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是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时兴盛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强权 。吐蕃有确切历史记载同时也是吐蕃兴盛期的开始,就是松赞干布赞普时期 。而吐蕃的灭亡是在末代赞普朗达玛时期 。

文章插图
极盛时期,吐蕃疆域包括整个青藏高原、川西北高原、云南西北高原、河西走廊、宁夏、内蒙阿拉善地区、南疆和中亚东部地区、阿富汗走廊、克什米尔、喜马拉雅山南坡到恒河北岸地区,可谓疆域辽阔、盛极一时 。而且吐蕃也是高原农业和游牧混合帝国,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觑 。历史上,唐朝与吐蕃两国有过多次战争,吐蕃曾经在数次战争中歼灭唐军十数万人,如大非川之战 。吐蕃也曾在安史之乱后一度攻克唐朝首都长安,把势力扩张到陕西 。
这样一个强大帝国,后来又是如何崩溃消失的呢?一言以蔽之,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吐蕃的衰落瓦解 。而且,吐蕃衰亡时间竟与唐朝衰亡时间大致吻合 。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大致梳理一下吐蕃衰亡的原因 。
传统苯教势力与新兴佛教势力的斗争
吐蕃之前,青藏高原形成过一个辉煌的古象雄文明 。古象雄文明受印度文明影响,融合自己的高原原始巫术信仰,形成了一个新的宗教,即苯教 。
后来,发源于山南拉萨河地区一个叫吐蕃的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并建立起了与苯教僧侣贵族结合的王权统治 。大概在七世纪初差不多唐朝兴起的同时,吐蕃也在赞普松赞干布的带领下统一了整个西藏高原,染指川西青海 。

文章插图
吐蕃与唐朝在经过短暂的冲突后,很快有了对彼此的初步了解 。于是,两国暂时握手言和 。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大量的中原典章文化,其中就包括汉地佛教文化 。后来在唐中宗时期,唐朝在与吐蕃的战争后又握手言和,派宗室女金城公主入藏,下嫁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尺带珠丹 。唐朝公主的两次到来,为吐蕃带来了大量的汉传佛教文化 。佛教在高原上吸收传统苯教因素,逐渐形成了新的藏传佛教 。

文章插图
当时,吐蕃赞普不满于权力受到强大的苯教贵族制约,急于寻找新的政治力量进行平衡 。此时,环顾四周,赞普发现了新兴的藏传佛教势力 。于是,在赞普与藏传佛教贵族僧侣的一拍即合下,王权与新的教权相结合 。苯教贵族势力受到抑制 。赞普借助藏传佛教力量,大肆压制清洗苯教势力,巩固王权 。

文章插图
苯教贵族不甘心权力的转移,与藏传佛教贵族和赞普展开了长期的政治斗争 。数位赞普被苯教贵族所杀 。而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则是被佛教势力所杀 。此后朗达玛两个儿子争位,吐蕃正式走向分裂 。
苯教与藏传佛教借宗教名义展开的政治斗争伴随了整个吐蕃历史 。两边的长期厮杀,耗去了吐蕃的大量国力,引发了吐蕃严重的阶级矛盾 。这是吐蕃衰落的一大原因 。
吐蕃仿唐朝创立节度使制度,导致尾大不掉
当时的唐朝是东方文明的中心,周边部族国家纷纷学习唐朝政治和经济制度 。吐蕃也不例外 。当时,吐蕃在青海和河西等地分派了大量贵族担任地方节度使 。他们都是吐蕃的地方实力派 。

文章插图
吐蕃诸多的地方实力派中,比较有名的就属论恐热和尚婢婢 。他们两人的混战,是吐蕃后期东北部镇将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公元843年,吐蕃陇西大将论恐热率兵二十万攻打鄯州(今青海乐都)守将尚婢婢,拉开吐蕃东北镇将混战的序幕 。此后二十余年,吐蕃陇右和河西地区大大小小的镇将节度使都卷入了混战 。直到公元866年,论恐热被尚婢婢部将拓拔怀光所杀,这场长期大动乱才告结束 。
期间,吐蕃边将还数次带兵攻入拉萨,控制赞普,把持朝政 。此外,这些边将为争权夺利,还数次援引唐朝和回鹘势力为自己撑腰 。
后期长期的混战撕裂了吐蕃 。最终,吐蕃在朗达玛二子争位、边将互相攻伐的混乱下,彻底走向崩溃瓦解 。
长期的阶级和民族压迫让吐蕃边疆离心严重
吐蕃崛起后,冲出高原,征服了河西陇右、西域等众多非吐蕃人生活地区 。这些地方生活着大量的汉人、回鹘人、突厥人等民族 。
但吐蕃贵族对他们丝毫不加体恤,任意压迫,造成这些地方不仅吐蕃下层不堪忍受,当地民族上层也不满吐蕃统治 。
公元869年,吐蕃康区(青海)的手工匠人韦·阔竭勒登在康区起兵,声势浩大,向首都拉萨进军,席卷卫藏(西藏)地区 。同时,在吐蕃卫藏本部,一群长期饱受吐蕃贵族压迫的奴隶也发动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吐蕃上层和苯教、藏传佛教势力 。吐蕃后期,各地的奴隶起义还有很多 。

文章插图
公元848年,吐蕃河西走廊沙州的唐朝遗民张议潮发动汉、回鹘等民族起义,很快占领沙、瓜、甘、肃兰等十州,脱离吐蕃统治,建立河西张氏政权 。851年,张议潮派其弟奉表入唐廷,唐宣宗大喜,封其为归义军节度使,并遣使祝贺 。当时,河西的唐朝遗民看见天朝使者到来,欢呼雀跃,上街奔走相告 。一些人喜极而泣,喊道:“死前得以复见汉家衣冠 。”

文章插图
由这些奴隶和边民起义中,我们可以窥见吐蕃的阶级和民族压迫是有多么严重 。
末代赞普朗达玛死后,二子争位
这最后一点原因 也是直接原因,就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死后,其二子争位,导致吐蕃再也没有一个稳固的领导核心 。此后,吐蕃再也没有统一过 。
842年,朗达玛被藏传佛教势力刺杀 。他的两个儿子,被大王妃抱养的云丹和小王妃所生的欧松互相不服,争夺赞普大位 。吐蕃王室分裂成两支,连年攻杀 。
云丹子孙占据拉萨,形成拉萨王系 。欧松子孙占据阿里、亚泽、青海,形成阿里王系、亚泽王系和雅隆觉阿王系 。雅隆觉阿王系后来又分裂出宗喀王系 。其中,后来称霸青海的青塘吐蕃部唃斯罗就属于宗喀王系 。
因此,吐蕃最后的王位空缺,也是导致吐蕃崩溃瓦解的一大原因 。
八世纪末九世纪初气候转寒导致青藏高原生产能力下降
八世纪末九世纪初,随着中国地区气候转寒,气温出现下行趋势 。受此影响,依赖于天气因素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

文章插图
随着农作物的减产,当时的各大帝国都不同程度出现灾荒 。灾荒的影响再加上统治集团的盘剥,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同时,漠北地区也出现严重生存危机 。迫于压力,漠北民族也开始南下西进,四处迁徙 。
此时,曾经辉煌一时的唐帝国、吐蕃帝国、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都走向了衰落和分裂 。
具体来说说吐蕃 。当时,随着青藏高原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各种生存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个拥有2000万人口的高原帝国 。各种矛盾凸显,动乱开始变得频繁 。最终,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吐蕃走向崩溃 。时至今日,青藏地区加起来都达不到当年吐蕃极盛时的人口 。

文章插图
【吐蕃帝国:为何在唐帝国灭亡以后,也销声匿迹了?】吐蕃兴起于七世纪,崩溃于九世纪 。唐朝立国于618年,崩溃于907年 。可以说,唐朝与吐蕃这对一起走来的兄弟称得上同生共死 。然而不同的是,中原后来浴火重生,逐渐安定下来,形成宋辽、宋金两大南北对立的国家 。而青藏地区,在吐蕃崩溃后,再也没有形成过地区统一政权,只是存在着藏传佛教宗教上的统一形式 。直到蒙古崛起,公元1247年,蒙古凉王阔端在凉州与藏传佛教领袖萨迦班智达会面,订立凉州盟约 。整个分裂的西藏全部归属蒙古,后来并入元朝 。元朝将青藏地区划归宣政院统辖,加强青藏与内地的联系 。从此,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推荐阅读
- 北斗七星在古代又被称为什么
- 华为p9有分屏功能吗
- 梦见骑自行车车带断了 周公解梦为你解吉凶
- 夫妻双方互为监护人,合法夫妻算第一监护人吗
- 仰山铸铜煮海为盐是什么意思
- 苹果为什么那么酸
- 日本豆腐可以放常温吗:日本豆腐为什么叫日本豆腐?
- 新都桥必去景点 新都桥必去景点列述
- 如懿传海兰为什么怕皇上,《如懿传》海兰和如懿为什么反目成仇呢
- iphone退出登录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