认为只要这个过程最终实现,那么洋节在中国的商业地位就自然会被替代 。
其实没有必要使用“抵制”一词,也没必要扣上不爱国的大帽子,这是个人行为,只要弄清楚圣诞节和中国人的关系——这个节过不过自便 。
圣诞纪念的是耶稣,是西方国家基督徒的“圣人”,我们中国有“三教”,各有各的“圣人”,也许百年后毛泽东也会成为中国大众心中的“圣人” 。
如果你是中国人不是基督徒,偏要过圣诞节,这就好像祭祖上错了坟,烧香走错了门,该醒醒了 。
有人说我就看着自家的祖宗不顺眼,就愿意给别人家的祖宗上坟,就愿意相信别人家的祖宗,——请自便 。
【过圣诞节的意义 中国人过圣诞节有什么意义】 还有人说,我过圣诞就是爱热闹凑热闹,什么节我都过——也请自便,为国家GDP做贡献没必要拦着,对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