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常说的中国三大殿,指的是故宫的三大殿 。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故宫的三大殿 。

文章插图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

文章插图
太和门内,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明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现名为清朝时名称) 。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

文章插图
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
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 。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 。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 。檐角有10个走兽,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 。大约从14世纪明代起,垂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 。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 。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

文章插图
【外国人常说的中国三大殿,指的是哪三大殿】中和殿(明朝称华盖殿、中极殿)
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 。中和殿高29米,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 。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 。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

文章插图
保和殿(明朝称谨身殿、建极殿)
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保和殿高27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 。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 。屋顶有4条垂脊的亭子形的方殿 。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

文章插图
工字形基台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 。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 。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 。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 。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 。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 。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
三大殿悬挂的匾额
三大殿正中都悬挂着匾额:太和殿为“建极绥猷”匾;中和殿额题“允执厥中”;保和殿的匾额写的是“皇建有极” 。由于三大殿在紫禁城中占主要地位,因此这三块匾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级别最高的匾额 。与其他宫殿匾额上正大光明、勤政亲贤等比较好理解的词汇相比,三大殿的匾额就不太好懂了,今天咱们就来解释一下,故宫三大殿的匾额都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太和殿“建极绥猷”匾
建:即创建、建立之意;极:原指房屋中脊之栋梁,在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绥(suí):原义是古代的旌旗或上车时绳索制成的拉手儿,后来也有安抚、顺应的意思;猷 (yóu):既有谋划、功绩的意思,也指道和法则 。“建极”二字出自《尚书·周书·洪范》中的:“皇建其有极” 。商朝末年,纣王之叔箕子为中华第一哲人,可是被纣王囚禁 。后来武王伐纣,纣王自焚而死,周朝建立 。箕子重获自由,武王求教于箕子,箕子为其讲解 “洪范大法”,即天地间宏大的法则,其中第五条即为“皇极”,意思就是说君王为万民之主,应当自己建立宏大中正之道,然后才能教化臣民 。
“绥猷”同样出自《尚书》,夏朝末年,夏桀王残暴不仁,汤顺应民意讨伐夏桀,建立大商 。然后将伐桀的大义诰示天下,即是《汤诰》 。《商书·汤诰》所载:“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意思就是天帝将善道赋予世人,使人们有常性,能顺乎其道的则为天子 。因此“建极绥猷”的意思就是:身为皇帝,肩负着上对苍天、下对黎民的双重使命,既要顺承天意建立宏大中正的法则,又要顺应大道安抚天下万民 。

文章插图
中和殿“允执厥中”匾
允:既有同意、答应之意,也指公平、诚信;执:含义很多,在这里指遵守、坚持;厥( jué):在这儿没有昏厥的意思,而是代表乃、其、于是;中:即指中正 。允执厥中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舜为上古时期“五帝”之一,他的王位是尧禅让的,尧禅让王位时传给舜四个字,即“允执厥中”;后来舜将王位禅让给了大禹,并告诫了他十六个字,便是刚才提到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这十六个字被尊为中华心法,是中华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论,意思是:“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中正之道,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所以中和殿“允执厥中”匾的意思就是:皇帝的言行需要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这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 。

文章插图
保和殿“皇建有极”匾
皇建有极与建极绥猷一样,同是出自《尚书·周书·洪范》:“皇建其有极” 。此乃箕子为周武王讲解 “洪范大法”时提到的,别看短短五个字,其中包含着五行、五福、五祀、三德、八政等等诸多信息,是帝王治理天下之根本 。
总结起来,意思就是:“天子的训导,可以作为百姓永远的行为准则” 。因此,“皇建有极”匾代表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告诉世人,由天子来制定中正的法则,是天下最高准则,在这里有强调皇权的意思 。

文章插图
三大殿的匾额,都是包含强调皇权、和治理天下的大道理,这与三大殿的作用和地位有关,三大殿是紫禁城外朝的核心,也是级别最高的建筑,其中又以太和殿为最,太和殿就是俗称的金銮殿,是举行重大朝会和盛大典礼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 。中和殿居中,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皇帝参加亲祭仪式,会在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皇太后上徽号,玉牒也存放在中和殿,并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保和殿在最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到了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就在保和殿 。
所以说三大殿是过去紫禁城最重要的场所,匾额所蕴含的意义,自然也要“高大上”,集中体现封建帝王治理天下的理想,和至高无上的皇权 。此三块匾额,全部由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只不过现在悬挂的,都是在故宫为恢复“康乾盛世”风貌,维修时的复制品 。
三大殿因为是故宫的核心地位,也就常被外国人提起 。这就是故宫三大殿的特色 。喜欢的朋友别忘点赞啊
首先更正一下,“中国三大殿”的说法不够确切,正确的叫法是“中国古代三大宫殿”,或称“东方三大殿” 。这三座气势宏伟的古代建筑分别是: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泰安岱庙天贶殿,代表了皇权、治国思想基础、精神图腾 。
太和殿

文章插图
俗称金銮殿,位于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其主要用途是作为皇帝举办大型庆典,如登基、出征、大婚、大节节庆等活动 。
这座大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形制,长64.2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 。
它始建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后来多次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今殿为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 。
大成殿

文章插图
位于曲阜孔庙,是孔庙的主要建筑,主祀孔子 。
大成殿长45.69米,宽24.85米,殿高 24.8米,连基座高度26.9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殿名为宋徽宗赵佶根据《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而取的 。
如今我们看到的大殿是 1724年(雍正二年)重建的,殿上的匾额是雍正御笔 。
天贶殿

文章插图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庙,“天贶”即天赐的意思 。大殿是岱庙中的主要建筑,主祀东岳大帝 。
天贶殿东西长43.67米,南北宽17.18米,高22.3米,殿阔九间,进深五间 。据载,该殿始建于宋真宗年间,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但由于始建于宋代,所以叫“宋天贶殿” 。
我们今天看到的天贶殿应为清乾隆年间重修时所建 。
推荐阅读
- 苹果6p手机屏幕经常失灵怎么办
- 社会现象有哪些,社会中的现象有哪些
- 粉尘爆炸是哪些粉尘
- 如何做银鱼蒸蛋好吃 银鱼蒸蛋的家常做法
- 简单6步教你恢复正常上网 网络连接有个黄叹号解决步骤
- 莲藕怎么才能白
- 春季过年敬酒礼仪常识 过年敬酒礼仪常识介绍
- 抖音的日常功能
- 胆红素多少算正常范围
- 最简单的主菜做法 3种家常主菜的做法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