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属绿茶类 , 产自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之中的洞庭山 。始于明朝 , 扬名于乾隆时期 , 在清朝被列为贡茶 ,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因为原产地保护 , 也称之为“洞庭碧螺春” 。龚自珍曾称赞说:“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历史名茶是否名副其实 。

文章插图
碧螺春
名称由来
碧螺春始于何时 , 名称由来 , 说法颇多 。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 , 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 , 又叫吓煞人香 。据《太湖备考》记载 , 相传古时有个人叫朱正元 , 在东山碧螺峰的石壁里采了几株野茶 , 发现香气惊人 , 就取名叫“吓煞人” 。民间传说 , 有一年碧螺峰的野茶产量特多 , 竹筐装不下 , 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 , 不料茶叶沾上了热气 , 透出阵阵清香 , 采茶姑娘惊呼道:“吓煞人香!”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 , 意思是香气浓郁得使人惊奇 。于是 , 众口争传 , “吓煞人香”便成了茶名 。
在《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有一段关于“吓煞人”改名“碧螺春”的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 , 产野茶数株 , 土人称曰:吓煞人香 。康熙己卯车驾幸太湖(康熙皇帝到达太湖) , 抚臣宋(荦)购此茶以进(大臣宋荤买了这种吓煞人香的野茶进献给康熙皇帝) , 圣祖以其名不雅驯(康熙皇帝认为它的名称不雅致) , 题之曰:碧螺春(改名为碧螺春) 。自是地方有司 , 岁必采办进奉矣 。”过后 , 还有一诗赞云:“从来隽物有嘉名 , 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 , 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 , 喜得忬(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 , 还须早摘趁春分 。”白话文来说就是一次康熙帝下江南 , 品尝此茶后大加赞赏 , 但觉得其名“吓煞人香”不雅 , 便根据其茶色碧绿、形曲似螺、采于早春 , 赐名“碧螺春” 。

文章插图
碧螺春产区
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 , 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 , 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 。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 , 帝以其名不雅驯 , 题之曰“碧螺春” 。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 。后人评曰 , 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 , 卷曲似螺 , 春时采制 , 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 , 钦赐其美名 。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 , 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
现在人们对碧螺春的名字又有了新解释 , 说碧是状其颜色 , 好似碧玉;螺是指其形状卷曲如螺蛳;春是因采摘在早春;所以合称为碧螺春 。
产地环境

文章插图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 , 洞庭分东、西两山 , 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 , 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 。两山气候温和 , 年平均气温15.5~16.5°C , 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 , 太湖水面 , 水气升腾 , 雾气悠悠 , 空气湿润 , 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 。加之质地疏松 , 极宜于茶树生长 。

文章插图
东洞庭山茶果间作茶园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 。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 , 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 , 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 , 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 , 蔽覆霜雪 , 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枝桠相连 , 根脉相通 , 茶吸果香 , 花窨茶味 , 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 , 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 , 亦足以蔽覆霜雪 , 掩映秋阳 。”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 , 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 , 品质优异 。
采制工艺
采摘时间:早

文章插图
碧螺春茶树
鲜叶采摘时间为春分前后至谷雨 , 谷雨后采制的茶不得称为洞庭(山)碧螺春茶 。
采摘标准:嫩

文章插图
碧螺春采摘
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 。每批采下的鲜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 。
其中高档碧螺春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 , 要芽长于叶 , 芽叶长1.5~2.0cm , 百芽重3.3~3.5g , 每500g有芽头6万多个;
中档茶以一芽一叶为主 , 芽叶长2~3cm;
低档茶以-芽二叶为主 , 芽叶长3cm左右 。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 , 碧螺春茶鲜叶的采摘要求分批勤采 , 别除鱼叶、老叶、嫩果等杂物 , 采清、采净 。
工艺流程
碧螺春的加工工艺分为传统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两种 。
传统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拣剔—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干燥 。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拣剔—杀青—揉捻—初烘—做形—提毫—足干 。
下面把传统加工工艺给大家重点详述一下:
传统加工技术

文章插图
洞庭碧螺春手工炒制在60cm的平锅中进行 。
加工特点是“手不离锅 , 茶不离锅 , 揉中带炒 , 炒中带揉 , 连续操作 , 起锅即成”全程历时30~35 min 。
1. 鲜叶拣剔
采后鲜叶放在室内洁净的竹匾或竹席上 , 置于阴凉处 , 边拣剔边摊放 。

文章插图
拣剔
摊放厚度一般为3~5cm , 拣剔摊放时间为3~8 h完成 , 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通风凉爽 。
2、杀青

文章插图
杀青
在平锅中进行 。每锅投叶量500~600g , 锅温为190~220℃ 。
鲜叶下锅后 , 用手迅速旋转反复抛抖 , 抛闷结合 , 先抛后闷 , 多透少闷 。做到捞净、抖散、杀透、杀匀 。
同时 , 杀青锅温也要严格掌握 , 既要防止红梗红叶 , 又要防止烫焦 。
杀青时间3~4min , 达到叶质柔软 , 略有黏性 , 叶片暗绿 , 青气消失 , 茶香显露 , 失重约25%后转入揉捻 。
3、热揉成形

文章插图
揉捻
锅温降至65~75℃时 , 用双手或单手将叶沿锅壁盘旋转揉捻 , 使叶团在手掌和锅壁间滚动翻转 , 方向一致 , 不可倒转 。
开始时 , 揉3~4转抖散一次 , 以散发叶团内水汽 , 防止结团 , 以后逐渐增加旋转次数 , 减少抖散次数 , 基本形成卷曲紧结的条索 。
热揉的操作要点:
①保持小火加温 , 边揉边抖 。热揉因叶质柔软、果胶质黏性大 , 易揉紧成条 , 但容易闷黄、产生闷热气 , 故需边揉边解块 , 散发叶内水分 。
②先轻后重 , 用力均匀 。先轻揉4~5min , 如果开始用力太重 , 茶汁易粘在锅壁 , 结成锅巴 , 不仅影响品质、妨碍操作 , 又易碎芽尖 。后重揉6~8min,否则条索松、茸毛不显露 。
热揉全过程为10~15min,含水量降低到约45% 。
4、搓团显毫
搓团是卷曲形名优绿茶加工造型最关键的工序 。

文章插图
搓团显毫
锅温降至55~56℃ , 一锅揉坯分成几团 , 即将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 , 每团搓4~5转 , 搓好团后放在锅内定型 , 再搓第二团 , 第二团搓好后与第一团一道解块抖散 。
如此反复操作 , 边搓团 , 边解块 , 边干燥 。搓团方向一致 , 不能逆向 , 用力均匀 , 注意轻—重—轻的原则 。
锅温依次为低—高—低 , 搓团初期火温宜低 , 过高则水分散失多、干燥过快、条索易松;
中期茸毛初显时要适当提高温度 , 促使茸毛充分显露;
后期要降温 , 否则茸毛被烧、色泽泛黄 。
搓团显毫全过程需12~15min , 待茸毛显露、条索卷曲、含水量降低到20%~25% , 即可转入文火干燥 。
5、干燥

文章插图
干燥
锅温50~60℃ , 将搓团后的茶叶在锅中轻轻翻动 , 达到有触手感时 , 将茶叶均勾摊在洁净纸上 , 放锅中再烘一下 , 即可起锅 。
干燥历时5~6 min.当含水量降到6%~7%时出锅 。
品质特征
品牌等级
推荐的品牌有碧螺、三万昌等 。
目前碧螺春茶产品质量据《地理标志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GBT18957-2008)规定 , 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 。
品质独特——一嫩三鲜
“一嫩三鲜”是指碧螺春的芽叶细嫩、色鲜艳、香鲜浓、味鲜醇 。
“一嫩”是指碧螺春的芽叶特别细嫩 。每500克碧螺春茶含嫩芽5万个以上 , 芽大叶小 , 芽叶尚未展开 。

文章插图
碧螺春叶底
色鲜艳是指碧螺春不但色泽银绿隐翠、光彩夺目 , 而且茶汤碧绿毫多 , 有“毫混” , 鲜艳耀人 , 叶底嫩绿亮丽 。

文章插图
碧螺春茶汤实拍
香鲜浓是指碧螺春清淡的茶香中透着浓郁的花香 , 使人迷恋和陶醉 。
味鲜醇是指碧螺春的鲜爽茶味之中还有一种甜蜜的果味 , 令人回味无穷 。
品质辨别

文章插图
碧螺春好差辨别
冲泡方法

文章插图
上投法
为了能更加直观地欣赏绿茶在水中曼妙的姿态 , 推荐使用200ml的玻璃杯 。另外 , 准备热水壶 , 选取山泉水或矿泉水 , 3克茶叶7分满(茶水比1:50) , 如果是150ml杯子 , 则为2克茶 。
因为碧螺春为细嫩芽茶 , 所以用上投法 。先往杯中注入七分满的开水 , 待水温降至90℃ , 再投入3g茶叶 , 待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 。
第二泡开始 , 在茶汤剩1/2时就可加水 , 水温可以到100℃ 。
声名显赫
2011年 ,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20年7月27日 , 洞庭(山)碧螺春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
2020年3月 , “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
以上就是关于洞庭碧螺春的介绍 , 不知道你对碧螺春还了解什么 , 欢迎留言分享~
关注我学习更多茶叶知识 , 随时向我提问~
你好!碧螺春属于绿茶 。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 , 种茶、品茶历史悠久 , 产茶量极为丰富 。因疆土广袤 , 各地环境气候不同 , 茶的种类繁多 , 千差万别 。
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分为六大类 , 即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 。

文章插图
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属于绿茶 , 产于江苏省原吴县的太湖洞庭山碧螺峰 , 太湖水面 , 水气升腾 , 雾气悠悠 , 空气湿润 , 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 , 质地疏松 , 极宜于茶树生长 , 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 , 所以碧螺春茶叶具特殊的花朵香味 。
碧螺春历来以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甘津的绝妙滋味倾到众人 。

文章插图
据记载 , 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 , 有千余历史 。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条索紧结 , 蜷曲似螺 , 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 。“碧螺飞翠太湖美 , 新雨吟香云水闲”喝一杯碧螺春 , 仿如品尝传说中的江南美女 。
极品的碧螺春 , 银白隐翠 , 条索细长 , 卷曲成螺 , 身报白毫 , 冲泡后的汤色碧绿清澈 , 香气浓郁 , 滋味鲜醇甘厚 , 回甘持久 。

文章插图
茶具用沸腾的开水冲洗加温后 , 放入适量茶叶再以70℃—80℃开水冲泡即可(但我个人比较喜欢90℃左右的开水) 。一次的茶叶量 , 可依个人喜好连续冲泡数次 , 使用陶土制之茶具泡茶 , 其风味更佳 。但用细腻的白瓷杯或透明纯净的玻璃杯欣赏效果更好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碧螺春是哪类茶,碧螺春是一种什么茶】碧螺春贮存时要避免放于高温或阳光直射的场所 。如果放在10℃以下的冷藏柜或冰箱内储藏 , 即使久贮仍能保持碧螺春的色、香犹如新茶 , 冲泡后味道依然鲜醇爽口 。
推荐阅读
- qq实名认证是什么意思
- 正月十二是什么日子为什么每年农村秧歌队要选择这个日子进城演出
- 什么是铱星系统
- 世界羽毛球界四大天王是谁
- 安姓由来,中国的安姓祖先是谁啊
- 朋友圈个性哲理说说
- 小白必须懂的excel扩展名概念 excel文件扩展名是什么
- 雨天行车安全车距保持多少秒 三秒知识点什么是安全车距
- 揭秘阿里拍卖背后的骗局 阿里拍卖的东西是真的吗
- 管仲改革,管仲的治国思想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