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能吃啊 。一般都是在腊八用醋和盐腌制的 。主要营养成分是:钾和钠
副作用:吃多了会产生生物酶,让人精神焕散 。
作用:解腻助消化
食用须知
注意事项
一、做好腊八蒜,准备工作不可少
制作腊八蒜前,准备工作要充分,主要是选购大蒜、食醋和其他配料,以及泡制容器等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优先选购紫皮优质大蒜
(二)泡制腊八蒜以米醋为佳
用米醋泡制的腊八蒜,更易于形成颜色翠绿,口感酸辣适度,带有适宜的香气和甜味等感官品质 。在选择食醋时,要注意查看外包装上的标识等,选购合格产品 。
(三)其他可选配料及容器
从工艺的角度来说,添加少许白糖可改善口感,添加少许白酒可适当延长保藏时间 。
盛装腊八蒜的容器,需洁净、无油和水,最好为玻璃或陶瓷材质,不宜选用塑料瓶 。
二、抓住要点,口味、营养双保障
为保证腊八蒜口感和营养成分,在制作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蒜瓣表面完整,去皮洗净并充分晾干 。
腊八蒜
2.切去蒜的底端,可以让醋更快地进入蒜的内部,加速大蒜绿变 。食醋的液面要漫过蒜瓣,但也不可倒入过多,需要与瓶口有一定距离,以防止溢出 。
三、适宜温度存放,取食卫生需留心
(一)腊八蒜的存放温度要适宜
腌制腊八蒜时,温度越高其绿变速度越快,一旦绿变就需要在0~4℃低温条件下贮藏 。温度过高,蒜的绿色素降解速度加快,质地变软,会失去爽脆的口感;温度低于0℃,同样会影响腊八蒜的品质 。
(二)腊八蒜在取用时要防止被污染
捞取腊八蒜时,注意使用洁净的餐具,防止带入油腥等,以避免造成剩余的蒜瓣腐烂变质 。
四、味道虽佳,特殊人群需注意
相比于新鲜大蒜,腊八蒜的辛辣味低一些,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弱,但对于部分特殊人群仍不宜食用 。
腹泻者忌食腊八蒜 。腊八蒜属辛辣刺激性食物,患有非细菌性肠炎、腹泻时吃大蒜可能会刺激肠黏膜,使病情恶化 。
消化道疾病患者不宜食用腊八蒜 。大蒜本身会刺激胃酸分泌,因而胃溃疡、胃酸过多者不宜吃腊八蒜 。
正处于服药期间或重病的患者忌食腊八蒜 。大蒜性热、辛散,在服用中药时需要忌口,禁食辛辣 。[6]
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热量:588.04大卡
钾:2200.72毫克
钠:1721.17毫克
磷:540.86毫克
钙:348.22毫克
镁:316.74毫克
碳水化合物:104.8克
主要功效
腊八蒜的主要配料是醋,其主要成分醋酸也有很好的抑菌或杀菌作用 。因此,适度吃点腊八蒜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远离感冒困扰 。此外,节假日人们的聚餐活动较多,吃点腊八蒜还可以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
不仅如此,大蒜中具有杀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成分是有机硫化物,同时也是我们吃完蒜以后那个令人不愉快气味的来源,而在腊八蒜的腌制过程中,大蒜和醋酸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弱化了这种不愉快的气味,并且大大减弱了这些有机硫化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因此,对于胃肠功能比较弱的人群来说,适当少吃一点腊八蒜,既能杀菌、增强免疫力,又可避免大蒜中有强刺激性的有机硫化物对胃肠的刺激 。[7]
2019年9月20日,天津大学陈海霞教授的天然药物化学团队从中国传统美食“腊八蒜”中首次发现3种新型活性肽,这些活性肽具有显著抑菌性,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 。[8]
菜品特色
经过十几天醋的浸泡,微黄的蒜瓣变成了碧绿色,酸里带着辣味 。[9]
米醋色淡,泡过的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 。蒜辣和醋酸的香味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腊八蒜是过年家常菜的健康作料,不论是炒杂菌、炒藕,还是炒肥肠、炒牛肉,都为菜色增添了一抹碧绿 。[10]
食品相关
变绿原因
大蒜变绿须经过低温大蒜要变绿,必须经过“低温”,但为了不让自己冻死,处于休眠状态的大蒜会苏醒过来,其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等发生反应,参与形成蓝色素,由于其不稳定,会转变为黄色素 。而腌制20天时,刚好处于两种色素共存的时候,两种颜色叠加,就呈现出腊八蒜独有的碧绿色,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放心吃 。[11]
不过,由于蒜蓝素本身不太稳定,所以一些蒜蓝素开始逐渐转变为蒜黄素,于是黄色素出现了 。我们所见的绿色腊八蒜正是由于蒜蓝素和蒜黄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蒜蓝素都变为了蒜黄素 。此时,腊八蒜就会整体呈现黄色,这也就是泡制时间久了的腊八蒜的颜色 。虽然此时的颜色看起来不太鲜亮了,但是并没有腐坏,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12]
腊八蒜变绿报告分析
我国传统美食“腊八蒜”制作中会产生绿色素 。我国很多家庭有制作“腊八蒜”的传统,在腊月将大蒜去皮、洗净、剥瓣,倒入米醋,封入小坛,除夕时开封,就做成青翠宜人、蒜香可口的“腊八蒜” 。“腊八蒜”制作过程不见阳光,产生的绿色并非叶绿素,而是大蒜绿色素 。
无论传统加工的大蒜制品,如腊八蒜、糖蒜等,还是现代加工的大蒜制品,如大蒜干粉、蒜片、大蒜浓汁、蒜泥、大蒜精油等,加工中难免要面对大蒜出现的绿变问题,要想控制并合理应用大蒜绿色素产物,就要先弄清大蒜绿变的机理 。
课题组通过最近的研究发现,“腊八蒜”的绿色素实际上是由一种先生成的蓝色素和一种后生成的黄色素组成 。产生色素的转变过程是,先产生蒜蓝素,再转变为蒜绿素,蒜绿素产生时间很短,即转变为蒜黄素 。在大蒜加工过程中,国内外都有蒜泥变绿的报道,产生的绿色素也不是常见的叶绿素,与我国传统食品“腊八蒜”中的绿色素成分相同 。
从物质变化分析,大蒜细胞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硫代脂肪族半胱氨酸亚砜和硫代丙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等含硫化合物在蒜酶的作用下,生成硫代亚磺酸酯、丙烯基硫代亚磺酸酯、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作为大蒜色素物质的前体,进一步发生大蒜绿变 。
低温是打破大蒜休眠、激活蒜酶、发生绿变的条件 。在色素形成过程中,γ-谷氨酰转肽酶是必不可少的 。“腊八蒜”绿色素的形成与洋葱红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烯丙基与丙烯基硫氧化物同时存在时,就发生绿变,存在丙烯基硫氧化物,不存在烯丙基硫氧化物时,就发生红变 。
蒜酶对大蒜的绿变起着催化作用 。腌制“腊八蒜”的醋酸起到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作用,使大蒜在不破坏细胞壁的前提下发生绿变 。
烯丙基与丙烯基半胱氨酸亚砜在蒜酶的催化作用下成为色素中间体,其进一步与大蒜中含量高的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反应生成色素前体,最后与大蒜中的不饱和化合物生成蒜绿色素 。
研究中还发现,色素的提取物含硫量明显比普通蒜提取物的含硫量高,表明色素是一类含硫的非叶绿素化合物,并且“腊八蒜”的这两种色素的提取物都显示出比普通大蒜提取物高的抗氧化活性 。这提示大蒜经过“腊八蒜”的加工,不仅优化了风味,而且功能活性可能也得到优化 。
课题组进一步对“腊八蒜”的加工工艺条件对绿变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越强,大蒜绿变的反应越强 。大蒜蒜素硫代亚磺酸酯是产生绿色素的反应底物,随着大蒜绿色素逐渐地增加,硫代亚磺酸酯逐渐减少 。大蒜色素的形成包括两个反应过程,即酶促反应过程和非酶反应过程,低pH值(2—4)适于非酶反应过程,而高pH值(>5)适于酶促反应过程 。因此最理想的pH值范围应是酶促反应与非酶反应的折中,故而大蒜绿变整体过程的最适酸度是pH值为5 。
研究中还发现,绿变大蒜提取物的活性功能比纯化的色素的效果更好,这提示在进一步研发产品时,生产腊八蒜功能食品可能比加工蒜绿素胶囊更有开发价值 。但分析清楚蒜绿素的物质组成和生成机理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前提 。
对于色素的进一步提纯及结构鉴定以及丙烯基半胱氨酸亚砜与烯丙基半胱氨酸亚砜的异构化问题,课题组计划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探索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当然可以啦,在我们东北这边醋泡打算,我们叫做腊八蒜 。只有变绿色的蒜瓣才能算得上合格的腊八蒜 。
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喜欢自己腌制一些蒜头,有时候揭开密封的盖会发现原来白色的蒜头变绿色了,怀疑有毒,不敢食用 。其实绿色的打算是没有毒的,可以放心食用 。
具体是为什么变成绿色就没必要解释了 。因为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腌制好的腊八蒜不但蒜香喷鼻,更可以令人食欲大开 。像很多酱骨头馆,都会给配上一碟绿幽幽的腊八蒜作为解腻 。
我们家每年都会腌制腊八蒜,在腊月的时候将大蒜去皮,洗干净,掰成一瓣一瓣的,倒入米醋,密封到小坛子里,或者玻璃容器里,但是一定要密封 。除夕时候开封,就做成了腊八蒜 。腌制过程中不要见阳光 。过年拿出来吃很美味的 。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醋泡蒜头,蒜头变绿了还能吃吗?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