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多少关于安徽城市、乡镇、乡村的地名由来、传说?
谢请,我来简单罗列一下安徽16个地市县的由来:
首先看一下几张安徽的地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安徽的地理和地貌比较丰富,从地质上安徽被淮河和长江分割成为三个自然区位 。皖北是大面积平原,皖中是平原和山脉组成的丘陵地带,皖南是高山峻岭的山区 。安徽的地名和和留来很多是根据地理区位而得名的,下面我们罗列一下:
安徽各地地名的由来
安徽
安徽简称皖 。在我国东南,长江下游 。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以巡抚驻所安庆府(今安庆市)和所辖徽州府(今歙县)首字命名 。清置安徽省 。简称皖,本是安庆府的别称,系春秋时皖国和两汉皖县故址而得名 。
合肥市
合肥市:在安徽省中部 。汉置合肥县 。应劭曰:夏水出城文东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 。郦道元云:按水派别无合注之理,“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据《通鉴地理通释》:淮水与肥水合,故曰合肥 。案《尔雅》:“归异出同为肥 。”谓所出同所归异也,肥水出县西南,紫蓬山、施水在县东,夏肥水亦名西肥河,在风台县西北 。1949年设市 。
长丰县:在合肥市北 。1964年置长丰县,因此县大部分原系寿县东部地区,历史上曾是寿县的长 丰乡,故名 。
肥东县:在合肥市东部 。1949年以原合肥县东部地区置肥东县 。因在合肥之东,故名 。
肥西县:在合肥市西南 。1948年析合肥县地置肥西县,因位于合肥之西而得名 。
庐江县:在合肥市南 。隋置庐江县 。据《读史方舆纪要》:“庐江盖因旧郡而名 。”
巢湖市:在合肥市东南 。唐置巢县 。因古巢国为名 。1983年改为巢湖市,因巢湖得名 。
淮南市
淮南市:在安徽省中北部 。1951年设淮南市 。因在淮河南岸,故名 。
凤台县:在安徽西北部,清雍正11年(1733年)设县 。据《凤台县志》:“以县北之凤凰山,名县曰风台 。”据《清一统志》:凤凰台“在寿州城南门之左,相传尝有凤凰至,因名”
寿县:在合肥市西北 。战国时为寿春邑,秦置寿春县 。晋武帝时以避郑后讳改为寿阳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寿州 。1912年改寿县 。一说据《新唐书》:“郑、汴,陈、蔡、颖为寿星分” 。因系寿星分野,故曰寿县 。一说到“长寿”意命名 。
淮北市
淮北市:在安徽北部,1971年改濉溪市为淮北市 。因地处淮河北,与淮南相对,故名 。
濉溪县:在安徽北部 。1950年置濉溪县,以濉溪而得名 。
芜湖市
芜湖市、县:在合肥东南 。汉初置芜湖县 。1949年设芜湖市 。据《太平寰宇记》:芜湖:“在芜湖侧,以其地卑,蓄水泞深,而生芜藻,故曰芜湖,因此名县 。”
南陵县:在安徽东南 。晋置南陵戍,南朝梁置南陵县 。南陵,本汉县名,在关中,属京兆尹 。东晋侨置于江南 。隋统一后,沿用侨置县名 。
繁昌县:在合肥东南 。东晋侨置繁昌县于此 。县因繁阳亭而得名 。
无为县:在合肥市东南 。宋淳化初年建无为军,熙宁三年(1070年) 置无为县 。据《太平寰宇记》:“无为军本庐州巢县之无为镇,曹操征孙权,筑城于此 。攻吴无功,因号无为” 。
铜陵市
铜陵市、县:在安徽中南部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置铜陵县 。因铜官山为名 。1956年设铜官山市,1958年改铜陵市 。说因县境有山产铜,故名铜陵 。
枞阳县:在合肥市南,地处长江北岸 。汉置枞阳县 。因古枞阳镇为名 。
蚌埠市
蚌埠市:在合肥北 。1947年设蚌埠市 。据李诚《安徽省各县市名称考释》:“《尚书·禹贡》„淮夷蠙珠?蠙系蚌的别名,此蚌出珠,淮夷贡之 。相传古时曾采蚌取珠于蚌埠 。船舶聚集之处曰埠头,亦曰步头,蚌埠旧属凤阳县,称蚌埠集,亦曰蚌步集 。”市因蚌埠集而得名 。
怀远县:在合肥市北 。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 。据《名胜志》:宋置怀远军,取宋理宗赵昀“荆山为城,义在怀远”一语为军名 。元置县 。
固镇县:在安徽省北部 。北魏太和中置固镇 。金称西固镇 。1964年设县 。以县治所在地固镇为名 。
五河县:在安徽省东北边缘 。宋置县 。以淮、浍、漴、潼、沱五河在此汇流而得名 。
马鞍山市
马鞍山市:在安徽省东缘 。1956年设市,因西侧沿江有马鞍山,故名 。
当涂县:在安徽省东部,长江南岸 。本汉县,属九江郡,故城在今蚌埠市西郊涂山 。据《元和郡县志》:“以涂山为邑,故以名焉 。”晋成帝时,以江北当涂流民纷纷渡江南下,乃于江南侨立当涂县 。隋移今治,沿用侨置县名 。
【安徽各县名的由来 滁州的由来】含山县:在安徽省合肥市东 。唐武德六年置含山县 。据《清一统志》:含山“在含山县西三十,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食 。唐因以名县 。”
和县:在安徽省东部,长江西岸 。北齐天保六年(555年)置和州,明置和县 。据《舆地纪》:“北齐图霸功,拥正阳侯渊明以归,王僧辩来迎,会于兹地,二国协和,故更名为和州” 。
黄山市
黄山市:在合肥市东南 。唐天宝年间设太平县 。1983年改黄山市,因在黄山之北,故名 。1987年屯溪市并入,市府迁驻屯溪 。据《方舆胜览》:黄山“在太平县南三十里 。旧经:黄帝栖真之地 。”
休宁县:在合肥市南 。东汉末置休阳县 。晋改海宁县 。隋改休宁县 。休宁,乃合休阳、海宁为名 。
歙县:在合肥市东南 。秦置歙县 。据《旧唐书·地理志》:“县南有歙浦,因为名 。”《新安志》:“或曰歙者翕也,谓山水翕聚也” 。因境内高山环抱,峰峦起伏,河流纵横,萦回曲折,故以为名 。
祁门县:在合肥市南 。唐永泰二年(766年)置祁门县 。据《续文献通考》:唐永泰初,方清伪置阊门县,后因其垒置县,以其县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乃合名祁门 。”
黟县:在安徽省合肥市东南 。秦置黟县 。据《水经注》:“浙江又北历黟山 。县居山之阳,故县氏之 。”据《清史稿》:“县以黟山名,即今黄山也 。”
安庆市
安庆市:在安徽省西南部 。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置安庆军 。庆元元年(1195年)置安庆府 。1949年设安庆市 。因安庆军为名 。
桐城市:在合肥市南 。春秋时为桐国 。唐置桐城县 。据《太干寰宇记》:桐城县“取桐乡为名 。”1996年设市 。
宿松县:在安徽省西南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宿松县 。据《太平寰宇记》:宿松县“本汉皖县地,元始中为松兹县,属庐江 。晋武平吴,以荆州有松兹县,逐改为宿松县 。”一说“宿,旧也;谓系旧日的松兹 。”
太湖县:在合肥市西南 。南朝宋置太湖左县 。齐改太湖县 。据《太平寰宇记》:太湖县在“龙山太湖水之侧,因为县名 。”
怀宁县:在合肥市南,长江北岸 。晋置怀宁县 。据《资治通鉴》注:“盖以怀宁蛮左名也” 。另据《名胜志》:“晋安帝以永嘉荒乱之后立县,以怀宁兹土也 。”
岳西县:在合肥市西南 。因县在潜岳之西,故名 。
望江县:在安徽省西南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望江县 。因县临长江,故名 。
潜山县:在合肥市西南 。元至治三年(1323年)置潜山县 。因潜山在县西北,故名 。
宿州市
宿州市:在安徽省北部 。唐置宿州 。据《史记》:“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于宿 。”据《元和郡县志》:宿州“取古宿国为名” 。1979年设市 。
宿县(埇桥区):在安徽省北部 。1912年设县 。因宿州得名 。州因古国为名 。
萧县:在合肥市北 。春秋时为萧国地 。秦置萧县 。以古萧国为名 。
泗县:在安徽省东北部 。北周设泗州 。因洒水得名 。1912年改泗县 。
砀山县:在安徽省北端 。秦置砀县,隋置砀山县 。据《水经注》:“应劭曰,县有砀山,山在东,出文石 。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也 。”
灵壁县:在安徽省合肥市北 。宋元祐元二年(938年)以零璧镇置零壁县 。据《名胜志》:“以县产磐石,珍之如壁,故名 。”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为灵壁县 。
滁州市
滁州市:在安徽省东部 。隋开皇初置滁州 。因滁水为名 。1912年改县,1989年设市 。
明光市:在安徽省东北部 。1932年置嘉山县 。以境内有嘉山,故名 。1994年改设明光市,寓意吉祥 。
来安县:在安徽省东北 。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改来安县.据《太平寰宇记》:“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岑山,东流至来安村为名 。”
定远县:在合肥市东北 。南朝梁置定远县 。据《太平寰宇记》:“梁天监三年,土人祭丰据东城,自魏归 。武帝嘉之,改曰丰城,立为定远郡,又改为广安郡定远县 。”县之得名以此 。
天长市:在安徽省东北缘 。唐天宝七年(748年)置天长县 。据《太平寰宇记》:“唐玄宗开元中以诞辰为长秋节,逐改为天长县 。”《舆地纪胜》:“按《会稽志》云,玄宗初以诞节为千秋节,后改天长地久节 。”天长县以天长节为名 。1993年设市 。
全椒县:地处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南部 。全椒县古名椒邑,西汉始称全椒,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 。
凤阳县:地处淮河中游南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 。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 。自洪武七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今凤阳县境内为凤阳府治和凤阳、临淮二县地 。1992年底,滁州市(地级)成立,凤阳县改属安徽省滁州市 。
宣城市
宣州市(宣州区):在合肥市东南 。晋置宣城郡 。隋置宣城县,为宣州治 。1987年改为宣州市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 。
广德县:在合肥市东南 。东汉中平二年(185年)置广德县 。据《旧唐书·地理志》:“至德二年九月,(绥安县)改为广德,以县界广德故城为名” 。
宁国县:在合肥市东南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置宁国县 。取安宁定国之意 。
郎溪县:在合肥市东南 。1914年置郎溪县 。据《桐川志》:“建平县前有郎溪,以居民郎姓得名 。其地为郎埠镇 。”“郎埠”,又作“郎步” 。
泾县:在合肥市东南 。汉置泾县 。据《后汉书·明帝纪》:泾县“有泾水,出芜湖,因水立名 。”
旌德县:在合肥市东南 。唐永泰中置旌德县 。据《元和郡县志》:旌德县“本太平之地,以县界阔远,永泰初„土贼?王方据险作叛,诏讨平之,奏分太平置旌德县” 。据《太平寰宇记》:“冀其邑人从此被化,故以旌德为县名 。”
绩溪县:在合肥市东南 。唐大历元年(766年)置绩溪县 。据《元和郡县志》:“此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因以为名 。”
贵池市
贵池市(贵池区):在合肥市南,长江南岸,五代置贵池县 。贵池水在县西而得名 。1988年设市 。2000年改为贵池区 。
东至县:在合肥市西南 。地处长江南岸 。1959年由东流、至德二县合并,取二县首字为名 。
石台县:在合肥市南 。梁大同二年置石棣县 。据《元和郡县志》:“石埭在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有两横石壅江,有如埭焉,因为名” 。据《太平寰宇记》:“因贵池原有两小石埭堰溪水,遂以为名 。”
青阳县:在安徽省东南部 。唐置青阳县 。据《元和郡县志》:“以在青山之阳为名” 。
六安市
六安市:在安徽省西部,奉置六县 。西汉置六安国,东汉置六安县 。以古六国为名 。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历史悠久 。因舜封陶于皋,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 。1979年设市 。
霍山县:在合肥市西南 。南朝梁置霍州,又置岳安县 。隋改岳安县为霍山县 。按《安徽通志》:霍山在“霍山县西北五里,县以此名” 。按,霍山“在县西北”误 。据《读史方舆纪要》:霍山在“县南五里,本名天柱山,亦曰南岳山,又名衡山 。”
霍邱县:在安徽省西部 。南朝梁置霍邱戌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霍邱县 。据《读史方舆纪要》:“志云:周成王时,霍叔迁于此,县因以名 。”
舒城县:在合肥市西南 。春秋时为群舒地,汉置龙舒县 。唐改舒城县,据《旧唐书·地理志》:“取古龙舒县为名 。”
金寨县:在合肥市西 。1949年设金寨县,以县治金家寨为名 。
阜阳市
阜阳市:在安徽省西北部 。清置阜阳县 。1975年设市 。小山为阜,县在山南,故曰阜阳 。
界首市:在安徽省西北部 。1948年设界首市 。1953年撤,并置界首县 。因西与河南省交界,而安徽省自此始,所以名界首 。县因界首集而得名 。1989年设市 。
临泉县:在安徽省西北 。1935年设临泉县 。以临颍河支流泉河之上,故名 。
颍上县:在安徽省西北 。隋大业二年(606年)设颖上县 。据《太平寰宇记》:“以地枕颖水上游为名 。”
阜南县:在安徽省西部 。1950年由阜阳县南部地区析置阜南县,因在阜阳之南,故名 。
太和县:在安徽省西北 。金章宗泰和年间改陈留县为泰和县,以年号命名 。元改为太和县
亳州市
亳州市:在安徽省西北 。后周置毫州 。据《续通典》,“遥取古南毫之名以名州” 。1912年改县 。据《后汉书》:“簿,汤所都” 。杜豫曰:“蒙城西北有簿城,中有汤彖” 。以古簿地而得名 。“簿”与“亳”同音 。1986年设市 。
利辛县:在安徽省西北部 。1964年置利辛县 。因县治在利辛集,故名 。
涡阳县:在安徽省北部 。北魏置涡阳县 。据《水经注》:涡水“又东南迳涡阳城北” 。可见涡阳在设县之初即在涡水之南 。应名涡阴,取名“涡阳”名实不符 。
蒙城县:在安徽省北部 。唐天宝元年年)置蒙城县 。据《太平寰宇记》:“南蒙城、北蒙城并在县北八十里,相去四十步,皆自后魏孝文太和七年为之” 。唐因以名县 。
以上是简单的地名由来,详细的地名大家也可以说说特别的;
喜欢更多地理地图相关内容请关注头条号:地图观 。
今天这一答题,无关乎垂直,无关乎热点,仅仅诉说自己的老家!
说一说我的老家“仙坊”吧,虽然物是人非,但是记忆犹存 。尤其是“仙坊”这个地名 。
仙坊,原名“仙酒坊” 。《南陵县志》中记载:“唐李白曾来此凿井沽酒,明末建庙,名为仙酒坊庵 。其庙虽毁,但古井尚存 。乡名仙坊,以志纪念 。”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这里是因为李白来此饮酒,所以名为仙坊,原来的确是有考究的 。虽然,我从没有见过那口井,但是还是对它从满的幻想 。

文章插图
当然,安徽省芜湖市还有一个地方叫做:许镇 。可以算的是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比较大的集镇了 。
相传东塘乡许家老村,有许姓富商,见此地水陆交通具便,在此落户开店 。此后摊贩小商逐渐增多,形成小商埠,故名许村埠,现在就称为“许镇”

文章插图
安徽的老乡,都来点个赞吧!
推荐阅读
- 四季的雨水各有什么特点
- 神州跟戴尔的质量哪个好
- 免费领取各版本激活代码 word永久激活密钥大全
- 英语六级及格线有新变化,各位小伙伴一定要抓紧复习
- 贺卡怎么做,红包贺卡怎么做
- 奇门为哪八门各代表什么意思
- 超港总部在什么地方
- 各种经典湘菜家常制作方法介绍 湘菜家常做法
- 详细介绍各类型的计算机 pc机是什么意思
- 英雄联盟潘森皮肤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