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就是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完成主网 。大功率的火箭已经研究成功 。量子卫星也发射了量子通信,也正在筹划 。
登月、火星探测、国际空间站这一系列的名词出现在眼前,看似并不相关,而实则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航天,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巅峰 。事实上,不论是古代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许多神话故事,尽管文化存在差异,却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具有飞天的能力,在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下,飞向蓝天已然不是梦想,飞向太空同样也不是问题,1961年的4月12日,苏联飞行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了首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
可以说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在二战之后便已然兴起了,在二战后期德国制造出的V型系列导弹对于航天的发展可以说奠定了基础,要知道,想要飞向太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地球引力,需要有庞大的推进力来克服地心引力从而飞向天空,而在那时导弹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可能,想必都知道,导弹的体积如此小,发动机却可以让其高速飞行,可见当时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已经足以满足太空旅行的要求,因而才有了现今这样的壮举 。
目前,具有太空探索能力的国家有很多,中国作为新兴起的航天大国也位列其中,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并且还为此确立了航天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首先是发射载人飞船,具备空地往返的能力,其次便是掌握相应的空间活动技术,如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并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可以说前两步都在为最后的一步进行铺垫,便是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可以说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在载人航天的发展上中国已经迈向了第三步并在为之进行奋斗 。
现今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发展已然走向了世界前列,要知道,在空间技术的发展上过去只有美俄掌握,这两个国家是最先掌握轨道空间技术的国家,而中国则成为了第三个掌握了此项技术的国家,根据航天“三步走”战略,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而现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便是由美俄为首的多个国家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国际空间站已经濒临退役,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所建造的空间站将会是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了,可见中国所取得成就有多么大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013年1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运-20之前,中国运输机的主力机型是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的20多架伊留申76,在训练演习及抢险救灾中高强度使用 。此前在地震等情况下,中国空军为了弥补空中运输力量的不足,曾经向民航甚至物流公司借用飞机运输货物 。因此,运-20对提升中国空军的后勤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

文章插图
在军事用途上,运-20最大载重能力达到66吨,可以载运主战坦克等重装备,最大飞行距离亦增至7800公里(40吨载重) 。新运输机不仅能承揽中国国内急难运输,还可以进行亚洲地区的战略、救援物资投送 。另外,运-20的电子设备相较伊尔-76也有了较大改进 。但在战术运用上,例如野战条件下降落,燃油经济性等,运-20仍与美国的主流运输机还有差距,未来的进步仰赖配备有更强劲的引擎和进一步强化的起落架等的改进型号 。

文章插图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有多高?】2016年11月1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首次公开亮相并参加中国珠海国际航展 。歼-20采用全动鸭翼及垂尾和DSI进气道,拥有多种低可侦测性设计:大致呈五边形的机头及机身横截面、切尖外倾斜双垂尾、带锯齿边空中受油管收纳舱、弹舱及起落架舱舱门、镀膜整体座舱盖[49]、隐形特种涂料]等,此皆隐形战机主要特征 。歼-20验证机复合材料用量达27%,原型机钛用量达20%、复合材料用量达29%,相比中国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歼-11B分别仅为15%和9%的水平有较大提高 。此外,歼-20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液态感温技术、气动伺服控制技术取代铂电阻感温技术、电机作动技术,并采用部件原位检测技术 。

文章插图
同时是中国首型装备整体座舱盖的战机 。该整体座舱透明件研制重大攻关于2010年开始,研制团队提出“渐次悬拉+真空辅助”工艺实现整体座舱透明件成形、镶嵌式过渡边缘连接、柔性吸附定位高精度孔位加工以及复杂曲面均匀膜系镀制等系列技术,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研制该类透明件技术能力的国家 。

文章插图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飞圆满成功,意味着我国具备了研制一款现代干线飞机的核心能力 。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性突破 。商飞C919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一款168-190座级窄体干线客机,专为短程到中程的航线设计,属于单通道150座级,标配168个座位,最多可容纳190个座位,学名为“中短程双发动机窄体民用运输机” 。与终止于1986年的运-10不同,C919是一种全新的市场化的民航客机 。本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自研的第一种大型干线客机 。制造大飞机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C919是中国国家经济战略的要角之一 。

文章插图
2018年10月20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圆满成功,这是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是我国航空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 。作为一款多用途飞机,蛟龙600将被应用于大型灭火,水上救援,物资投送等多种任务 。执行森林灭火任务时候,能在20秒内汲水12吨 。执行水面救援任务,一次可搭载50名遇险人员 。

文章插图
制造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表示会将推动蛟龙600外销,而一些岛屿国家例如新西兰和马来西亚表达了购买的意愿 。
推荐阅读
- 宝宝吃的肉泥怎么做 怎么做宝宝吃的肉泥
- 什么是阴沉木,乌木跟阴沉木的区别
- 雨在什么唱歌于是什么
- 想问问一护为什么没和露琪亚在一起
- 4g卡放在5g手机会卡吗 使用的时候会卡
- 山东临清在哪里
- 杭州在职研究生
- 一分钟内拼出四种图形的诀窍 七巧板可以拼几个长方形图片
- 电脑触摸板没反应 电脑触摸板没感应
- 上火能吃橙汁吗 能不能在上火的时候吃橙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