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古诗: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咏柳古诗: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章插图
这是一首比喻贴切、构思精巧的咏物诗,以咏柳歌唱春风的伟大力量,体现造化之功 。贺知章性情旷达,崇尚道教,晚年辞官做了道士 。这对他的诗作是有影响的 。历来柳与离别总是关联在一起 。古曲《折杨柳》大都为伤别之辞,李白《忆秦娥》也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 。而贺氏这首诗与之相反,生趣盎然,格调清新,读之使人心情感奋,活泼舒畅 。
咏柳古诗: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章插图
梅占百花魁,先把春来报 。但这时仍在寒气笼罩之下,春色萧萧 。只有到了阳春二月,杨柳吐叶挂丝,大地才换上新装,充满着生机 。于是诗人敏感的心灵融入到这明媚的春色里,情不自禁地通过咏柳具体形象地讴歌春风,讴歌造化 。
诗的首句写整个柳树的特殊形态 。人们先看到的是它的被碧玉妆成,亭亭玉立的风姿 。梁简文帝诗:“水照柳初碧 。”借水以形容其碧,后来周邦彦咏柳的《兰陵王》也说:“烟里丝丝弄碧”,都着重写它的碧 。这诗对柳树的碧则借玉来形容 。“妆成”的“妆”作修饰、美化解 。碧玉把一株柳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立意多么清新,用笔多么灵活,一开头就把读者吸引住了 。
咏柳古诗: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章插图
次句写柳条,它柔软,向下垂,所以一般叫垂柳 。它很像织成的绿色丝带,这把柳树的又一特殊形态描绘得维妙维肖,真是化工之笔 。
三句写柳叶,而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四句对问题作了解答 。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柳叶都是这把剪刀裁出来的 。春对草木一视同仁,都给它们以新的生命 。而这首诗以咏柳为题,则是通过具体的物,形象的方式来显示春的伟大,造化的伟大 。
咏柳古诗: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章插图
以个别表现一般,既具体,又形象,是这首诗艺术上的最大特点 。三四句出之以问答式,用另一幅笔墨,有开有合,波澜起伏,也是它艺3术上出色之处 。可以说,它是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它之所以传诵千古不是偶然的 。
贺知章《咏柳》全文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咏柳古诗: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章插图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咏柳古诗: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章插图
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
咏柳古诗: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文章插图
【咏柳古诗: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