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族是哪九族
九族按《三字经》里的内容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
但这里的九族讲的是人伦,是自己一家子从老到幼,跟株连九族里的不同 。
株连九族的九族是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合起来总共九族,总之是沾亲带故的一网打尽 。
举个例子,小明犯了谋逆大罪,被皇帝株连九族 。
父四族就是小明一家子从老到幼,小明的亲叔伯、姑姑等各一家子,小明的兄弟姐妹等各一家子,小明出嫁的女儿一家子 。
母三族就是小明母亲的娘家也就是小明外公外婆一家子,包括舅舅一家子,小明外婆的娘家一家子,小明外婆家出嫁的女儿一家子,也就是小明的姨和姨夫一家 。
妻二族就是小明的老丈人一家子,包括大小舅子,小明丈母娘娘家一家子 。
这样算下来,等于是把和小明所有的家人亲戚全都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

文章插图
二、为什么株连九族
在历朝历代的刑法里是没有株连九族这个罪名的,株连九族一般是皇帝下的命令,多处罚有谋逆大罪的人,目的就是为了斩草除根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重视家庭和家族延续和传承,古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古至今,只要一个家族里有人当官或者成功了,沾亲带故的都会跟着得势,跟着沾光 。
【哪些罪会诛灭九族】所以,在我国古代,一个家族里的人关系相当密切 。
而且像谋反这样的事情,从信任关系和了解程度上看,肯定会重用自己家族的人,谋逆队伍里重要的位置都是自家人 。
比如隋朝的杨玄感造反,他的弟弟家人亲戚都在谋反队伍里有重要位置 。
当一个官位很高的人未造反前,也会将自己的亲戚安排一些职位 。
如果皇帝只治谋反主谋得罪,那么那些还活着的会不会心里有怨恨,会不会害怕皇帝找他们麻烦再次造反,这些都是隐患 。
那么为了防止死灰复燃,就要将与之有关系的人全部治罪,斩草除根 。
同样,株连九族还有警示作用,也起到让家族内部成员互相监督的作用,比如有的人怕被亲戚谋反连累,会将亲戚举报 。

文章插图
三、株连九族的人很少
古代株连九族并不是将所有人全都杀了,一般是将主犯家男丁全部杀了,女犯充为官奴或者官妓 。
而且株连九族不是正式刑罚,在各朝代的律法里都没有记载,只是皇帝的个人行为 。
古代基本没有株连九族,最多是“夷三族”,到了隋唐以后,连“夷三族”都很少了 。
历史上有记载的被株连九族的也就寥寥几人,一个是隋朝的杨玄感,还有一个明朝的景清 。
杨玄感趁着隋炀帝二次征高句丽的时候起兵造反,导致二征高句丽失败,隋炀帝是相当愤怒,把已经死了的杨玄感分尸烧了杨灰,并“罪及九族” 。
明朝的景清是被朱棣给杀的,景清原是建文帝时的臣子,朱棣夺了亲侄子的皇位后,留用了景清,但景清心怀建文帝,对于朱棣的行为不满,于是就在身上藏了刀子,准备早朝是刺杀朱棣 。
一个文官怎么可能会行刺,于是败露被抓,清奋起曰:“欲为故主报仇耳” 。
朱棣是相当愤怒,本来抢了侄子的皇位就不光彩,怕被别人提起,景清还来这一出,让他恼羞成怒 。
《明史》记载:“成祖怒,磔死,族之 。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
瓜蔓抄,一个瓜藤上的枝枝蔓蔓全都一网打尽,整个村子都成了废墟 。

文章插图
九族是泛指亲族 。
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编撰的《幼学琼林》中给出的九族解释是:
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也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向上为四代,向下为四代,这样的称为九族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九族的理解也是如此 。
还有一种九族的说法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这种说法在文献中出现并不多 。
正常情况下皇帝不会出现诛九族的现象,一般是夷其三族 。

文章插图
七月半侗族的九族公祭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取得魏国大权之后,曹爽作为失败者被夷三族 。但是作为曹爽的表弟夏侯玄当时并没有在被诛杀行列,夏侯令女是嫁给曹爽的堂弟曹文叔,她也没有被诛杀 。
这样看来夷三族远远没有我们后世想象的那么大 。
《女仙外史》中就说:稽之历代,谋反叛逆者不过三族 。一般不会出现皇族诛杀九族的现象出现,当然也有特例,比如明成祖杀方孝孺时,杀的是十族,第十族就是门生旧吏为一族,这个是特例 。

文章插图
皇帝为什么还要诛灭罪臣之九族呢?主要是为了恩威并举 。
天子之恩威,止于爵三公、夷九族 。恩威尽,而人思以胜之矣 。故明君养恩不尽,常使人有馀荣;养威不尽,常使人有馀惧 。此久安长治之道也 。上面这段话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所写的《呻吟语》中的一段话 。他将皇帝为什么要诛灭九族的原因说得一清二楚了 。
皇帝治理天下需要恩和威 。恩就是让人当官,官至三公为最高,这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一般指司马、司徒、司空,或者指太师、太傅、太保,历朝历代有变化 。
威的极限就是诛其九族 。
有恩有威,这样老百姓才服管 。

文章插图
为什么诛九族就能让老百姓服管呢?
因为古代的人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他们都出生于一个大家族中,每一个人都优先为家族考虑,因为家族强盛,代表自己可以获得的利益就越多 。
比如卫子夫这个卫家本来就是下层百姓,但因为卫子夫给汉武帝生下儿子,立为皇后,卫家就鸡犬升天,最辉煌的时候卫家那些还在婴儿都已经被封侯,卫青拜为大将军,并娶原来的旧主平阳公主为妻 。卫家起来之后,连带霍家也起来了 。因为霍家是卫子夫的二姐卫少儿的夫家 。
同样后来卫子夫倒后,卫家和霍光也迅速败落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其实就是家族之事 。

文章插图
不依附家族,一个人是很难生存下来的 。同时大族会欺压小族,名门会看不起寒门小族等等 。
所以家族的兴旺就是自己的荣耀,这是一体的 。
既然是一体的,那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必须要考虑到你背后的族人 。
如果你想反抗王权,你就会考虑到你的族人,这种代价是很大的,有时就会出现有这心而没这个胆了 。
古代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能力,那就先看此人能否和睦九族 。
能明驯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便章百姓 。——《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九族可以搞得定,你还可能被人认可出来管理百姓 。
古人对九族是很看重的,同时对族中之间也会进行接济 。
莽深辞让,受六千三百万,而以其四千三百万分予十一媵家及九族贫者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八》这就是王莽的做法 。皇帝要娶自己的女儿,送了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王莽接受了六千多万,然后大部分钱给了族人救济 。

文章插图
整个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圈子是自己——九族——邻里——乡党 。这样四环相扣的 。
所以诛九族之罪更多的是拿来保护威信之用,一般不会真的诛到九族,这是最后的大杀器,皇帝不会随意用之 。
古代大族往往是相互通婚的,如果真的实行诛杀九族,估计朝廷大员会被诛杀很多,这会影响到统治 。所以夷三族成了最常见的做法,但这种极端的做法还是保留着,比如明成祖就诛了方孝孺十族,共计873人 。
为什么一定要诛九族,皇帝不是担心这些族人报复,而是告诫所有其他家族的人,保持对皇帝的敬畏 。所以诛杀九族的意义更多在于皇帝想立威 。
推荐阅读
- 电子信息工程好就业吗 就业方向有哪些
- 五套婚纱照选哪些风格 旅拍好吗
- 建筑学专业学什么课程 有哪些就业方向
- 过堂风的危害有哪些
- 常见的发物食物有哪些
- 板栗南瓜的功效 板栗南瓜的食疗功效有哪些
- e光嫩肤有哪些优点
- 长度单位有哪些,长度单位换算从大到小
- 免签证是不是拿着护照就可以出境了去免签国家有哪些注意事项
- 国防生和军校生的区别,国防生可享受哪些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