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 。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
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 。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 。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
因此某些地区在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更发展为盛大的祭典,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
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 。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 。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 。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盂兰盆” 。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 。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 。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
中元节的到来,那么在对于相传上都是属于在对于阴间这天里会鬼门打开的,而且对于在这天里的很多习俗上都谁有这很多的来去祭祀起来,而中元节的话,那么也是有所记载到,在佛教上都是会有着举行一场超度的法会的,而且也是会有着诵经等等 。

文章插图
中元节是由许多种叫法的,七月十五,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等等,这么多的叫法也是与我国传统民俗,宗教有关,甲午子所写的叫法的先后顺序也是其出现的先后顺序 。

文章插图
第一种叫法七月十五,也是中元节最早的来历,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
那时候还没有佛教和道教 。最早七月十五这个日子是大家祭祀的日子,因为农历七月十五,是孟秋之际,快要到粮食丰收收获的季节了,大家向祖先神灵祭祀,供奉祭品,祈求在秋天有一个好的收成 。下面的都是最早的关于七月十五祭祀的记载,《周礼·春官·司尊彝》:“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 。”,《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礼记·月令》记载:“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

文章插图
第二种叫法为盂兰盆节,是佛教的叫法 。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 。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大体就是释迦摩尼的一个弟子,为了救助已故的母亲,得到释迦摩尼的指点,具体大家可以查一下这个故事 。在佛教中这个日子也叫做佛欢喜日 。
佛教在汉魏时期传入我国,也带来了盂兰盆节的传统,中国又是一个孝道的国家,盂兰盆节在佛教中就是为父母祈福添寿,结合七月十五祭祀的日子,马上就在中国流传开来,新的宗教要想扩大影响,必然要借助一些民间的风俗,而普通的老百姓也需要宗教来抚慰心灵 。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 。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 。

文章插图
另外鬼节名称也是来自盂兰盆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 。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灾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气 。
第三种叫法叫做中元节,这是道教的叫法 。
看着佛教借助七月十五搞盂兰盆节,咱们本土的宗教道教也不甘人后 。早期道教产生于汉代,其理论中有天官、地官、水官的说法 。可能也是为了借助民间有七月十五祭祖的习俗吧,道教把七月十五日定为地官的生日,被称作中元 。相应的天官和水官的生日,也被称作上元和下元(农历正月十五和十月十五) 。地官主管赦罪,所以在这一天,道观中会举办大型的斋醮活动,赦免亡灵的罪过 。而信众也自然会参与进来,为自家逝去的亲人祈福,希望他们在阴间过得更好一点 。

文章插图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什么意思,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什么来历】咱们中国本就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国家,不像欧美只有一个上帝,随着历史的发展,多民族的融合,华夏的包容,一些宗教习惯逐渐与民族等融合,佛教、道教和我们的传统祭祖习俗逐渐地融合在一起,所以经过隋唐,到了宋朝的后期,大家基本上接受了“中元节”这个来自道教的节日名称,同时又保留了佛教盂兰盆节的节俗,再同时最古老的家族祭祀自然也不能丢下 。
推荐阅读
- 二十五二十一,南柱赫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珊瑚婚
- 七月半,晚潮|七月半
- 汤姆索亚历险记第十五章概括
-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介绍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 4亿秒等于多少年,十五个人秒等于多少年
- 7.15是中元节吗
- 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七月七是个什么节日
- 七月十四是什么节,七月十四是广西的节日吗
- 民法总则第七十五条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