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这个名字的来历你知道吗英语

翻阅宋明时期的诗文 , 发现许多描写峨眉山的诗 , 将峨眉山说成“眉山” 。比如:南宋孝宗时任参知政事的王之望所作的《和许总卿》诗:“我登峨眉山 , 伟观天下少 。观公惊俗句 , 更觉眉山小 。短章锋斩绝 , 大篇气深杳 。纸敝墨色渝 , 读诵不能了 。”再者 , 笔者参与研究的宋代《长江万里图》中 , 嘉定府峨眉县境内的山就标明是“眉山” 。

峨眉山这个名字的来历你知道吗英语

文章插图
明永乐年间大学士解缙所作《文毅集》中有一首赞美峨眉山的诗歌 , 诗名就是《眉山天下秀》:“峨眉春月斗婵娟 , 雷砰夜响空中泉 。江南客子喜空翠 , 踏遍平羌江水边 。归来梦寐绕岩壑 , 千花烂锦明帷幄 。起来如在峨眉颠 , 画史新图为君作 。陇西太白去不还 , 浣花堂草苔石斑 。西川风景世间少 , 令人长忆峨眉山!”此诗后被曹学佺收录在《石仓历代诗选》中 , 诗名仍为《眉山天下秀》 。明正统年间进士周洪谟也以《眉山天下秀》为题作诗一首:“大峨两山相对开 , 小峨迤逦中峨来 。三峨之秀甲天下 , 何须涉海寻蓬莱?昔我登临彩云表 , 独骑白鹤招青鸟 。石龛石洞何参差 , 时遇仙人拾瑶草 。丹崖瀑布连大河 , 大鹏图南不可过 。昼昏雷雨起林麓 , 夜深星斗栖岩阿 。四时青黛如绣绘 , 岷嶓蔡蒙实相对 。苦生三苏草木枯 , 但愿再出三苏辈 。”周洪谟的这首诗被收录进《全蜀艺文志》、《四川通志》及清嘉庆十八年版《峨眉县志》 , 诗名仍是《眉山天下秀》 , 而1997年出版的《峨眉山志》改诗名为《峨眉天下秀》 。
峨眉山这个名字的来历你知道吗英语

文章插图
明代四高僧之一的紫柏尊者来游峨眉山 , 作《眉山歌》 , 首句就是:“君不见 , 眉山高入云霄际 , 翠霭氤氲三万里 。”可知明代人对峨眉山简称为“眉山” 。今峨眉山白龙洞附近废弃的古游山道上一处山岩上依稀可辨的明代大学士赵贞吉所作《眉山歌》诗文石刻 , 即是实证 。
清代也有诗歌称峨眉山为眉山 。清康熙年间任峨眉县令的房星著 , 写有《登峰顶》诗:“眉山胜概甲西川 , 今得攀藤蹑晓烟 。壑断那知脊有径 , 云开方见顶支天 。俯看群岫皆培(土娄) , 远带长江尽婉蜒 。已著此身尘世外 , 更于何处觅飞仙 。”清代著名诗人李调元《题静斋弟峨山卧游草》诗:“眉山何处问苍穹 , 云雨迷离雪岭东 。怪道卧游山不上 , 峨阴终日扑帘栊 。”诗人称峨眉山为眉山 。
关于峨眉山名眉山之说 , 1997年出版的《峨眉山志》载:“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七月 , 袁子让官嘉州知州时来游 , 在《游大峨山记》一文中谓:唐代文学家元结 , 官湖南零陵县令时 , 在其著文中 , 常将当地之山、水、石等 , 均以‘吾’字冠其首 , 曰吾山、吾水、吾石等 。后皆为地名 。峨山之‘峨’ , 也是先我而游者 , 冠之以‘我’的缘故 。”古代“吾”、“我”相通 , “吾眉山”即“我眉山” 。大概又因眉山巍然高峙 , 巍峨壮观 , 遂演为“峨眉山”;而任豫《益州记》“两山相对 , 望之如蛾眉”之说 , 不可尽信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指出 , 任豫“此说实望文生义” 。
峨眉山这个名字的来历你知道吗英语

文章插图
峨眉山名眉山之说 , 还可从古代于峨眉山下置眉州、眉山县 , 取峨眉山为名 , 得到旁证 。民国12年版《眉山县志》记述眉山县沿革称:“西魏废帝二年 , 改青州为眉州(《元和志》:‘因峨眉山名’) , 后周复曰青州 。宣帝天成元年 , 又曰嘉州 。……太平兴国初 , 改通义县曰眉山县(苏轼诗: ‘眉州眉山共一城’) 。”《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亦称:因州辖区内有峨眉山而命名为眉州;眉山系眉州首县 , 为州治所在地 , 故名 。乐山市方志学者毛西旁则在《乐山市建置沿革志》指出 ,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 , 废眉州 , 改置眉山郡 , 至大业十一年(615年) , 于今乐山市境西部置绥山县;又注云:“一说置眉山县 , 治今峨眉符溪镇 。”倘若其说不误 , 则可证在隋代 , “眉山”之名已出现 , 并以此指今之峨眉山 。
【峨眉山这个名字的来历你知道吗英语】 峨眉山在古代又名牙门山 。《续汉志》犍为郡刘昭注引张华《博物志》:“南安县西百里有牙门山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云:“按牙门山即峨眉山 , 牙与峨 , 门与眉 , 古音俱相近 , 因此‘峨眉’‘牙门’皆仅记录其音耳 , 此当是古蜀人原有称呼 。”
由此似可得出峨眉山名称的演变脉络:古蜀人称峨眉山为牙门山 , 后因山形如眉 , 名其状称“眉山” , 遂演变为“吾眉山”、“我眉山”;又因眉山巍峨高耸 , 再演为“峨眉山” , 意即巍峨的眉山 。但眉山之名 , 至明清时仍被文人诗家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