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个展“桃之夭夭”启幕,大胆恢弘如晚年毕加索

【金铃子个展“桃之夭夭”启幕,大胆恢弘如晚年毕加索】当代著名女诗人、画家金铃子的个展“桃之夭夭——金铃子油画作品展”3月1日在798三度半艺术空间开幕 。
罗马尼亚著名诗人评论家纳迪娅-契娜·勃普在《诗意的感知和告白》中说,金铃子是一位少见的极具天赋的风景画女诗人,她成功地创作了风景画诗歌,这些诗歌不是静止的,而是极具想象力动感的巨大的风景画 。而这一次,金铃子用画作展示了她独特的天赋和诗才 。

金铃子个展“桃之夭夭”启幕,大胆恢弘如晚年毕加索

文章插图
金铃子在画展现场导览
金铃子个展“桃之夭夭”启幕,大胆恢弘如晚年毕加索

文章插图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金铃子,原名蒋信琳,曾用名信琳君,中国作协会员,当代著名女诗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油画艺术家 。开幕现场,狄吉马加、曾来德、董寓蓉、高洪波、李明、林莽、黄珂、王家新等多位文学界艺术界知名人士到场祝贺 。
金铃子个展“桃之夭夭”启幕,大胆恢弘如晚年毕加索

文章插图
嘉宾欣赏金铃子的画作此次展览展出作品共计27幅,分别来自其画册《桃之夭夭》的五个系列:“落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果实和树木等为表现对象;“凤兮”出自汉代诗人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创作原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鸡或孔雀;“本象”似像非像变形的人体,扭曲的姿态,给人无限的张力与想象空间;“人面”画面的构成如同面具一般,是对潜意识的呈现;“兽影”源于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 。
油画里的金铃子,视野的恢宏、悖谬和混沌,结构出错位的色彩和图案,激情澎湃,像极了毕加索晚年时期对危险色块,诸如大红、植物绿的偏执和颠覆 。
金铃子个展“桃之夭夭”启幕,大胆恢弘如晚年毕加索

文章插图
金铃子和朋友在画作前留影毕加索曾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来表达人类可怕的感情”,但他一直到晚年才彻头彻尾地付诸行动 。金铃子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她抛弃了原理和“敬畏”:红色的马尾,红色的装饰物,随心所欲,还有“一团糟”的透视性 。值得称道的是,像她的诗歌一样,金铃子善于与阅读者达成某种微妙的会意,这增添了金铃子诗歌或者绘画作品的神秘元素 。
金铃子的作品真切的展现了何谓“诗画同源” 。她曾在一次访谈说过,“艺术之间是相互通融的,具有通融之美 。基本上来说,它们强调的都是自由的表达,展现的是一种人性美,人情美和对生命的参悟,相互通融又不能够完全抵达,只能够是互为补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