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饮食

慢性结肠炎的饮食工作其实是慢性结肠炎患者在平时治疗慢性结肠炎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地方,由于慢性结肠炎属于一种慢性且多发性的疾?。虼?,其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都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这就需要慢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日常饮食对该病的调养方法 。
由于慢性结肠炎的发作是不定性的,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不得不对日常预防慢性结肠炎发作的工作做得细致全面 , 本文特就慢性结肠炎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事情做了如下的讲述 。
1.牛奶:牛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维生素,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 。但是,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却不宜饮用 。有些特别敏感的患者饮用后 , 很快就会出现肠鸣、腹泻 。原因是牛奶虽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可又有“滑润大肠”的作用,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应慎服牛奶 。
2.瓜果:主要指各种新鲜瓜果,如西瓜、香瓜、黄瓜、香蕉、
桃子、柿子、枇杷、生梨等 。虽然瓜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素,但对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来说,也在禁忌之列 。因为瓜果大都性属寒凉,会损及脾阳 , 又易滋生湿邪,困阻脾胃的运化功能,有的还有滑肠作用,从而导致腹泻频作,影响疗效 。很多患者夏季吃西瓜往往会引起腹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
3.油腻食物:主要指荤油类食物 , 如红烧肉、排骨、肉馅**,馄饨及鸡、鸭炖煮的浓汤等 。这些食物都含有动物类脂肪,慢性结肠炎患者食用后,往往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情况,所以也不宜食用 。
4.治疗建议:对慢性结肠炎长期患者或愿意反反复复的患者,建议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 , 同时注意一下饮食习惯 。慢性结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 , 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由于肠道反复在肠炎症刺激下损伤、修复,最终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正确的保健十分重要 。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 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 。要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 。另外,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强烈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5.忌口:慢性结肠炎患者常有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
症状 。中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的“腹泻”属于“久泻”范畴,主要由于脾虚而失去正常运化功能所致 。若是一有情绪波动即需排便者,为“肝气犯脾”;而每天清晨
均需排便者,则为“脾肾两虚” 。在治疗上需分别采取温健脾阳、疏肝健脾和温补脾肾的方法,佐以涩肠止泻药物,标本兼治,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忌口” 。因为“忌口”与治疗效果的提高和巩固有着密切关系,否则药虽对症 , 但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徒劳无功;或已有改善,又见病情反复,以至前功尽弃 。
最好的饮食
【慢性结肠炎饮食】1、银花红薯粥:红薯 , 大米,金银花,生姜 。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 , 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 。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收效 。红薯含大量食物纤维,可加强肠蠕动 , 其所含的多量维生素E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对上皮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红薯饭内加入金银花无疑会增强抗菌、抗炎功能 , 与生姜调胃和中的作用相结合 。腹胀、腹痛症状均可减轻 。
2、马齿苋饭:马齿苋,大米 。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 。加水常法煮饭 。可早晚服食 。连服15日以上 。本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有效 。马齿苋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痢止泻的中草药,也可作食物用 。乡间以马齿苋加肉作馅,包饺子、做**等均可,有防治胃肠炎、细菌性疾等作用 。
3、山药芡实扁豆糕:鲜山药,赤小豆,芡实米 。白扁豆、云茯苓各 。乌梅 。先将赤小豆制成豆沙 , 加适量白糖待用;将云茯苓、白扁豆、芡实米研成细粉 。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蒸熟
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药粉,拌匀成泥状 。将药泥在盘中薄薄铺一层,再将豆沙铺一层,如此铺成六七层 , 成千层糕状,上锅再蒸 。待熟取出 。以乌梅、白糖熬成浓汁 。浇在蒸熟的糕上,即可食用 。山药益气健脾治本,芡实固涩 。白扁豆、云茯苓助山药 , 乌梅配伍芡实收敛 。本方标本同治,而更适宜于疾病缓解期食用,能健脾止泻,但抗菌、消炎、解毒功能稍差 。
4、荞麦山楂石榴饼:荞麦面,鲜山楂,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各10g,白糖适量 。先将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加适量白糖 。用水1000mI煎
煮 。30分钟后滤渣留汁 。鲜山楂煮熟去核碾成泥状待用;荞麦面用药汁和成面团 。将山楂泥揉入面团中 。做成小饼烤熟 。每日2次,1次1块即可 。以上配量是1
剂量,服完后可继续再做 。荞麦又名净肠草,有清利肠道污物之效 。
通过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在日常可以引用的食物及一些调养慢性结肠炎症状的烹制食材的介绍 , 相信慢性结肠炎患者对于该病症在食疗方面需要做的事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的内容对自己预防结肠炎的发作而起到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