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习俗,重庆各地过年民俗

【重庆习俗,重庆各地过年民俗】作为一个90后的重庆人,如今过年已真的感觉不到那种小时侯的期待和兴奋 。城市里如今已是禁止放鞭炮、烟花,挂起的红灯笼、彩灯,却少了小时候过年的氛围 。
还记得小时候,在年前大约1-2个月,家里就准备着杀年猪,准备好肉做香肠、腊肉,把亲戚聚到一起,吃一顿杀猪汤 。腌制后的肉,用柏树枝叶来熏制,做成腊肉保存,用来过年吃团圆饭 。
家里杀完年猪之后,在春节前1-3周,家里开始做大扫除,迎接新的一年 。把所有的床单、被单等床品,家里的摆件,都需要收拾,以及屋顶天花板的灰尘,都需要打理干净 。在农村,这样的大扫除,叫“打扬尘” 。然后挂上对联、灯笼、彩灯 。
在除夕夜前一晚,所有人会洗澡、洗头,洁净身体,迎接新的一年 。因为在春节当天,是不洗衣、不洗澡的,所以这些都会在除夕之前完成 。
除夕夜,也就是团圆夜,这一天无论多么远都会回家一起团圆 。团圆饭,必不可少的是香肠、腊肉,有鱼有肉,寓意圆满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 。在团圆饭上,还会祭祖 。夜晚,会看春节联欢晚会,吃汤圆 。在凌晨12点整,放鞭炮 。
初一当天早上,一般会给家里的父母、长辈拜年,长辈会发红包 。然后吃汤圆,汤圆大多是长辈煮 。吃完之后,会去祭祖,扫墓 。
初二开始,会走亲戚,也就是重庆所说的“走人户” 。大多数会从初二到初六,如果亲戚太多,到初八也很正常 。每一家都会吃团圆饭,饭后围坐聊天、打麻将 。
直到元宵节,才算结束春节这个节日,在元宵节当晚,吃汤圆,一起吃饭,这个时候大多数需要去外地上班打工的,就会在元宵节后出发了,学生也上学了 。春节结束 。
这大概就是我记忆中,春节的样子 。重庆大多数的地方,春节都有这样的习惯或者风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