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所长常态化接访

近日,江西武宁县通报了1起违反工作纪律的典型案例 。
据悉,在办公场所接待群众来访过程中,武宁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勇作风庸散,服务冷淡,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重视不够,多次作出梳头、刮胡子等不当举动 。新闻一出,不少人大跌眼镜,惊问还有这种操作?

派出所所长常态化接访

文章插图
古语有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端正仪容没错,但要分时候 。官员接待群众,就理应好好听民意、察民生 。而这位副局长竟然无视群众,漫不经心地梳头、刮胡子,庸懒散的作风暴露无遗 。
形象彰显作风 。其举动看似在整理形象,实则形象尽毁 。因为民众对“官员”形象的判断标准是极为朴素的,那就是“居其位,谋其事” 。一个官员,如若不作为,表面打扮得再光鲜,也必然为群众所唾弃 。
派出所所长常态化接访

文章插图
好形象是干出来的 。干部怎么干,群众都在看 。尤其是身居基层一线工作的党员干部,每天都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 。群众对这些党员干部工作的感受更直接、更具体,对他们的形象看得更清楚、更真切 。可以说,他们就是群众观察党风政风的“窗口” 。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下基层半边屁股坐在凳子上,起身还使劲拍打灰尘,这样的干部群众肯定不信任 。大道理说了一堆,事儿却办不好一件,办也办的是“政绩工程”,难免让群众觉得是作秀 。而这对党员干部的公共形象,也无疑是一种折损 。
反过来讲,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每一个微笑,走访调研的每一个脚印,都会为好形象添上一笔 。严于律己的公职人员越多,勤政廉洁的党员干部越多,这一群体的形象就会越好、口碑就会更佳 。
派出所所长常态化接访

文章插图
【派出所所长常态化接访】我们常常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但就眼下来看,党员干部因“雷人”言行招来非议的,并不少见 。类似案件都从反面告诫我们:谨言慎行、履职尽责,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日常形象,是我们要时时刻刻佩戴好的“党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