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联是哪一联

颔联是哪一联

颔联是哪一联

文章插图
颔联是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颔联一般要求对仗 。
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hàn)联、颈联和尾联 。
颔联一般要求对仗 。
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 。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
古诗中领联指的是首联颔联颈联哪一联律诗分为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其中(领联)指的是(首联) 。
首联颈联颔联分别是什么意思律诗中各联的名称 。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把第一二句称为第一联即首联,第三四句为第二联即颔联,第五六句为第三联即颈联,第七八句为第四联即尾联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是借用人体部位名来说的 。
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例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首联)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颈联)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尾联)
颔联的上一联是什么颔联的上一联是首联 。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
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
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
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 。
例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首联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颈联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尾联
颔联颈联尾联的顺序答:正确顺序是:颔联颈联尾联 。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 。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押韵严格,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
【颔联是哪一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