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共有4位宪宗皇帝,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继位之初危机重重,继位之后干出了一番大事业,留给后世的是一个瑕不掩瑜的局面 。
这4位宪宗皇帝分别是:唐宪宗李纯,大理宪宗段正严,元宪宗蒙哥,明宪宗朱见深 。
想要更深刻地理解“宪宗”这个庙号代表的意思,我们需要先看看这4位皇帝都干了什么 。
一、唐宪宗李纯
李纯是历史上第一个宪宗皇帝 。他是唐朝第12个皇帝,出生于安史之乱之后23年,登基于安史之乱之后50年 。
安史之乱之后的皇帝,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 。但是有一部电视剧叫做《大唐荣耀》,应该很多人看过 。这部剧里,男主李俶是唐玄宗的皇长孙,他和女主沈珍珠生下的长子,就是唐宪宗李纯的爷爷 。

文章插图
唐宪宗登基的时候,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看起来就快要完蛋了 。
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耗尽了唐朝2代皇帝的精力,终于得以平息 。但是唐朝并没有因此回到正轨,而是迎来一个新的大动荡时代,不可避免地迅速衰落 。
这是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发生的历史事件:
- 唐代宗时期,长安被吐蕃洗劫一空,皇帝仓皇逃命;外有藩镇坐大,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内有宦官和弄臣争权夺利,帝国动荡不安 。
- 唐德宗时期,皇帝因为对藩镇强硬,导致藩镇叛乱,动乱之中,长安沦陷8个月,李唐宗室被大肆屠杀,唐朝陷入安史之乱后最黑暗的时刻 。
- 唐顺宗时期,皇帝中风半瘫痪,登基的时候连话都说不上来,还因为变法触犯了宦官的利益,被迫禅位给太子,自己当太上皇去了 。

文章插图
为了重整河山、重振朝纲,唐宪宗在位15年间,干了这3件大事:
- 1、削平藩镇
自安史之乱后,藩镇问题就成了唐朝的顽疾 。唐德宗试图削藩,结果却是天下大乱,首都沦陷 。
唐宪宗才登基没几个月,西川节度使刘辟就发动叛乱 。年轻的唐宪宗力排众议,派兵讨伐 。最终刘辟兵败被俘,唐宪宗大获全胜 。这是李唐25年来,对藩镇最大的一次压制 。
后来,虽然在削藩的道路上遇到过挫折,打过败仗,但是唐宪宗毫不妥协,先后平定多地叛乱,除了相对独立的河北三镇之外,大体上算是搞定了藩镇问题 。

文章插图
- 2、重用贤相
他任用了一批人品正、能力强的宰相,如策划平定西川和镇海二个藩镇的李吉甫、提拔过多个日后宰相的裴垍、亲自挂帅督战平淮西的裴度等 。并且,他赋予了宰相们极大的信任和权力 。
在这些能干的宰相和其他重臣的辅佐下,唐朝出现了“中外咸理,纪律再张”的局面 。

文章插图
- 3、发展经济
虽然不复贞观与开元时期的盛况,但是唐朝的经济和民生情况,总算有了些起色 。
唐宪宗统治年间,是中晚唐百余年的黑暗中,难得振奋人心的时代,史称“元和中兴” 。

文章插图
二、大理宪宗段正严
大理宪宗段正严,就是《天龙八部》男主角段誉的原型 。他26岁登基,65岁退位出家,94岁去世,是大理在位时间最长、寿命最长的皇帝 。
段正严登基的时候,大理皇室被高氏架空,甚至都被改朝换代过一轮了 。
高升泰一度夺走了大理的皇位,后来又在临终前命令儿子高泰明把皇位交还给段正严的父亲段正淳 。
高泰明虽然做了相国,却一直把持朝政,人称“高国主”,就连别国来朝贡,都去拜见相国 。

文章插图
在位39年,段正严算得上励精图治 。他主动向宋朝示好,接受宋朝的册封,在与宋朝的往来中得到了许多赏赐,并与宋朝进行规模不小的贸易往来 。
但是,以他一人之力,终究无法改变高氏架空的局面 。到了段正严晚年,高氏爆发内讧,搞得局势动荡,段正严的儿子们也不安分 。心力交瘁的段正严,在64岁那年禅位给儿子段正兴,自己出家为僧 。

文章插图
三、元宪宗蒙哥
蒙哥,是大蒙古国的大汗 。严格来说,他并没有当过元朝的皇帝,元宪宗的庙号,是元朝创建者忽必烈后来给他追封的 。
他的父亲名叫托雷,正是《射雕英雄传》里和郭靖一起长大的蒙古小王子 。蒙哥本人则在《神雕侠侣》里出场,在襄阳城外被杨过用石块击毙 。
当然,历史上的蒙哥并不是死于襄阳,而是在钓鱼台城下去世 。他的死因是千古之谜,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

文章插图
蒙哥继位的时候,横扫亚欧大陆的大蒙古国,看起来就要散架了 。
蒙哥在母亲的帮助下,经过激烈的斗争,夺得大汗之位,并废了很大功夫,把大蒙古国重新捏合起来 。他在位时间不长,只有短短8年,却干了不少大事 。
- 1、灭大理

文章插图
- 2、征西亚
- 3、攻南宋
可以说,大蒙古国是在蒙哥手下进入了鼎盛时期 。

文章插图
四、明宪宗朱见深
朱见深是明朝的第8个皇帝 。他的名气不如他的父亲大,也不如他的儿子大 。
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葬送明朝的几十万军队和众多的文臣武将 。他的儿子是明孝宗朱祐樘,“弘治中兴”的缔造者,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皇帝 。
明宪宗本人最广为人知的,可能是他的宠妃万贵妃 。万贵妃比朱见深大17岁,却宠冠后宫 。明史上说,她为了争宠,不许后宫别的妃子生育,就算怀孕了,也要打掉,明宪宗对此不闻不问 。
但是,这个祖孙三代里名气最小的明宪宗,或许是3人里最出色的皇帝 。

文章插图
明宪宗登基的时候,曾经扬威漠北的大明王朝,看起来就快要完蛋了 。
经历过土木堡之变,明朝国力严重下滑,国内大规模动乱不断,蒙古和女真屡屡犯边,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
为了把明朝拉回正轨,明宪宗干了这3件大事:
- 1、南平叛乱
【宪宗是庙号吗,为了重整河山、重振朝纲,唐宪宗在位15年间,干了这3件大事】明宪宗一登基,就派兵平叛,历时8年,终于平定藤峡盗乱,让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

文章插图
- 2、北击胡虏
直到成化年间,明宪宗一改多年来在河套地区的消极防御姿态,主动出击,攻击鞑靼部老巢,终于收复了河套地区 。
面对经常犯边的建州女真,明宪宗的态度也很强硬,发兵5万,沉重地打击了女真,让他们消停多年,史称“成化犁庭” 。

文章插图
- 3、安置流民
明宪宗一方面对起义军进行武力围剿,另一方面,把一部分流民遣回原籍 。后来,又吸取经验教训,采纳大臣的建议,在荆襄地区设置郧阳府安抚流民,把他们留在当地开垦田地,历时12年,终于把流民安置妥当 。
明宪宗的一系列操作,把风雨飘摇的明朝拉回正轨,并为有名的“弘治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文章插图
写在最后
看完这4个皇帝的介绍,想必大家都有一个概念了:能叫做宪宗皇帝的,都不是普通的皇帝 。他们在继位之初,都面临着一个棘手的局势,但是都立下了值得称赞的功绩 。
古代的庙号,几乎代表着对帝王的盖章定论,是对皇帝生前功绩和过失的总体评价 。
谥法对“宪”的解释是:博闻多能曰宪 。意思是,减温广博,知识丰富,能力很强 。
对比这4个皇帝的生平,可以说是很贴切了 。

文章插图
同时,谥法里的“宪”字还有另一层意思:虽多能,不至于大道 。意思是,在个人品行修养或施政纲要方面仍有缺失,达不到最佳标准 。
让我们看看这几个宪宗皇帝都有什么过失:
- 唐宪宗李纯,晚年昏庸,荒废国事,解决藩镇问题也不够彻底,他去世后不久,河朔三镇就重新叛变 。
- 大理宪宗段正严,终其一生也无法解决高氏架空皇权的问题,晚年更是由于高氏内讧导致局势动荡,心灰意冷之下退位出家 。
- 元宪宗蒙哥,继位之初没能彻底捏合大蒙古国,去世之前又没有指定继承人,为大蒙古国的分裂埋下伏笔 。
- 明宪宗朱见深,建立西厂,设立皇庄,对明朝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

文章插图
我国历史中有三位称谓为宪宗的皇帝 。第一位:唐宪宗;第二位:元宪宗;第三位:明宪宗 。
唐宪宗:李纯,唐顺宗之长子,母亲庄宪王太后 。大历十三年二月生李纯于长安之东内 。六七岁时,唐德宗抱置膝上,问言:“汝谁子,在吾怀?”李纯对言:“是第三天子 。”唐德宗异而怜之 。贞元四年六月,封李纯为广陵王 。唐顺宗即位之年四月,册封李纯为皇太子 。七月乙未,权勾当军国政事 。八月丁酉朔,李纯受内禅 。乙巳,李纯即皇帝帝位于宣政殿 。

文章插图
元宪宗:蒙哥,睿宗拖雷之长子 。母亲尊称庄圣太后 。氏号:怯烈氏 。全名:唆鲁禾帖尼 。岁戊辰,十二月三日生蒙哥 。时有黄忽答部知天象者,言蒙哥以后必大贵,故以蒙哥为名 。蒙哥,华言长子 。蒙哥战死于今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 。

文章插图
明宪宗:朱见深,明英宗之长子 。母亲为贵妃,周氏 。朱见深,初名朱见浚 。明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明朝景泰三年,废朱见深为沂王 。明朝天顺元年,复立朱见浚为皇太子,并改名为朱见深 。明朝天顺八年正月,明英宗崩 。乙亥,朱见深继位登基坐皇帝位 。

文章插图
庙号:前皇去世以后,由后代亲子皇帝,为前皇所立的宗庙牌位尊号!庙宇牌位尊号也就是庙宇尊号,尊号也就是庙号,主要为奉祀尊称 。祭祀尊称名,历史比较悠久,始于伏羲前、过炎皇、止于大清 。注:概念是,每一个时期的尊称名是不同的哈!
如:汉代汉制中刘氏后人称刘邦为高帝,高祖 。那么,并不是所有帝王都有庙宇尊号 。而庙宇号一般由亲子继位皇帝议立的 。
如:西汉高帝庙号位为首,尊称太祖庙,文帝称太宗庙,武帝为世宗庙,宣帝为中宗庙,元帝为高宗庙 。东汉光武帝庙位尊称世祖,明帝庙为显宗,章帝庙为肃宗 。和帝曰穆宗,安帝曰恭宗,顺帝曰敬宗,桓帝曰威宗 。其后历代多沿用此制 。一般开国之君称某祖,其后称某宗 。亦有例外者,如明成祖、清圣祖 。——百姓也有庙号尊称,称谓名不同,实为家族祖宗祭祀称谓名 。
推荐阅读
- 大学里的系科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 什么是蝴蝶效应
-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怎么被抑制 是什么原理
- 电容笔是什么,电容笔是干什么用的
- 网上红心大战得分多的赢吗
- 有关爬山的名言
- 江西的江山是属于哪里的
- 电脑音响线插什么颜色,电脑的音响线是插在哪一个上面
- 鰉怎么读 鰉的拼音是什么
- 神州是中国的美称还可以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