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养生,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医,这是因为中医养生的法则对人体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那么对于中医养生,大家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医是如何养精气神的吧!
中医养生
1、该睡就睡,不熬夜
传统的中医师认为,一些人的作息如果经常性的发生颠倒或者经常熬夜通宵的人 , 缺乏精气的现象比正常人多的多 。
因为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这段时间,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等于强迫肝继续分解工作,能量无法被贮藏,会造成肝盛阴虚,阴阳失和,肝火上升,气虚体弱 。
2、少生气、不发火
夏季主火,是一年当中能量最旺盛的时节,容易内心急躁,身体也会受到影响 。“发怒前留出一秒思考时间,想想该不该发这顿脾气 。”饶怀英说 , 要学会沉住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就是“修心” 。她自己的做法是,当事情令自己心存疙瘩时,就清楚说出来 。要不带情绪说出自己的意见,撇开会伤人的形容词,直接沟通事件本身,做到“讲话不带情绪”,最高明 。
3、避免吃太“浊”的食物
天热的时候建议吃一些清爽的食物,例如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 。太“浊”的食物不但会增加身体的重量,而且还会让人的精神陷入昏沉的状态,例如肉类食物 。
烹饪方式也尽量清淡,避免油炸、煎烤 , 甜食热量高 , 要少吃 。董延龄认为,现代人饮食太乱,没有顺着自然时序调整 , 大热天吃烤肉,无异加速心火 。
4、少吃冰凉食物
冰水或冰品是盛夏最受欢迎的食物,吃多了却容易导致冷热失调 。当外在环境温度高时 , 我们以为冰凉食物可以降温,却忽略了体内温度更高(有时高达37摄氏度),人体适应力和温度调节力没那么强,突然喝下冰水往体内浇 , 五脏六腑可受不了,易导致心神涣散,郁闷不乐 。要消暑又镇定神经,不妨喝菊花茶、金银花茶、绿豆汤 。不过,胃寒者少喝,可以多喝开水,食用银耳、莲子或百合等袪热补气 。
5、日常生活动作不急不缓
中医养生很注重“气和”,如果气的运行紊乱,不够自然活畅,身心都易致病 。静心养生其实不难 , 只要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能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 , 让呼吸匀称有序,“气”自然会“和” 。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活动能量,身心获得舒展放松,心自然而然平静下来 。
6、尽量从事温和运动
传统的中医师认为,打太极、练气功以及元极舞等都是具有精心作用的运动,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此类运动来缓解心理压力,净化心灵 。
专家解释:太激烈的运动会造成大量流汗,流失大量体液等于流失大量体力,心情也易烦躁不安 。她建议酷暑最好选择练气养生运动,少在烈阳下长期暴晒,或从事激烈运动 。
因为身体靠呼吸送氧 , 如果呼吸急促,就像水流量大时,只能流入较粗的水管一样,氧气很快进入身体内较粗的血管,较细微的血管则不易获得氧气 。
所以,如果要让细微的水管入水 , 唯有把水龙头的水柱转?。?一点一滴注入 。选择和缓的运动,保持呼吸平缓从容不迫,身体内极细微的血管或经络,才有机会得到足够的养分 。
中医养生保健
男要“冷”养,女要“热”养
生活在温暖、阳光充足地区的女性寿命较长;在气候凉爽地区居住的男性则活得更久 。生活中 , 我们也会发现,男人“火力壮”、怕热;女人则更怕冷 。因此 , 男人不妨尝试“冷”养生 。
中医建议,男性蒸桑拿或热水浴时,温度以37℃~41℃为宜,每次15~20分钟;还应努力“戒掉”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大腿上用、长时间骑车或驾车、爱穿紧厚牛仔裤、长期坐在宽松沙发里等习惯,因为它们都会导致阴囊被包围受压 , 以致睾丸温度上升,生殖功能受到影响 。
女人则要坚持“热”养生 。比如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能缓解腰背疼痛 , 促进睡眠;做家务时多用温水,预防关节炎和妇科病等;注意随时增添衣物能保护好腹部,少吃寒性、生冷食物,以免被月经不调、痛经等困扰 。
男人管住嘴 , 女人睡好觉
病从口入 。与女人相比,男人面临的这种风险更大 。男人抽烟、大量饮酒的比例明显高于女人 , 而烟草含数百种有害物质,酒精可能导致60多种疾病;再加上男人体质决定其需要吃更多肉,应酬多导致的饮食问题也更严重,所以管住嘴尤为重要 。
上海一项调查发现,女性睡眠质量不佳的人数是男性的1.7倍 。睡眠对男人、女人都很重要,但女人因性格、心理等原因 , 睡眠质量相对更差 。除要努力保持一份阳光心态外,女人可尝试这些“备睡” 。技巧:睡前喝点牛奶,吃点燕麦等助眠食物,睡前2小时不剧烈运动,晚9点后不玩手机等 。
男人补锌 , 女人补铁钙
生理结构的差异,也决定了男女对营养素需求的不同 。女性在月经来潮时,铁流失会加快;更年期后,由于激素变化 , 骨质流失速度也会加快 , 因此女人更需要补铁和钙 。
对男人来说 , 锌元素至关重要,会影响其雄性激素的分泌 。在正常排泄中,男性每天丢失的锌元素也要多于女性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则指出,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摄入11.5毫克锌 , 而男性需要15毫克 。
19~50岁的女人,平均每天大约需要补18毫克的铁,男性8毫克即可 。50岁以前的女性 , 每天约需补800毫克钙,50岁以后要“涨”到1000毫克,甚至更多 。
因此,女人应适当多吃牛肉、鸡胸肉、三文鱼、动物肝脏、黑巧克力等富含铁的食物 , 以及奶制品、豆制品、鸡蛋等富含钙的食物 。男人则应多吃紫菜、牛肉、猪肝、芝麻、海产品等富含锌的食物 。
中医认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因此有“四十不补,五十受苦”的说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指出,《黄帝内经》中提到女性在“五七阳明脉衰 , 面始焦 , 发始堕”,男性在“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说的就是女性到了35岁左右、男性在40岁左右会分别出现衰老的迹象 。35—40岁是人体阳气由胜而衰的过渡期,因此这个时段要注意养生调理 。
其实,现代人的“补”重点在“调”
首先要调整以前不适当的生活习惯 。年轻时候的熬夜、酗酒、长期伏案等不良习惯,到中年时候就必须要改一改了 。平时再忙也应抽出时间来多运动,将体重等调整到健康的水平 。
其次,饮食上的调整尤为重要 。中年人要逐渐减少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脾胃最怕“受寒” , 因此脾胃虚弱的人 , 寒凉的食物要少吃 , 可以多用山药、白术、芡实炖肉或熬粥 。
第三,心情上要少些年轻时候的火气,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 。如果想要使用药物来补,张湖德强调,中医所说的补分为许多种,要根据气血阴阳、不同脏腑等有针对地进行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 , 调理的方法或补或泻不拘一法 , 对自己的体质拿不准的最好咨询中医 。
另外,男女在中年的调补方式也不尽相同 。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根本”,故女性调补多以调肝补血为主 , 可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 如大枣、桂圆、核桃、芝麻、菠菜等 。
男性的调补多与阳气相关联,具体来说与肾的强弱有关,因此可以吃些补益肾气的韭菜、枸杞、莲子等,但不要盲目使用名贵中药材如人参、鹿茸等 。
【做好6点养好精气神】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中医养生和中医养生保健等有关内容的具体介绍,大家对于中医养生知识是不是都有了更加丰富的了解 。如果大家也觉得中医是一个非常好的养生方法,那么就赶快行动起来吧!让你身边更多的人都知道中医养生的好处吧 。
推荐阅读
- 养生秘笈 天天做好这些事比吃大补丸还养人
- 香芋味南瓜怎么做好吃
- 花卷怎么做好吃 花卷的做法介绍
- 怎么做生鸡肉 生鸡肉怎么做好吃
- 冷藏黄花鱼怎么做好吃 黄花鱼怎么做
- 蒸肉包子怎么做好吃窍门 蒸肉包子好吃的窍门在哪
- 小鸡炖蘑菇怎样做好吃以及营养价值
- 羊肉怎么做好吃而且没有腥味 羊肉的做法介绍
- 捞面怎么做好吃烩捞面的家常做法
- 海鲜贝类怎么做好吃有营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