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突厥是现在哪里:中国古代突厥历史

【东突厥是现在哪里:中国古代突厥历史】突厥源起于阿尔泰山南麓 , 后南下建立汗国 。北周时 , 突厥汗国内部产生矛盾 , 隋开皇二年(582年) , 突厥沙略可汗命阿波可汗南侵 , 但被隋军击败 。沙略借口阿波先退 , 袭击阿波 。阿波投奔西部达头可汗 , 达头联合阿波与沙略对立 , 开皇初年 , 在隋反击突厥战争中隋文帝挑拨分化及军事打击下分裂突厥成东西两部 。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 , 西突厥处罗可汗降隋入朝 , 国人立其叔父(达头可汗之孙)号射匮可汗 。射匮开拓疆土 , 东奎金山(今阿尔泰山) , 西至西海(今里海) 。射匮卒 , 其弟统叶护可汗立 。统叶护勇而有谋 , “北并铁勒 , 西拒波斯 , 南接厨宾 , 悉归之 。控弦数十万 , 霸有西域 。……其西域诸国王 , 悉授颉利发 , 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 , 督其征赋 。西戎之盛 , 未之有也” 。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遣使入贡 。武德八年(625) , 统叶护可汗遣使请婚 , 高祖许之 , 因颉利可汗作梗 , 未果 。
贞观二年(628) , 统叶护可汗为其伯父所杀 , 伯父自立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国人立统叶护之子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 , 两可汗相攻不已 , 皆遣使来唐求援 , 太宗拒绝他们的请求 , 劝各守分地 , 勿再动兵 。西域诸国及铁勒皆叛之 。肆叶护战胜莫贺咄 , 被推为大可汗 , 西突厥暂时统一 。
贞观六年(632) , 肆叶护诛杀有功酋长 , 诸部起而攻之 , 肆叶护逃康居而死 。国人立咄陆可汗为主 , 咄陆遣使要求内附 , 愿去可汗名号 。太宗遣使立咄陆为奚利邲咄陆可汗 , 赐给旗鼓 , 以示支援 。
贞观八年(634)咄陆可汗死 , 弟沙钵罗咥(dié)利失可汗继位 。咥利失分西突厥为十部 , 每部有酋长一人 , 号为十设 , 每设赐箭一枝 , 又号为十箭 。再分十箭为左右厢 , 每厢管五箭 。左厢号五咄陆部 , 置五大啜 , 居碎叶川(今楚河)以东;右厢号五弩失毕部 , 置五大俟斤 , 居碎叶川以西 。左右两厢 , 合称为十姓 。咥利失失众心 , 为其部下击败 , 西部另立乙毗咄陆可汗 。乙毗咄陆与咥利庆大战 , 杀伤甚众 , 自是西突厥分裂 , 伊列水(今伊犁河)以西属乙毗咄陆 , 以东属呸利失 。咥利失死 , 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继位 , 龟兹、鄯善、且末、吐火罗、焉耆、石、史、可、穆、康等国皆附之 。厥越失、拔悉弥、驳马、终骨、火藜、触木昆等皆附于乙毗咄陆 。沙钵罗叶护可汗数遣使入贡 , 太宗立之为西突厥可汗 , 并赐旗鼓 , 未几 , 为乙毗咄陆擒杀 , 部众亦为其所并 。
贞观十六年(624) , 乙毗咄陆自恃强大 , 拘留唐使 , 侵暴西域 , 攻扰伊州(治今新疆哈密) , 为郭孝恪所败 , 又败其处月、处密二部 。弩失毕诸部遣使来唐 , 请废乙毗咄陆 , 更立可汗 , 太宗遣使立莫贺咄之子为乙毗射匮可汗 。乙毗射匮礼遣过去拘留之唐使 。
贞观二十年(646)乙毗射匮可汗遣使入贡并请婚 。太宗许之 , 使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以多聘礼 , 事未果 。乙毗咄陆西奔吐火罗 , 遭乙毗射匮追击 , 部落亡散 , 其所立叶护阿史那贺鲁于贞观二十二年(648)率其余众数千帐降唐 , 安置于庭州(治金满 ,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莫贺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东) 。拜左骁卫将军 , 立为泥伏沙钵罗叶护 , 赐以旗鼓 , 使招讨西突厥之未服者 , 并置瑶池都督府 , 隶安西都护府 , 以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 。
高宗永徽二年(651) , 贺鲁羽翼渐丰 , 闻唐太宗死 , 拥众西走 , 击破乙毗射匮可汗合并其部众 , 建牙于双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布) , 自号沙钵罗可汗 , 五咄陆部、五弩失毕部皆归之 , 胜兵数十万 , 与乙毗咄陆可汗连兵 , 入寇庭州 , 杀掠数千人 。高宗命大将梁建方、契苾何力等发府兵三万及回纥骑兵五万击退沙钵罗军 。
永徽四年(653) , 乙毗咄陆可汗死 , 其子真珠叶护与沙钵罗不和 , 与五弩失毕其击沙钵罗 , 斩首千余级 。
显庆元年(656)以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击西突厥 , 先败葛逻禄、处月二部 , 斩首千余级 。副总管周智度拨突骑施、处木昆等部斩首三万级 。十二月 , 程知节军至鹰娑川 , 遇西突厥骑兵二万 , 鼠尼施等部二万余骑继至 , 前军总管苏定方率五百骑击之 , 西突厥大败 , 追击二十里 , 杀获千五百 , 获马及器械不可胜计 。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其功 , 矫称得诏旨 , 因程知节恃勇轻敌 , 委王文度为之节制 , 收军不许深入 。苏定方请囚王文度 , 飞表奏闻 , 程知节不从 , 遂班师 。王文度以矫诏罪除名 , 程知节追敌不力免官 。
苏定方(刑国公)
显庆二年(657)高宗发大军攻沙钵罗 , 以苏定方(刑国公)为伊丽道行军总管 , 率汉兵及回纥等兵自金山进军为北路 , 以降唐的西突厥酋长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 , 自西州(治所在高昌 , 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进军 , 从南路招集旧众 , 约定两军在双河会师 。北路军至金山北 , 先击破处木昆部 , 降其万余帐 。泥孰部曾为贺鲁所破 , 至是从唐军共击贺鲁 。至曳咂河西 , 沙钵罗率兵十万拒战 。苏定方以万余人击之 , 大败沙钵罗 , 追奔三十里 , 斩获数万人 , 五弩失毕部悉众来降 , 沙钵罗率百骑西走 。时阿史那步真出南道 , 五咄陆部闻沙钵罗败 , 皆降步真 。苏定方率部追击沙钵罗 , 适大雪平地二尺 , 诸将皆请俟雪晴继进 , 他说:“虏恃雪深 , 谓我不能进 , 必休息士马 , 亟追之可及 , 若缓之 , 彼遁逃浸远 , 不可复追 。”于是踏雪昼夜兼行 。至双河与南路军会师 , 距沙钵罗驻地二百里 , 长驱直入 , 直至其牙帐 。沙钵罗方将出猎 , 苏定方攻其不备 , 纵兵击之 , 斩获数万人 。沙钵罗渡伊丽河西逃石国(故地在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一带) , 被石国人擒获 , 交给唐追兵 , 西突厥亡 。
阿史那贺鲁被擒 , 对唐将萧嗣业说:“先帝(指太宗)遇我厚而我负之 , 今日之败天所怒也 。吾闻中国刑人必于市 , 愿刑我于昭陵(太宗墓)之前 , 以谢先帝 。”高宗怜之 , 令免其死 。未几贺鲁死 , 葬于颉利墓侧 。
唐分西突厥地置昆陵、廻池二都护府 。昆陵都护府居碎叶川东 , 任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 , 统率五咄陆部 。迪池都护府居碎叶川西 , 任阿史那步真为迪池都护、继往绝可汗 , 统率五弩失毕部 。各部落酋长 , 按其部落大小 , 资望高下 , 授刺史以下官 。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 , 西尽波斯 , 并隶安西都护府 , 西突厥领土全部归唐所有 。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分安西都护府置北庭都护府 , 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 , 统率昆陵、漾池两都护府 , 与安西都护府分掌天山南、北两路 。北庭都护府辖境东起今阿尔泰山 , 西达今咸海 。


东突厥是现在哪里:中国古代突厥历史

文章插图


东突厥是现在哪里:中国古代突厥历史

文章插图


东突厥是现在哪里:中国古代突厥历史

文章插图


东突厥是现在哪里:中国古代突厥历史

文章插图


东突厥是现在哪里:中国古代突厥历史

文章插图


东突厥是现在哪里:中国古代突厥历史

文章插图
苏定方征讨西突厥 ,  , 
1 , 西突厥当时在新疆地区 , 控制了天山以南各国 , 影响了丝路的畅通 。
2 , 唐太宗先征服高昌 , 置安西都护府 , 到公元657年 , 唐高宗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 。苏定方是个猛人 , 之前曾经和李靖一起灭了东突厥 , 现在又俘获贺鲁 , 灭了西突厥 。
3 , 那个时候朝廷对西域特别重视 , 因为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唯一通道 。东南都是海 , 北边是蒙古大沙漠 , 大戈壁 , 你翻过去干吗去?西南青藏高原你翻得过去吗?
4 , 陆上只能从西域那一块走 。朝廷在西边设立的管辖机构一般叫都护府 , 这个就是维护丝绸之路的 , 用汉族担任都护 。然后东边儿的一般设立的叫都督府 , 是任用这个当地民族 , 用本地人担任都督 , 实际上等于是一种怀柔羁縻之策 。
5 , 所以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 , 分治天山南北 。都护府是有品级的 , 正式朝廷命官 。班超就是西域都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