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种植,请问蔬菜育苗移栽好呢,还是直播好?

蔬菜是移栽好还是种植好,这个要根据具体原因而论 。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
1.如果您种的是小菜(指小白菜、菠菜、小菜、茼蒿等),这些蔬菜必须种植才更方便;如果您种的是黄瓜、西红柿、茄子之类的蔬菜最好是移栽,这样即能躲避早春的低温又可以曾长苗龄期,使蔬菜早些成熟上市 。
2.蔬菜是种植还是移栽也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土壤性质和气温等来决定,还要考虑蔬菜的成熟期等因素 。
3.移栽蔬菜的优点是幼苗期统一管理,温度适宜移栽后成熟快,缺点是移栽后有缓苗期 。但是直接种植的蔬菜在原土里生根发芽,根扎的稳、抓地牢所以生长速度快 。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蔬菜种植还是移栽不能一概而论,要考虑很多客观因素希望各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
徐桂艳的蔬菜大棚创业致富路徐桂厅败码艳的蔬菜大棚创业致富路
创业是创业者及创业搭档对他们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创业是一种需要创业者及其创业搭档组织经营管理、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徐桂艳的蔬菜大棚创业致富路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
【露天种植,请问蔬菜育苗移栽好呢,还是直播好?】 “我干蔬菜大棚,不仅仅是想投资赚钱,更多的是想让那些生活有困难、没有工作的乡亲们能掌握大棚技术,能多赚钱,过上好日子 。”在大港小王庄镇李官庄的蔬菜大棚里,采访人员见到了这位大港地区远近闻名的“大棚女状元”徐桂艳 。今年36岁的她,一头短发,红扑扑的脸上总是带着笑意,说话声音不大但干脆利索 。
从2007年开始,几年间,她开办了天津盛博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打造大港李官庄品牌蔬菜,带动家乡父老创出了一条大棚蔬菜致富路 。2011年,徐桂艳被大港团委评为致富带头人 。今年6月,由徐桂艳创建的小王庄镇李官庄设施农业基地被授予滨海新区首个“巾帼创业就业培训基地” 。
“我是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知道一个人在贫困中,如果有人能拉一把,那可能改变的就是一个家庭的命运 。”徐桂艳告诉采访人员,1999年她刚结婚,家庭却突发危机 。由于跑长途货运的丈夫遭遇车祸,不但维持家庭生计的大货车报废,还欠下了30多万元的外债 。徐桂艳说:“在那个时候,我家遇上了太多的好人 。”为维持生计,他们夫妻二人外出打工,乡亲们听说她的情况后都对她家特别关照,公司经常提前给他们支付工资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打拼,他们不但还清了债务,生活回到了正轨,也渐渐有了些积蓄 。
2007年,徐桂艳听说村里在推广蔬菜大棚,但是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不懂技术,很多村民都在犹豫 。“近两年雨水少,种庄稼的成本越来越高,如果盖成大棚,怎么也应该比种大田效益高 。”于是徐桂艳决定尝试一下,也是为乡亲们探探路 。她连凑带借,筹集到100万元启动资金,在李官庄率先建起19个蔬菜大棚 。
然而,盖大棚容易,种植可就难了 。在这一行上,徐桂艳可真是零基础 。于是她各处拜师求艺,到山东、河北学习种植技术,或交学费、或以工代酬,遇到为技术保密不愿教的,她软磨硬泡拉关系 。即便这样,她的创业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2010年冬天,就在徐桂艳种植的无公害芹菜即将出棚时,一场病虫害让菜全砸在了她手里 。徐桂艳说当时她真是欲哭无泪啊,但是她知道自己没有权利倒下,还有好多账得还啊 。就在这个时候小王庄政府向她伸出了援手,帮助她渡过难关 。这场挫折让她深切感受到,仅照搬书上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实际科学运用种植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区的大棚种植方法 。通过聘请专家指导和自己不断学习摸索,徐桂艳成了种植能手 。当年,她的大棚扭亏为盈,每棚年纯收入达1.5万元 。
在徐桂艳的带动下,村民们都开始经营蔬菜大棚 。徐桂艳在大棚里开设了“大棚课堂”,专门指导附近村的农村妇女学习种植知识 。徐桂艳觉得,如果独立的`农业种植没有完善的产销结构,肯定会受到制约,做大设施农业必须有技术和市场 。于是,她发动大家集资,建立了占地60亩的“盛博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和占地50 亩的李官庄蔬菜交易市场,形成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农户种植、储藏保鲜、市场交易、物流配送的设施蔬菜产业链 。随后,徐桂艳还在大棚设就业点,让同村及邻村妇女到大棚就业 。
如今,徐桂艳的合作社远近闻名,年销售收入达400万元,合作社利润120万元,这些全扮哪部用于社员分红枯旦 。头两年,为了能发动更多乡亲们经营蔬菜大棚,对一些家庭条件不太好、难以承担风险的乡亲,徐桂艳承诺:“如果赔本,那么投资的钱就算我借的,连本带利还给你 。”而如今,那一片片的蔬菜大棚、一批批出入种植合作社的客商和一辆辆满载蔬菜运往市场的运输车就是村民最好的定心丸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