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全称名字是什么 县发改局和县发改局有什么区别?

第一,首先纠正一个错误,县级(包括城区)发改部门一般不称之为发改委而叫发改局,发改委主要存在于地市以上发改系统,比如市发改委、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 。这是县级发改系统在称呼上明显区别于其他部门的地方 。
第二,县发改局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之一,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宏观统筹和调控地方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中相当吃重,素有“小国务院”“小政府”之称,在三定中属于当然的行政机关,其机关人员统一使用行政编制,即公务员,必须参加省考才能进入 。
第三,县发改局除了机关人员也有少量的二层事业单位,比如项目评审中心、重大项目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物资储备中心等,都属于事业机构,其人员使用使用编制,经常也被借调到局机关工作 。特别是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原物价局、粮食局并入发改局后,带过来部分事业单位,使得发改局的事业机构较之此前有了一定的增加 。
第四,县发改局在县级部门中属于强势部门,除了几个常委单位,政府部门中也就公安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可以和发改局相提并论,因此历来也是出干部的地方,有机会去发改局还是不错的 。唯一的缺点是比较忙,长期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强度和压力要比同级很多部门高出不少 。想进发改局,在这方面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觉得有些不同意见,我说说我们本地的实际情况 。首先,县发改局在县里不算强势部门,顶多属于中等偏上的局,在县里原来人数也少,是货真价实的“小局”;到了市一级,才具有一定威势,管理项目管理资金,变成市发改委了;到了省一级,便开始属于龙头部门了,而县一级权限上受到的局限很大 。
机构改革后,商务局、工信局、粮食局、招商局等单位合并了过去,成为了人数众多的“大局”,但核准、备案项目立项手续被地方行政审批局拿走了,规划编制权限被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拿走了,权限有增有减,依然是中等偏上的局 。在县直局里,发改局远比不上财政、环保、自然资源和规划、市场监管、交通、住建、行政审批等局 。
至于现有编制问题,除了一部分管辖的县属企业人员外,几乎所有正式职工都是事业编制(全额、自收自支),而仅有局长们才是行政编、公务员,甚至局领导里面有个别还是以前提拔的事业编副科,老黄历了,还当做局领导对待 。自然,以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改局属于纯行政机关,以前叫做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人员进入渠道只有两种:一是公务员招考进来的,二是事业编招聘进来的 。论前途而言,只有公务员才有晋身资本 。这是我所知道的情况 。
第一,首先纠正一个错误,县级(包括城区)发改部门一般不称之为发改委而叫发改局,发改委主要存在于地市以上发改系统,比如市发改委、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 。这是县级发改系统在称呼上明显区别于其他部门的地方 。
第二,县发改局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之一,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宏观统筹和调控地方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中相当吃重,素有“小国务院”“小政府”之称,在三定中属于当然的行政机关,其机关人员统一使用行政编制,即公务员,必须参加省考才能进入 。
第三,县发改局除了机关人员也有少量的二层事业单位,比如项目评审中心、重大项目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物资储备中心等,都属于事业机构,其人员使用使用编制,经常也被借调到局机关工作 。特别是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原物价局、粮食局并入发改局后,带过来部分事业单位,使得发改局的事业机构较之此前有了一定的增加 。
【发改委全称名字是什么 县发改局和县发改局有什么区别?】第四,县发改局在县级部门中属于强势部门,除了几个常委单位,政府部门中也就公安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可以和发改局相提并论,因此历来也是出干部的地方,有机会去发改局还是不错的 。唯一的缺点是比较忙,长期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强度和压力要比同级很多部门高出不少 。想进发改局,在这方面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