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因为酒有通血脉、行药力、温肠胃、御风寒等作用,所以酒和药配伍可增强药力,既可防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 。
制作药酒是有讲究的,应选50~60度的优质白酒,酒精浓度太低太高均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对不善饮酒者也可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为基质酒,但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 。药酒最好贮存在细口长颈的玻璃瓶或其他可密封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处,室温以10℃~25℃为宜 。
药酒有很多优点,如吸收迅速、剂量易掌握、易保存等,但服用时应注意:①自制药酒(治病或滋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进行 , 不宜过量;②妇女妊娠期、哺乳期不宜饮用;③老年人因新陈代谢较缓慢,用量应减少 , 儿童不宜饮用;④遇感冒、发热、呕吐、腹泻时不宜饮用滋补类药酒;⑤肝病、消化系统溃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癫痫、心功能不全、浸润性肺结核等病患者不宜饮药酒;⑥育龄夫妇忌饮酒过量;⑦骨折后忌饮酒过量;⑧对酒过敏者或皮肤病患者也要禁用或慎用药酒 。⑨饭前服用,以温饮为佳 。⑩对于治疗性药酒 , 应病愈即止,不宜长久服用 。
以花入酒对于治疗妇科疾病、养生有一定疗效,这是因为入药的花在理气、活血方面的作用较突出,而妇科疾病多是因气滞血瘀引起的,毛德西教授给大家介绍几种以花入酒、自制药酒的配方:
当归红花酒 当归、元胡、制没药、红花各15克,白酒1000毫升 。将前3味捣碎,加上红花放入布包,置容器中,加入白酒 , 密封 , 浸泡7天即可 。可活血行瘀,适用于月经欲来腹中胀痛 。日服2次,每次10~15毫升 。
凤仙花酒 白凤仙花120克,黑豆60克,白酒500毫升 。将以上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 , 密封 , 浸泡7天即可 。可和血调经,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等 。月经来潮前7天每日早晚口服20毫升 。
红花酒 红花200克,白酒1000毫升,红糖适量 。将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一同装入干净的纱布袋内,封好袋口 , 放入酒坛中,加入白酒 , 密封,浸泡7天即成 。可养血活血、散瘀止痛、通经,适用于妇女血虚、血瘀性痛经等 。日服1~2次,每次20~30毫升 。
明目杞菊酒 枸杞子60克,菊花12克 , 白酒1200毫升 。将以上2味去杂质 , 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天后去渣 , 即可 。可滋补肝肾、明目 , 适用于目眩、目昏、多泪等 。日服2次,每次10~15毫升 。
菊花清明酒 菊花(去蒂)20克,枸杞子20克,当归9克,熟地黄9克,白酒1000毫升 。将以上4味洗净 , 晾干,放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去渣即可 。可清脑明目 , 适用于阴血不足、肝脉失养所致的头晕目眩、疲惫、多梦等 。日服2次,每次10~15毫升 。
金银花酒 金银花50克,甘草10克,黄酒150毫升 。将以上两味洗净,加水600毫升,煎成150毫升,再加入黄酒,略煎即可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疮肿、肺痈、肠痈等 。日服1剂 , 分3次服完 。
【专家出招 教你如何自制药酒】白菊花酒 白菊花150克,白酒1500毫升 。将白菊花放入布袋 , 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去渣即可 。可清肝明目、疏风解毒,适用于头痛日久不愈 , 时发时止 , 且视物昏花、头发干落、心胸烦闷等 。日服2次 , 每次15~20毫升 。
推荐阅读
- 中医美容 教你九款中医祛痘面膜
- 自制药酒需要谨慎四种中药
- 如何养肝护肝 中医教你5个日常养肝小秘方
- 经常熬夜怎么办 中医专家教你妙招弥补熬夜伤害
- 怎么补肾 中医教你小秘方
- 失眠怎么调理 中医教你自治失眠的小秘方
- 如何抗衰老 中医养生专家教你抗衰老秘方
- 养生之道 老中医教你三诀窍调养精气神
- 中医养生专家荐 美白护肤超给力4招
- 调气血强肺腑 中医养生保健教你撮谷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