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
词类活用一般见于文言文,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 。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
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词类活用一般见于文言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一、 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1、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2、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
2、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1、友风而子雨.
2、孟尝君客我.
(四)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表示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
1、表示方位或处所:
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失期,法皆斩.
3、表示对人的态度: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4、表示比喻,这往往是形容某些动作行为的方式:
射之,豕人立而啼.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二、 动词的活用
(一)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3、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三)古代汉语中,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只是较为少见.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四) 动词活用作名词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三、 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1、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2、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词类活用是指什么,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2、疆本而节用,则天不能食.……则天不能使之富.
(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四、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往往具有语法上的某种标志.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①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③沛公欲王关中.
2、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那么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
①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②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名词、形容词放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几类词一般是修饰动词的).
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文中的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啊1、古今异义
(1)卧右膝:卧,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
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2)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 。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
(3)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通“拣”,挑拣 。
今义:简单,容易 。
(5)人物:古义:人和物
今义:被描写或有突出贡献的人
(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 。
今义:曾经
(7)高可二黍许:许,古义:左右
今义:答应或表示猜测
(8)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
今义:不成双的(跟“偶”相对)
2、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推荐阅读
- 花甲之年是指多少岁之间 人们所称的花甲之年是多少岁的
- 结业生是什么意思
- 广陵是指江苏的哪个地方
- 古代战争中是指挥军队的主要工具
- 巧荷的寓意
- 成语孺慕之情的意思
- 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
- 量价背离说明什么
- 一度电是指一百瓦的灯用十小时消费的电对吗为什么
- 铁粉榜是什么意思? 铁粉榜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