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根据水的性质不同,鱼可以分淡水鱼和海水鱼 。
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盐都是有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两者体内都有盐,只是浓度不同 。
一般来说,淡水盐浓度小于0.05%,而海水是3%左右 。淡水鱼体液浓度>淡水,而海水鱼体液浓度<海水 。

文章插图
选淡水还是选海水?大多数鱼类会根据自身的耐盐性,选择其中一种而生活 。
如果将海水鱼被扔到淡水中,会发生什么?
大部分海水鱼会细胞膨胀,甚至爆破死亡,但不是马上死亡,会有一个过程 。

文章插图
渗透原理
和所有的细胞一样,鱼的细胞也具有半透膜,是具有生物选择性的 。允许一些小分子和离子进出,而一些大分子是无法通过半透膜的孔隙 。
通过半透膜,低浓度溶液中的水会向高浓度溶液扩散,这就叫做渗透 。
可以简单做个试验:左边是100ml水+15g糖,右边是100ml水+45g糖,在中间隔着半透膜,一定时间后,就会发现,右边溶液的会比之前多 。
这是因为半透膜的孔隙太小,糖分子无法通过,但水分子通过绰绰有余,左右两边浓度不同,低浓度溶液渗透压比较高,将水分子不断扩散到高浓度溶液中,直到达到平衡 。

文章插图
对于海水鱼来说也是一样的,生活在海水中,体液浓度自然比淡水高 。
若放入淡水,淡水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鱼的体内,不断吸收,细胞不断膨胀,最终导致死亡 。
但总有意外,有的鱼对于盐度变化并不是很敏感,被称为广盐性鱼类 。
大自然中,有很多生活在海洋,但繁殖是在淡水里的鱼类,比如中华鲟和大麻哈鱼,它们的这种行为,也被称为溯河洄游 。

文章插图
为什么鱼能同时适应海水和淡水?
这和它们体内的盐分调节有关 。
先来看看淡水鱼 。
淡水鱼体内的盐分比周围的水要高,所以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体内 。如果不进行调节,鱼会越来越大膨胀而死,所以淡水鱼需要“排水吸盐” 。
首先,肾脏会产生大量尿液,排出体外,但是尿液中含有一定的盐分,排尿的同时会失去一部分盐;
【海水鱼放在淡水中会怎样,把海水鱼扔到淡水里,结果会怎样呢】其次,作为补偿,鱼会利用鳃中特殊的细胞,从水中吸收离子,直接输送到血液中 。

文章插图
相比之下,海洋鱼面临着“腌制”的风险 。
海水鱼血液中的盐分含量低于海水,因此很容易失去水分,并在体内积累大量盐分 。
为了弥补失水,它们需要不断喝海水,海水中大量盐分,通过鳃特定细胞,将盐直接排出体外,来达到平衡,也就是“排盐吸水” 。

文章插图
然而,有的鱼能在两者之间自由切换,是长期以来驯化适应的结果 。
就以鲑鱼为例,这是一种典型的溯河洄游鱼类,在淡水中产卵,之后回到海洋中生长 。
在回到海洋之前,它的身体会发生三个显著变化:
首先,必须开始喝大量的水;
其次,肾脏必须明显减少尿量;
第三,鳃中的特殊细胞功能反转,也就是说变成将钠泵出,而不是吸收 。
通过这些变化,慢慢适应新的环境 。

文章插图
最后
海洋中,有的鲨鱼很特殊,它不会像硬骨鱼一样在海水中失水,它们的身体以不同的方式和海洋保持平衡 。
鲨鱼能将氨转化为尿素,并将其保留在血液中,导致体液浓度略高于海水 。意味着水分子会不断进入鲨鱼体内,鲨鱼不需要喝海水,而是通过排尿保持水的平衡,体内过量的盐分会通过直肠腺排出 。
除了鲨鱼,罗非鱼也是一种强大的鱼类 。
不仅可以在淡水中生活,在海水中也能养殖,生命力极其顽强 。
总的来说,鱼对于水的适应,是长期以来对环境做出的调整 。
海洋作为地球生命的摇篮,生物资源丰富多样,鱼类更是种类繁多 。现在发现的海洋鱼类大约有一万多种 。我们根据海洋鱼类的生存区域和生活习性进行分析,推测海水鱼放在淡水中会怎样?
根据海洋鱼类的生存区域,海洋鱼可分为浅水和深水鱼 。

文章插图
浅水鱼生活和栖息在200米以上的水域或岩石缝隙之中,它们生活的海域是阳光能照到的地方,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相对深海这里氧气充足,水温适宜,水压小,光照充足,大部分浅水鱼类的体态结构与淡水鱼相似 。

文章插图
深水鱼是那些生活和栖息在200米以下海域的鱼类 。这些深水鱼有的能根据生存环境的需要游走于深海和浅海之间,它们的体态结构与浅水鱼相比无太大差异 。

文章插图
深海鱼也有的生活在几千米以下的超深海,它们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生理机能发生很大变化:骨骼变得非常薄,易弯曲;肌肉组织特别柔韧,纤维组织细密;鱼皮变成一层非常薄的层膜,使体内的生理组织充满水分,保持体内外压力平衡,以适应深海高水压的生存环境 。这些鱼类因具有特殊的体态结构,离开高压的深海环境会难以存活 。
根据海洋鱼类生存环境分析,前两种鱼类具备在淡水存活的可能性 。我们继续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对这两种鱼进行分析 。
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有的鱼类因产卵、索饵、越冬等需要具有洄游的习性 。

文章插图
根据海洋鱼类的生态环境,鱼类洄游分为海洋鱼类洄游、溯河性鱼类洄游 。溯河性鱼类洄游是生活在海中溯游到河流中产卵的鱼类,如大马哈鱼等 。这种鱼类对海水盐度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 。

文章插图
海洋性洄游鱼类是因索饵、越冬需要只在海洋内部洄游的鱼类 。这种鱼类大都对盐度的要求很高,如果改变盐度,它们会难以存活 。
结论:根据以上的分析和判断,如果把海水鱼放入淡水中,那些进行溯河性洄游的浅水鱼类和深海鱼类(游走于浅水和深水之间的深海鱼类)能存活的可能性很大 。
海水和淡水的盐度变化很大,渗透压有差异,生活在海水中的鱼会通过吞水和排盐来调节体内平衡,而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会通过排水来调节体内平衡 。海洋鱼类在进行溯河洄游时,会在河口停留一段时间,等适应了这种生理机能的转变后,才开始它们的淡水生活 。(它们在淡水中并不是能长期定居下来,而是在淡水中停止摄食,靠消耗体内储存能量,经过几个月的跋涉到达条件适宜河段,产卵后死亡 。)
后记:鱼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是长期的自然环境下经过变异、适应,优胜劣汰而来的 。如果环境突然改变,不适应的被淘汰,少数能适应的就存活下来,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繁衍成为新物种,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

文章插图
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毕竟有限,有很多的资源等待人类去探索 。希望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爱护海洋 。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发现,不断改变我们现在的认知 。
推荐阅读
- 车内鱼腥味怎么快速去除,车子里面有鱼腥味怎么去除掉
- 鱼缸里的鱼无缘无故消失了,鱼缸里的小鱼莫名的就失踪了
- 十米深水怎么钓鱼
- 冬季藕塘钓鱼方法 水情不同钓法也不相同
- 鲜鱿鱼和鲜竹笋可以一起煮来吃吗
- 苏菲是什么,苏菲养的三条金鱼叫什么
- 鲳鱼怎么去内脏
- 鱼缸养水需要放什么东西
- 酱油醋鱼怎么做 制作酱油醋鱼的方法
- 金色的鱼钩缩写400字 金色的鱼钩缩写4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