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将至,老话“夏至入头九”,头九是入伏吗今年啥时候入伏

明天就是夏至,明天午时11点32分交夏至,明天正好是庚子日,夏至三庚数伏,即是庚申二十日后就进入三伏的初伏了 。冬至数九,夏至数伏;冬冷三九,夏热三伏 。头九不算入伏 。如果伏也以数九计要到三九才算入伏,二九前都不算 。今年是在交夏至后二十天入伏,最快不少于二十天,最迟不多三十天 。头伏末伏各十天,今年中伏有二十天,三伏共有四十天,最热在中伏,在大暑的节气里 。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意思有热得快之味,今年是夏至日逢庚,数庚见庚快,就是入伏快,热得快 。夏至迟见庚,热得慢,三伏也短,中伏仅有十天 。以夏至数九,三四九最热,以冬至数九,三四九最冷,头九不入伏,但夏至见庚说明入伏快,伏天长,热得快 。
夏至阳极一阴生,冬至阴极一阳生 。夏至冬至是两个很特殊的中气,是冷热阴阳极点分界线 。冬至至短,夏至至长;不过夏至不热,不过冬至不寒;过了冬至,一天长一线,过了夏至,一天短一线;

夏至将至,老话“夏至入头九”,头九是入伏吗今年啥时候入伏

文章插图
夏至过后,天气将渐渐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最热时段一般出现在“伏天”,即一伏到三伏,共三十天或者四十天 。农历规定,夏至过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 。根据干支记日法,一共六十个干支组合,所以六十天一个循环 。而地支十个字,每个字十天一循环,所以十天一个“庚”日 。由于“庚日”在日历中并不固定,所以,暑伏之日会在一定的日期中波动 。举例来说,假定夏至这天正好是“庚”日,那么再过二十天就是第三个“庚”日;假定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那么再过二十九天才是第三个“庚”日 。其他情况,自然是在这中间波动 。头伏是十天,末伏则定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所以立秋一定是夹在中伏之中间 。若立秋在暑中伏后的十天之内,中伏就是十天,若是在十天之外,中伏就是二十天 。末伏是十天 。
听说有些地方也像冬天数九那样,从夏至数起,九个九天共八十一天,从理论上说,当然也可以,从夏至开始,八十一天后就到了九月,热天也就过完了 。但是,这个法儿,没有流行开 。人们还是用暑伏用得习惯 。
老话说得好,“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
“今天正是夏至,也是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夏至是24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每年的六月二十一日或者六月二十二日 。
【夏至将至,老话“夏至入头九”,头九是入伏吗今年啥时候入伏】夏至入头九的意思是,从夏至节气这一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到夏九九中 。夏九九和冬九九都是九天一个单位,生动形象的反映了日期和物候的关系 。
甚至还有夏至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
但是夏至并不意味着入伏,民间还有一句谚语:“夏至三庚数头伏” 。入伏的话应该是从夏至日往后推算第三个庚日 。入伏,顾名思义就是指天气进入三伏天,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大概夏至后20天左右 。
三伏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天气,三伏天又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十天的时间 。中伏是全年最热的时候 。
今天夏至,距离入伏还有一段时间,天气会越来越热,大家一定记得防暑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