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一名13岁女孩 , 因四川大地震期间捐款50元,而被妈妈用擀面杖打死 。此前,据多家媒体报道,重庆綦江县一名6岁女孩乐乐,被妈妈冤枉偷了家里5毛钱而用菜刀自断手指以示清白 。这两起新闻令人难过不已,而它们都有类似的地方——妈妈与女儿发生冲突而导致惨剧发生 。这是为什么?这类新闻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心理因素吗?6岁小女孩自断手指的惨剧发生在11月29日上午 。据乐乐的父亲张台说,当日10时左右,其妻发现家中少了5毛钱,怀疑是乐乐拿的 。对此,乐乐坚决否认 。张妻很生气,觉得女儿太倔了,撂下一句狠话说“没有拿你就把手宰了” , 然后离开房间 。不久后,张妻返回厨房,看到乐乐站在厨房,左手鲜血直流,一根断指放在灶台上 。并且 , 乐乐不仅不喊痛,还一声不吭 。张妻被吓得跪在地上大哭,引来了邻居,邻居马上通知了张台,张台立即将女儿送到当地县医院,随后又转送重庆市红岭医院治疗 。所幸的是,乐乐的断指被成功地接上了,但想恢复到原来的功能是很难了 。没有什么事情是偶然的,乐乐悲剧的发生,以及类似惨剧在我们这个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都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这可以在乐乐家人、医生、媒体和一些所谓专业人员的言谈中看到这些原因 。乐乐妈妈:没有拿你就把手宰了
张台说,乐乐“太要强了”,因妈妈一句气话,她竟然砍下手指,但这种要强并不难理解 。乐乐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为一个“超级乖小孩”,这是做了巨大的牺牲的,她压下了一个孩子的天性,而去迎合家里的大人,这不过是用“我是一个好孩子”的方式来换取父母的一点关注与认可 。她的付出是如此之多,可以说,她已拼尽了一个孩子的所有资本,已无其他资本可以利用 。妈妈的质疑让她发现,原来这样还不够,原来即便这样也不能获得爱与认可,反而会被无端猜疑 。这时,再没有其他资本的她,就会走到自暴自弃的路上来 。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 , 有不少人对我说,当他们终于明白,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让父母满意时 , 他们就会选择自暴自弃 。乐乐连砍数刀砍掉自己的小手指,这看上去太匪夷所思了 , 但类似的这种自我伤害的事情,在女孩中并不是多么罕见的事 , 有很多很多女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伤了,最常见的就是用刀子割自己的手腕和胳膊,有的女子因为手腕和胳膊上的伤痕太多了,以至于都不敢在夏天穿短袖的衣服 。这些自伤都有同样的含义,可以说,这是她们的“内在的父母”伤害“内在的小女孩” , 也可以说,这是她们在通过自伤来向父母——多是妈妈——发出痛诉 , 你总说,我是你生下来的一块肉,好像仅仅因为生了我我就永远欠你,但你知道吗,我不想被你生下来,我不想做你生下来的一块肉 。这是乐乐可能的心理逻辑,而她妈妈那句话“没有拿你就把手宰了”,也反映了她妈妈有很大问题 。首先是,这句话貌似不通 。假若说“如果证明是你拿了,小心我会把你手剁了”,这个逻辑是通顺的,而“如果不是你拿的 , 你就把你的手剁了”这样的话就大有问题 。这句话是一把双刃剑,而且无论哪一面 , 试图割伤的都是对方 。乐乐要么承认是自己偷了钱,要么就把自己的手“宰”了 , 这两个方面都是试图伤害乐乐的 。前者是名誉伤害,后者是肉体伤害 , 看你要哪个吧 。妈妈给女儿出了一道残忍的选择题,而乐乐选择了肉体伤害 。中国父母夸孩子时 , 最喜欢用的一句话是“听话” 。显然,在张妻这里,听话比什么都重要 , 为了追求让孩子听话,她不惜给孩子出了如此残忍的选择题 。并且,张妻让乐乐听的话更是大有问题 。很多网友说,这个故事说明“钱太重要了 , 这个家真是太穷了” 。他们是说,5毛钱对于这个家庭很重要,所以张妻为了这重要的5毛钱发了狠,如果这个家庭富有,张妻就不必在乎这5毛钱了,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 。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 5毛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妻希望在女儿面前有绝对的权威 , 为了维护这个权威,她出了这道选择题,这其中隐藏的一个小算盘是,让女儿害怕 , 毕竟谁不心疼自己的身体?。?这样女儿就可以选择接受妈妈的栽赃,向妈妈的意志屈从 。乐乐爸爸:我们忘了她还是个孩子
作为一个6岁的女孩,自己将自己的左手小手指砍下来,而据医生分析,她用菜刀至少砍了自己6刀才能做到这一点 。对此 , 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 , 也难以想象该是什么样的小女孩才能对自己这么狠 。知女莫如父,通过乐乐父亲张台的一番话,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乐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在接受采访时,张台说:“她太懂事了,我们都忘了她还是个孩子 。”他还描绘说 ,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很小的时候,乐乐就替奶奶揉脚,帮爷爷端水,跑上跑下 。每天中午都回家做午饭,收拾好一切后 , 按时回学校上课 。晚上回家,会帮妈妈做一些家务 。闲暇时,乐乐就上山割草喂猪 。张台一回家 , 乐乐就会走过来问:“爸爸,吃饭没有 , 我去给你弄 。”看到这一段文字,或许有些人会被感动,但我心中只是一阵阵难过 。这样的描绘,即便放在一个成年女子身上,也未免是太过了,太付出了,太为别人考虑了 , 更何况一个6岁的小女孩 。在这段文字中,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重劳力,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奴隶 。6岁的孩子,需要的是爱与呵护,是玩耍与欢乐,而不是去做一个为大人揉脚、端水、做饭和割猪草等“懂事”行为的所谓好孩子 。我们习惯说,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 , 但我不知道,有谁可以理直气壮地把这句话说给乐乐听,又有谁可以把这句话说给被妈妈用擀面杖活活打死的13岁的女孩 。然而,反过来一句话倒是可以成立的 , 那就是“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 。我们都渴望爱与被爱,而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他的整个世界就是家 , 他除了渴望爱家人和被家人所爱之外,并没有其他选择 。并且 , 这对他而言也是生存需要,如果家人不爱他,这不仅意味着他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也意味着他会死掉 。所以 , 假若家庭环境对他比较恶劣的话,孩子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父母哪怕再可怜不过的关注与认可,但让一个孩子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不是爱,而是恐惧 。这是乐乐为什么“很小的时候”就为大人全力付出的原因了 。这句“很小的时候”实在太可怕了,6岁已够小了,真不知道,乐乐到底是从多小的时候就开始去做一个“太懂事”的孩子了 。她这样做 , 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孩子的生存智慧--既然只有这样做才能赢得一些可怜的关注与认可 , 那我就这样做吧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如果没有觉悟,她会发展出“愚孝”来 , 会继续不惜一切地奉献,甚至不管自己的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只是一味地对原来的家庭付出 , 这样的做法仍然不是因为爱原来的家人,而仍然是恐惧,是自童年以来积攒的很多恐惧,这种恐惧之上,还有悲伤、愤怒、委屈和怨恨等情绪 。这样的生存策略 , 可以形容为“超级乖小孩” ,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乐乐这样的“超级乖小孩” , 是因为她认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可以获得大人的爱 。这个生存策略的底线是非常低的,它很容易被突破,而一旦这个生存策略也没有效果了,即这个孩子发现自己就算做一个“超级乖小孩”也仍然会被严重否定时 , 他就可能会发展出自暴自弃的逻辑来 。这正是乐乐的悲剧的核心所在 。乐乐:另一种选择更可怕
张妻非要逼女儿承认偷了5毛钱,其中的一个含义是,让女儿承认,她是一个坏孩子 。前面我讲到,做一个“超级乖小孩”可能是乐乐用来赢取大人的关注与认可的唯一方式,她除此以外已没有别的招数 。所以,当妈妈让她自己承认不是好孩子时 , 这就是在挑战女儿最根本的生存策略,是在要女儿的命 。心理学认为,在任何情景中,我们主动做出的行为都是在追求好处 。这个原则用在乐乐的悲剧上有点残忍——乐乐自断手指也是在追求好处 。相比砍掉自己的小手指,乐乐认为,放弃“超级乖小孩”的招数而承认自己是个坏孩子,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 这意味着,她再也没有什么招数,可以去赢取家人的爱了,而这意味着再也没有爱与被爱的空间,也意味着可能会死去,相比之下 , 自断一根手指又算什么呢!自断手指 , 这会保住她的好孩子逻辑,而承认自己是坏孩子,那可能意味着绵绵不绝的灾难 。【揭开六岁女孩自残的真相】这样分析下来,会显得这个家庭相当残酷,但这是一种必然的匹配,一个表面上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总是藏着一个匪夷所思的环境 。最可以给张妻开脱的理由是 , 假若我们有可能去认识她的个人成长历史,会发现,她也是在类似的氛围中长大的 , 她很可能小时候也是一个超级乖小孩,而且也一样常被冤枉 。这种情形是一种轮回 , 也是我们这个传统上重男轻女社会的常见的轮回 。太多的妈妈,在自己是孩子时,其价值被否定,精神被打击,身体被虐待 。可惜的是,等她们做了妈妈,有了孩子,她们不是终止那种曾经伤害自己的逻辑,反而是将重男轻女的逻辑继续延续下去 。结果我们常看到,很多家庭中 , 妈妈溺爱儿子 , 但对女儿的方式大有问题 。这是一种“替死鬼心理” 。传说中 , 自杀的人变成了鬼不能超生,如果他想获得解脱,就得令别人以同样的方式死去,这样别人就成了他的替死鬼 。在自己家内 , 让孩子做自己的替死鬼而重复自己童年经历的同样的苦难,这是极其常见的 , 而这也是最简单的办法,毕竟孩子没有什么反抗的空间 。相反,如果想打断这一轮回的链条就艰难多了 , 这不仅意味着要去直面自己内心被压抑已久的愤怒,也意味着要去挑战社会的成见 。“专家”:不爱自己身体的人很可怕
关于社会的成见,在媒体报道上可见一斑 。一家媒体的采访人员采访完要走的时候,对乐乐说,以后要听话,别再干傻事,你父亲急得饭都吃不下 。结果,一直不说饿、不说疼而且不掉眼泪的乐乐眼中立即噙满泪花 。这句话真厉害,一下子切中了乐乐“想做好孩子而不得”的要害 。但是 , 这又是一句有些残忍的话 , 它继续在将乐乐朝死胡同逼 。如果认真分析的话,到底是让乐乐听什么话呢?别再干傻事,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这两句听起来很普通的话 , 其实大有问题 。乐乐需要的不是继续被“教育”,而是理解、温暖和包容 。几乎我看到的所有关于此事的报道中 , 都写到“教育方式不对” 。我真不明白 , 一个妈妈先是逼自己孩子承认偷了钱 , 随后又给孩子出一道残忍的选择题“要么承认偷钱 , 要么砍掉自己的手”,这是在教育吗?她究竟要教育孩子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说,她可能是在教育孩子坦诚 。但这并不成立 , 因张台说了,“以往女儿觉得自己有理就会坚持,理亏会自己承认错误” 。这是多么好的品质 。其实,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是在追求一件事——听话 。事情的对与错是不重要的,关键是“我永远是对的,你永远是错的”,达到这个效果就可以了 。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 , 在节目结束时说了最后一句话“这孩子真倔” 。所谓倔强,其实是一个孩子在对父母说“你没有道理,我为什么非得听你的” 。这个主持人可能觉得,这个女孩宁愿吃这么大苦头也不愿意屈从,实在太不对劲了 。这是没有理解乐乐的生存环境才说出来的话,一个受宠的孩子是愿意玩表面认错而事实上仍然我行我素的游戏的,因为他有这个空间,但对于已做牛做马到奴隶程度的乐乐来说,这个空间不存在 。更可怕的话出于专家口中,当地一个青少年危机干预中心的专家说,乐乐断指的行为该批评而不是肯定 , “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爱的人,是很可怕的” 。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专家是怎样面对诸多割伤自己手腕和胳膊或有其他自伤行为的青少年的,他这样的话会将这些孩子进一步推向绝路 。乐乐这样的故事,以及那个被妈妈打死的13岁女孩的故事,都说明,我们应该真正重视孩子在家庭中的生存环境,而不是继续集体生活在“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幻觉中 。
推荐阅读
- 研究称早熟女孩更易叛逆
- 经期女孩敢吃这东西 身体不要了吗?
- 患有厌食症的女孩大多有自闭症症状
- 心理学家将为你揭开梦的面纱
- 厌食症女孩大多有自闭症特征
- 女孩子一般有什么爱好 女孩子有这些爱好的好处
- 女人和女孩的心理区别
- 风机调速开关接法 女孩子也可以很强大
- 怎样怎么追女孩子 追女孩子的方法
- 100个好听到爆的女孩名字 100个好听的女孩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