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产经营罪司法解释
【破坏生产经营罪司法解释】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以泄愤报复和其他个人为目的,故意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出于泄愤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以下情况的立案: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2、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4、其他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破坏生产经营的情形 。如果要构成本罪,必须符合上面列出的条件之一 。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推荐阅读
- 破坏球怎么不变球吊起来
- 为什么会怕得罪别人
- 交通肇事罪应该怎样认定
- 破坏民族团结的危害性
- 交通事故罪的公职人员要开除吗
- 非法出售发票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 遗弃小孩十年犯什么罪
- 玩忽职守罪怎么判刑
- 暗黑破坏神3武僧技能搭配
- 如何理解家庭暴力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