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校服,可能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这样子的:

文章插图
尤其每到毕业季时,总会有一些复古风的毕业照,这个样式的民国校服是最常见的 。
但不是所有民国校服都是这样的,尤其是女装——男装基本以长衫和酷似日本学生装的改良中山装为主 。
比如林徽因这张经典的合影:

文章插图
领口、袖口、前胸和裙子有很明显的不同 。这种校服的款式来自民国初年的文明新装,是融合西方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而形成的服饰 。上衣是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并呈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裙子不短过膝盖 。林徽因就读的培华女中是英国教会办的,那个时期的女校基本都是教会学校,因此那些女生校服成了当时女装的时尚 。
后来那种蓝褂黑裙的校服实际上就是从文明新装发展而来的,去掉了花边和裙褶,颜色也变得素雅,显得更质朴 。因为上得了教会女校的姑娘们都是有钱、开明家庭的千金,而随着时代发展,接受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女校也越来越多,简洁化的服装更经济普适 。
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服制条例》,对男女礼服、制服做出标准化的规定 。男性礼服有三种:右掩前襟齐领蓝色长袍、对襟齐领黑褂、改良中山装 。女性礼服两种:右掩前襟齐领蓝色长袍,长至膝与踝的中点,还有就是袄和裙——袄为蓝色,长仅过腰,袖长刚过肘,裙为黑色,长及足踝 。这一条例自然也影响了校服 。
【为什么不沿用民国校服】

文章插图
但跟其他很多条例一样,强制性和执行度并没有特别高,所以这就给校服留出了另外款式的空间——旗袍 。1930年代到1940年代,布质旗袍成为流行校服 。而1940年代前后,西装也成为了一部分校服的款式 。
1949年以后,虽然历经了借鉴苏联风格同时相对多元、学习干部制服和军装形式、白衬衫等风格,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校服概念 。一个根本的原因是,这时期中国的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而人民经济水平又不高,普通老百姓尚且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哪舍得再给家里那么多孩子一人买一身校服 。
今天的运动装校服是从1990年代之后才兴起的,源头是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装设计原则是“朴素、大方、明快、实用” 。对照这一标准,运动服无疑是符合精神的 。

文章插图
但这个公告并没有指定校服一定得是运动服款式,为什么全中国学校都一直选择了肥大单调的运动服呢?并且在近些年不断被吐槽之后,依然坚持不改呢?民国式的校服为什么没有得到复兴呢?
有人会说,服装是有时代性的,民国校服是那个时代的风格,今天再穿就会像留着辫子缠着小脚一样怪 。但其实未必,审美当然是有时代性的,但也是习惯性观念性的,且不说很多时装也在不断搞复古,就看看日本街头还有穿和服木屐而不被路人当作异样就知道了 。还有人会说,校服是人人平等的制服,只有朴实经济才能拉平贫富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让穷孩子也穿得起 。有一点道理,但没道理的比例更大,我们都上过学,富孩子就算穿着校服还是跟穷孩子能区别开的,他的鞋、校服里面的衣服、手表、手机、自行车、零花钱……只要家长不有意用穷的方式养育,怎么都能体现出经济水平来,而不管什么样的校服,只要料子和做工处在一个合适的标准下,价格都可以一样低廉 。也会有人说,男女一样的校服避免了过早突出两性差异,避免早恋 。这更是放屁,首先早恋就是年长者的一种专制,对异性的好感和感情的萌动是自然规律,早不早不是人说了算的,其次这是拿孩子都当傻子呢,男女还分不出来吗,穿上马甲就认不出来了,不可能嘛,而且穿过夏季校服的男生都干过隔着T恤观察女生胸罩的事吧 。
之所以没有学校用民国式校服,却继续运动服款式,原因不过这么几个:
一个是在我们的ideology捆绑下,服装是有道德含义、社会含义、政治含义的,而教育除了是在传递文化也是在进行政治教化 。如此,哪个学校敢穿民国校服,你这是想干嘛?
另一个是,校服滋生出了一块灰色地带,生产者和学校在这里都有巨大利益 。有钱赚就行了,管它好看不好看,何况这种款式简单的服装做起来成本最低 。
再有,我们的学校以公立为主,公立学校本质上负责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育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考核的是升学率是安全性,不会点评校服的审美,那学校干嘛还要把心思花在这上呢,简单设计一下就行了 。
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一些独特校服,基本都是私立学校的 。

文章插图
第一 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不太实用,民国时期女生的服装是裙子,虽然好看,但是对现在学生来说不太实用,现在的孩子要考体育,穿个裙子怎么上体育课?没办法做更多体育运动,平时不练习,怎么参加体育考试?
第二 个原因现在的孩子懂事比较早,女生如果穿裙子,仙气飘飘的,未免不会让很多孩子早恋,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对感情有那么一丝期待了;
第三 现在好多女生来月经都比较早,如果校服是裙子,来月经的时候会不方便,孩子会害羞的 。
第四 民国时期的校服,用料都有讲究,做一套校服成本很高,到时候这些钱还不是要父母出,而且校服又是消耗品,所以不适合现在的青年学生穿 。
第五 每一种服装的设计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在的孩子的校服也是是最适合现在学生的 。
推荐阅读
- 蛋清去黑头,鸡蛋清能除黑头吗
- 青灯古佛不问红尘往事,青灯古佛却因浊酒恋红尘
- 炸鸡面糊都掉了怎么回事,炸鸡翅为什么外面糊了里面熟不了
- 基金估值过高是不是可以卖掉
- 为什么蒸的包子像死面
- 心情不好的说说
- 鬓边不是海棠红是什么意思 这部电视剧你看过吗
- 充电器不拔会着火吗
- 佳能是哪个国家的品牌:为什么佳能不行了?
- 错版古钱币值钱吗 错版古币值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