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李清照是怎样的呢?
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悲伤情怀?
还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兴致欢快?
不管是怎样的,她给人的感觉就是表达的内容差别很大,确实她是不幸的 。

文章插图
早年间出生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家学熏陶,生活富裕,加之父亲气的影响,自己也学会了一些诗书礼仪,加之自身才华过人 。
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
在18岁那年和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 。
婚后还是有了一段美好的婚姻生活,婚后和丈夫一起收集整理藏书 。
在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中: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
表达的是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 。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

文章插图
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 。
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
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 。
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 。
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 。
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 。
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 。
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
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

文章插图
可惜后来,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一家被指定为元祐奸党,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 。
就这样,一对恩爱夫妻被拆散了,因为当时的各种制度都没现在这么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防抗在一起是会遭到惩罚的,严重则灭门,在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无奈之下,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
崇宁四年暮春,赵挺之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
六月,“与京争权,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遂引疾乞罢右仆射 。
仅仅过了半年多,崇宁五年二月,蔡京罢相,赵挺之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
与此同时,朝廷毁《元祐党人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格非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 。
但是,宋徽宗大观元年正月,蔡京又复相,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一家头上 。
三月,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 。
卒后三日,即被蔡京诬陷 。
家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因无事实,七月狱具,不久即获释 。

文章插图
但赵挺之赠官却被追夺,其子的荫封之官亦因而丢失,赵家亦难以继续留居京师 。
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
就这样夫妻二人的生活还是持续到了1129年八月,丈夫因感染不幸辞去,赵明诚卒后,李清照为文祭之,文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
绍兴二年,四十九岁的李清照到达杭州 。
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 。
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 。
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 。
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
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 。
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 。
【李清照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什么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 。
自己也因为告丈夫被关押了9个月 。

文章插图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 。
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 。
绍兴三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 。
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 。
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
绍兴十三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
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
她的前半生虽然家境上有转变,但是和兴趣相投的丈夫一起生活还是挺幸福的,后半生更多的是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对国家兴亡的关心 。
“婉约”一词对李清照的评价似乎不是很贴切,后人只了解她多愁善感,却不懂她的身世处境 。
李清照是宋婉约派的代表诗人,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诗人,其才可见不俗 。人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少年时代因一首《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而轰动京师 。王灼《碧鸡漫志》赞其:“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 。”
文学创作不论形式如何,都是一种心境的表达 。因为那个时候她无忧无虑,所以写的诗清新明快,有一种欢乐的感觉跃然纸上 。

文章插图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不论是父母之命还是一见钟情,她结婚了 。由于赵明诚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二人婚后,常常吟诗作词,非常恩爱 。
因当时男人必须以仕途为重,婚后两年,两人两地分居,这时她的词风思情悠悠,愁肠绵绵 。词作多以思夫为主 。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靖康之变,国破家亡,她和丈夫一起南渡 。因两人酷爱收藏,在南渡时带了大量的典籍和藏品 。赵明诚不幸途中病逝 。这对李清照的打击很大 。看着那么多的珍贵文物,回想之前的点点滴滴,再回到现实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文章插图
凄凄惨惨戚戚
丈夫病逝后,李清照对藏品尽心保护,但无奈一人之力有限,部分藏品遗失 。绍兴二年,她辗转来到杭州 。
典籍的遗失,丈夫的去世,国家的动荡,逃亡的生活使她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张汝舟的人走进了她的生活,对她关怀备至 。最终,飘零许久的李清照选择改嫁给他 。
无奈张汝舟居心不良,向李清照索要藏品,遭到拒绝后便对李清照不断谩骂,甚者拳打脚踢 。张汝舟因醉酒透漏自己科考作弊 。李清照向官府揭发(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亦应徒刑两年 。)李清照经过亲友营救,免去牢狱之灾 。

文章插图
晚年的李清照校勘整理了《金石录》,并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 。也是一种感情的寄托 。
一代才女从优渥到颠沛流离的生活;爱人的去世;再嫁的背叛……种种,诗人是否曾对孤灯发出一声哀叹...
推荐阅读
- 舍本逐末比喻什么,舍本逐末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 什么什么不同成语
- 古代美人用什么材料画眉?眉笔类型不比现在少的
- 中国银行哪种信用卡比较好呢
- 比亚迪F0车上的时间怎么设置
- mac和win对比两者的优缺点 mac系统和windows区别
- 今年性价比最高的型号推荐 thinkpad哪个系列最好
- 脸部去角质多久用一次,去角质膏多久用一次比较好
- 邵阳有哪些技校,邵阳职高学校有哪些比较好
- 梦见比赛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