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吗?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 , 无非就是诸葛亮自己玩了一个天气预报 。而在正史中 , 那场东南风只是一个凑巧 。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情节 , 源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 。不过《平话》把这段情节是草草带过的:

周瑜对众官道:“大破曹兵 , 在此一战 。吾有一计 , 不知众位是否同心?”于是各人都在手掌上各写一字 , 开看之后 , 俱都写个“火”字 , 周瑜甚喜 。独有孔明掌中却写一“风”字 。周瑜问是何故 , 孔明道:“众人用火 , 我助其风 。”周瑜不信 , 有诸葛瑾来说:“我家卧龙有不测之机 。”周瑜道:“既是如此 , 待我退了曹操 , 然后囚禁诸葛 。”
数日后 , 诸葛孔明令人筑一高台 , 披衣跣足 , 亲自祭风 。当夜东南风大发 。
且不论《平话》和《演义》对这段情节的描述好与不好 , 实际上在古代军队中 , 本就有“占候”这一门军事学科 , 一是用来给部队行军打仗作气象指导 , 二是根据天文和气象变化来预测吉凶 。
古人很迷信 。《太公兵法》里就说:凡兴军动众陈兵 , 天必见其云 , 示之以安危 , 故胜败可逆知也 。而在唐代的《兵要望江南》宋代的《武经备要》里 , 占星占云的内容就更是一大堆了 。
占候职是军队标配 , 正归于总参谋长鲁肃管辖 , 他怎么可能不清楚呢 。不仅周瑜鲁肃清楚 , 就连曹操都很清楚这回事 。所以说 , 诸葛亮独自玩天气预报把大家都瞒过 , 那是不可能的 。
只是 , 历史上来讲 , 大家都没料到那场风来得那么巧 。《周瑜传》里说“时风盛猛” , 《江表传》里说“时东南风急” , 忽然一阵风 , 巧合而已 。
而且 , 虽然传说叫“火烧赤壁” , 但实际上这场火的作用真不大 。这场火本来也没多大 , 有东南风也没用 。
这场火有多大?《江表传》里说了 , “去北军二余里 , 同时发火”“烧尽北船 , 延及岸边营寨” , 就这么大的火 。
烧了多少船呢?《周瑜传》里说了 ,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 , 初一交战 , 公军败退 , 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 。”
当时曹操的家底大都撤回乌林了 , 前沿其实没什么可烧的 。何况 , 二里多地的范围 , 都烧多少?
这要提到一个著名的事件 , 草船借箭 。为什么孙权草船借箭的时候曹操这边没用火箭来射?
因为营里没有火箭呀 , 都搬走了 , 满宠搬走的 。满宠动作倒是挺快 , 但他就没报备 , 也耽误事了 , 这也导致满宠受了惩罚 , 将为代理奋威将军驻守当阳 , 之后十来年 , 满宠都没升过职 。
曹军基本上不是被烧败 , 而是病患太多 , 没法再打了 。那场火 , 顶多算是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 。
《周瑜传》说得很清楚 ,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 , 《九州春秋》里也说曹军“道遇暴疾” , 曹操后给孙权写信 , 信上还说“赤壁之役 , 值有疾病 , 孤烧船自退” , 真正打败曹军的 , 主要是瘟疫 , 所以任何一部史书上 , 吴、蜀两家都没有好意思在赤壁之战上夸口 , 都知道自己是侥幸得胜 。
而且 , 到后来 , 曹操开始弃营 , 自己烧自己营房战船 , 不给别人留下 。这些也不能算做“借东风”的功劳 。
总之就是 , 真是来讲 , 风是借不了的 ,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倒霉蛋 , 凑巧被烧了 , 但也没烧多惨 , 撤退得还挺快 。之所以败得惨 , 还是因为瘟疫严重 , 曹军打仗没死多少人 , 大都死于非战斗减员了 。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三国 , 说到三国诸葛亮可谓是里面的一个大角色了 , 诸葛亮神机妙算 , 总是被誉为智慧的化身 , 当然了 ,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还是数他的借东风了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是来源与此 , 这句话也是流传至今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都具备了只等时机成熟便可以成功的意思 , 那么 , 三国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到底是怎么回事?风真的可以借吗?一起来看看!
赤壁之战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吗?

文章插图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 把诸葛亮的智谋塑造得很完美 , 这个故事至今也仍是广为流传 , 家喻户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 许多人对诸葛亮借东风表示出了怀疑 , 风真的可以“借”吗?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建安十三年(208年) , 曹操率兵南征孙权 , 十月 , 曹操屯兵于长江北岸 , 接受庞统所献的连环计 , 曹操把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 。
位于长江南岸的孙刘联军 , 虽有长江天险固守 , 仍是兵力不足 , 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曹操实行火攻 。但是当时处于隆冬时节 , 只有西北风 , 而且处于逆风位置的孙刘联军如果用火攻 , 只会烧毁了自家战船 。
“万事俱备 , 只欠东风”的情况也让周瑜发起愁来 , 这时 , 诸葛亮提议:“亮虽不才 , 曾遇异人 , 传授八门遁甲天书 , 可以呼风唤雨” 。诸葛亮与周瑜约定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时 , 凭天借到东风 , 果然在约定的时间 , 东风起 , 孔明用计让老将黄盖假作投降 , 火烧赤壁 , 大败曹军 。这就是《三国演义》对孔明借东风的描写 , 那么又该如何解开 “借风”之谜呢?
赤壁之战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吗?

文章插图
研究证明 , 所谓的借东风其实只是诸葛亮对天文气象的灵活运用 。首先 , 为什么诸葛亮要选择十一月二十日这个日子来借风呢?古代中国对气象的研究也颇为深入 , 历来就有“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的记录 。
十一月二十日就是冬至之日 , 按照这个规律 , 冬至之前 , 如果阴气旺盛 , 在长江沿岸表现为西北风 , 那么冬至之后 , 阳气生长 , 风向则要发生变化 , 表现为东南风 。孔明知道了“冬至一阳生”的气候变化规律 , 准确地把握了东风吹起的时间 。
诸葛亮知道这个道理 , 曹操肯定也懂这个道理 。“冬至一阳生 , 来复之时 , 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但是 , 曹操忽略了一个问题:“隆冬之际 , 但有西风北风” , 是对一段时间期间内气候情况的判断 , 却忘了考虑冬至这天的特殊性 。
冬至这一天的气候与前段时间相比会产生重大的变化 。很明显 , 诸葛亮考虑到了 , 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
此外 , 孔明家住赤壁不远 , 对当地风云也了如指掌 。因此 , 他能准确无误地预报出这一天天气的变化 。东南风起是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出的结论 。
赤壁之战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吗?

文章插图
那么 , 诸葛亮拨兵驻坛用意又何在呢?赤壁之战大破曹军之后 , 刘备派诸葛亮与孙权争要荆州 , 诸葛亮就提出:“若非我借东南风 , 周郎安能展半筹之功?”
这也就解释了诸葛亮故弄玄虚的目的了 , 孔明就是要贪天之功 , 假借东风 , 成为日后取得荆州的借口 。
诸葛亮另一个目的就是要通过驻坛施法的机会摆脱周瑜的控制 , 迅速回到自己军中 , 调兵遣将 , 与周瑜争夺曹操失地 。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 孔明随周瑜刚出兵时 , 他就告诉刘备说:“但看东南风起 , 亮必还矣 。”也就是让刘备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派赵云驾船在约定的地点等候他 , 所以当周瑜派兵来捉诸葛亮之时 , 诸葛亮已经回到了刘营 。
【赤壁之战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吗?】也有观点认为 , 诸葛亮借东风是使用了奇门遁甲之术 。奇门遁甲是一种古老的排兵布阵的方式 , 带有极强的方位学理论和攻击性 。
奇门遁甲之术融入了周易、天文、地理、历法、军事、气象、政治、经济等大量知识 , 是一种高明的预测术 。
诸葛亮掌握了这种高深的预测术 , 预测出十一月二十一日起必然要大刮东南风的天气状况 。因此 , 诸葛亮“借”到东风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对天文气象的深入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