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我们先了解两个熟知的小故事 。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意思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第一个故事,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 。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 。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 。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 。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吕不韦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人建议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 。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写书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 。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 。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每一个字都如同黄金一般值钱,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不可多得 。
第二个故事大家更是熟悉,贾岛是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唐朝时候一个著名的诗人 。他做诗很肯下功夫 。他的诗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是经过仔细琢磨的 。有一年秋天,贾岛到京城长安去赶考,他看到长安城街上,到处都是被风吹下来的落叶,就做了一句诗:“落叶满长安” 。他想再做一句诗,可一时又想不出好的句子来 。越是想不出他就越要想,想着想着,不觉走到了渭河边上 。他看到一阵秋风把渭河的水吹起了许多波纹,就把这一句诗想出来了:“秋风吹渭水” 。
又有一次,贾岛做了一首诗,诗里面有这么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写好以后,他觉得第二句里面的“推”字,念起来不够味儿,想改成“敲”字 。可是,他又想了想,觉得用“推”字也还可以,不一定要改成“敲”字 。这么着,他一会儿觉得用
“推”字好,一会儿觉得用“敲”字好,始终决定不下来 。他白天黑夜都在想着这两句
诗,甚至走路的时候,也一边走,一边做着推门和敲门的手势,仔细琢磨到底用哪一个字更好些 。有一天,贾岛走在大街上,正在一推一敲地比划着,不知不觉撞着了一个迎面而来的大官 。这个大官就是有名的文学家韩愈 。韩愈问明了原因,想了一阵,对贾岛说:“在这句诗里用‘敲’字比用‘推’字好 。”贾岛得到了韩愈的指点,心里很高兴,便决定把自己的那句诗改成“僧敲月下门”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称赞贾岛是个肯下苦功夫的人,并且还根据这段故事造了一个词,叫做“推敲”,用来表示反复思考斟酌的意思 。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这就告诉我们,书中的文字只是媒介,作者的意思蕴含在文字里面 。读书不仅仅是记住那些文字和文章,就算达到目的了 。要尽量领悟文字和文章中蕴涵的所有知识、信息和种种意境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读书就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而要用心、细心、专心,将书“掰开”了去读,“揉碎”了去想,体会书中一字一句的精义所在 。这样读书所得到的收获,肯定“含金量”很高 。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就是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 。而应该用心读书 。清代读书达人曾国藩就有很好的读书方法值得借鉴,他说:“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曾国藩在告诫子侄读书时曾说:“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 。”由此可见,读书的态度对于读书的重要性!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讲的是读书需要用心读书,不可囫囵吞枣 。
那么怎么能做到“用意”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要点 。
第一,以慢为快 。遇到不懂的或者是书中的核心观点,应该要停下来,反复琢磨,真正搞懂他是什么 。建议可以用5w的思考法,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追问,及全面的了解 。
5W思考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哪里用?适合什么人用?谁去用?
核心的知识要点,搞懂了之后,其余的部分阅读,自然就能水到渠成,阅读效率就能提升 。

文章插图
第二,能联系实际,或者个人以往的经验,做到举一反三 。即是根据文中的论据,去寻找论点 。
比如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那我们从以往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还有当时的心态及反应是怎么样的?其他人,比如名人,是否有提到或实践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案例 。
第三,反思与总结,用自己的话,把学到的知识,说出来或者写出来 。这样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加强对知识的记忆 。读完之后,能自己说出来,起码对知识真正了解了一半 。

文章插图
第四,实践,也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我觉得这个是用意的核心目的 。学了能用起来,才是真正了解了书中之意 。
比方说看了一本工具书,你不去动手去操作,也只是知道而已,等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不会做 。
除了个人去实践,还有一个方法,是以教为学,也即是,你学到了之后,去教别人怎么用,这个方法能够很好的进行一个知识的升华,以及进一步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跟记忆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玉米须如何降血糖,玉米须桑叶茶真的能降血糖吗
- 读书节的主题
- 人生得意须尽欢什么意思,如何看待人生得意须尽欢这句话对不对
- 房子户主还在妻子去世须要过户吗
- 投标授权人是否必须是本公司人
- 有花堪折直须折,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对联
- 孩子户口随母亲必须跟母亲姓吗
- 关于读书刻苦的古言
- 办理银行个人贷款条件有哪些
- 为什么北极熊必须冬天才能捕猎,雌性北极熊为什么躲避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