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关于溺水你不得不知的误区
关于溺水你不得不知的误区
误区一、只要溺水不超过1小时就可以救活?
胡说八道 。长时间的溺水会造成溺水者的呼吸、心跳停止、脑部出现缺氧,严重的甚至发生脑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4-6分钟,脑组织就发生永久性伤害;心脏骤停10分钟,就出现脑死亡了 。所以,溺水超过一个小时是不可能救活的,说到此处 , 贾大成更是情绪激动的表示:“只要溺水不超过一小时就可以救活,这就是胡说八道” 。
误区二、倒背着孩子跑步急救能控水?
根本无需控水 。很多人认为上述“倒背着孩子跑”是一种“控水”的方法,因此对抢救是有效的 。但贾大成表示:抢救溺水者时,一律不应该进行控水 。贾大成指出原因有三点:
【关于溺水你不得不知的误区】 第一,溺水者早期因喉头痉挛、声门闭锁而没有吸入水分(称“干性溺死”);即使患者通过呼吸道吸入了大量水分(称“湿性溺死”) , 这些水分也已经进入血液循环 。
第二,控水时容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反而会阻塞气道 , 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 。
第三,控水还延误了心肺复苏的时间,使溺水者丧失最佳复苏时机 。
是否一定不能够控水?大家之所以会选择控水,是因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 , 一直认为既然水进入了肺内 , 甚至进入了消化道,控水是理所当然的、无可争议的 。
但如果为淡水溺水,淡水含盐量0 , 人体血浆含盐量约0.9%,由于淡水的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已经进入肺内的水分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肺内的水分会明显减少或消失 。
若是海水溺水 , 海水含盐量约3.5% , 由于海水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机体的水分会进入肺内,肺内的水分则会越来越多 , 致使肺部“淹溺” 。
因此 , 海水溺水控水 , 而淡水溺水无须控水 。在抢救落水时抓紧心肺复苏的时机,避免异物阻喉 , 还是不要控水的好~
正确的溺水急救措施是什么?
步骤:1、尽快将溺水者移至安全地带,并注意自身安全 。
2、一律不控水 , 对心脏骤停的溺水者 , 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操作之前 , 先开放通道 , 要先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水草、泥沙等,头偏向一侧,让鼻子里的水流出来,再做口对口出气,最后再做胸外心脏按压,按ABC的复苏操作顺序 。如无呼吸、有心跳,则无须做胸外心脏按压 。
3、同时 , 呼叫救护车,向医务人员求助 。
4、如有外伤,立即处理头、颈部损伤 。
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超过10分钟 , 也不要轻易放弃:
通常 , 心脏骤停>4—6分钟,脑组织则发生永久性损害;>10分钟,脑死亡 。而溺水导致的心脏骤停,即使>10分钟,亦应积极抢救 。
推荐阅读
- 少吃这些食物 让你体臭!
- 关于狗咬伤如何处理
- 缺乏维生素?食物帮你补充
- 夏季游泳溺水如何施救
- 简短教师节送花祝福语
- hilton是什么品牌 关于希尔顿的信息简介
- 缓解晕车的八个小偏方 让你更好的享受旅途
- 出现晕车呕吐现象 8种食物帮你摆脱晕车
- 最适用的职场减压十大法则
- 职场心理 从压力中营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