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

中国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因为被人们广为流传称为谷日节 。如果这天的天气晴朗,则预示着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古代人们普遍的信奉天气的变化,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先进的预测天气的先进器材,不管是科学与否,都是人们对未来日子的一种美好期盼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比较先进的今天,人类都普遍喜欢预测未来,这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盼,对生活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

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

文章插图
正月初八这天的习俗也不少,向来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在古代,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雨水充足的时候收成就好,雨水不充足或者有旱灾的时候,人们一年的日子就不好过,因为到了谷日特别的重视 。从古代汉朝开始,人们为表示对谷物的尊重,初八当天不得食用任何煮熟的谷物 。这一习俗虽然看起来有些不科学,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比较重视农业,也比较珍惜粮食 。
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

文章插图
在如今农业比较先进的社会里,我们依然在倡导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米,吃饭要打包,一直推崇光盘行动 。其实在谷日这天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一起,让孩子们也参与进来,一起倡导粮食的珍贵 。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孩子,他们只知道大米与面粉,却不知道稻谷与小麦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虽然天天接触农村农田,但是孩子们放眼望去,都是电子产品,又或者是各种玩具,也应该让孩子们去了解大米面粉的由来 。
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

文章插图
正月初八这一天其实也有很多美好的习俗,比如说观音谷 食谷 养谷等等,这样做的意义也是为了重视农业 珍惜粮食 。其实这一天住在城市的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乡间田野,去稻田,去小麦地里面,带领孩子们认识一下稻子,认识一下小麦苗 。给孩子讲解一下自己小时候在农田的快乐趣事,也可以跟孩子们分享一下童年的农村生活 。孩子们平时只能在电视上,手机上甚至是书上才能看到农田里的农作物,亲身感受我们的食材的由来,学会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
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

文章插图
如果条件有限,不能去田地里面,可以陪着孩子们一起做美食 。陪伴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温暖的爱,节假日里不要总沉浸在手机里,电视里,跟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也是一个不错的活动 。孩子们动手制作,能避免孩子们过度的沉迷电子产品,也充实了孩子们的寒假生活 。平日里我们大人们为了工作,为了生活,陪伴孩子们太少了,一起做美食,不仅可以增进与孩子们的感情,还可以让孩子体会一下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 。
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

文章插图
陪伴孩子们做美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孩子们能够尽最大能力参与的 。太难的话,孩子们容易中途退缩,太简单的话孩子们容易失去兴趣,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增长,适当地增加做饭的难度 。其实孩子小学毕业之后,也该慢慢地接触做饭了,万事都是从小学习的 。北方的小伙伴可以选择做面食,南方的小伙伴可以做米饭,也可以做当地比较有名的小吃 。做美食成功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参与进来,珍惜粮食,体会父母的艰辛不易 。
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

文章插图
现在孩子们还正在寒假期间,可以带孩子们回老家,陪伴爷爷奶奶去种地,去菜园,去田间,接触了大自然,也陪伴了老人 。过年就是欢欢乐乐一家人聚在一起,爷爷奶奶年龄大了 生活也变得单一了,时间久了难免乏味,吵吵闹闹的孩子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增加一些色彩 。趁着假期多陪伴陪伴父母,未来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事情 。
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

文章插图
【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正月初八还有养谷的习俗,养谷就是种植农产品,现在的条件已经不允许了,我们可以陪伴孩子买一些蔬菜的种子,或者买一些小花小草,让孩子们亲手种下 。每天浇水呵护着长大,也体验农民的不易 。让他们懂得我们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饭都凝结着汗水,不能浪费,不能挑食 。
在民间人们又把正月初八叫谷日节

文章插图
老话不是说嘛,庄稼收不收,就看正月初八 。因为这一天是我们吃饭的稻谷的生日 。关于这个生日,还有一段民间传说,传说中说,女娲在初八这天创造了谷子粮食,让来到人世间的老百姓能有一口饭吃,所以说民间就把这正月初八称为谷日 。有了粮食作为保障,才有我们人类繁衍壮大,所以说这一天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讲是挺重要的 。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虽然我们东北这边还是白雪皑皑,但是对南方来讲,立春节气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南方已经开始春耕做准备了,所以说正月初八是春天的开始,也是播种希望的好日子 。因此才有了那句收不收就看正月初八的说法 。而且还说初八谷日暖烘烘,家家通牛满地跑,这预示着收获,预示着丰收,所以说这天特别的好!
在今天更是祈福,播种希望的好时节,愿我们远离疫情,平平安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