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后常常发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发生与灾区食物的选择、加工方法、加工人员以及食品容器设备的卫生清洁有重要的关系 。不卫生的食品除了引起食物中毒外,还会传播痢疾、肝炎、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等 。
1、霉变粮食引起的霉菌毒素食物中毒
被洪水浸泡过的粮食极易霉变,食用了霉变的大米或小麦后常常发生食物中毒 。病人常在食用霉变粮食后很快发病(数分钟~4小时),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乏力、发热等,多为水样便,无粘液、无脓血便,该中毒在停止食用霉变粮食后病情自动减轻,一般不会死亡 。
2、细菌性食物中毒
常由动物性食品(如肉、蛋类食品)和存放时间较长的熟食引起(如米饭、菜肴) 。主要是由于食用已死亡(淹死、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和没有很好冷藏的食品 。
3、化学性食物中毒
【水灾地区谨防食物中毒】一般为误食有毒物质引起 。由于灾区环境的变化和临时居住的条件所限,农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易被误食 。误食化学有毒物发病快,潜伏期在数分钟~1小时内 , 死亡率较高 。
推荐阅读
- 夏天到 谨防孩子误服痱子粉
- 林线是什么
- 广东潮汕地区所特有橄榄菜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 服用维生素A谨防出现中毒现象
- 世界38个地区是哪些
- 哪种蜘蛛有毒,谨防中毒
- 食物中毒 冬天谨防五种食物
- 野蘑菇中毒高发期 野蘑菇中毒怎么办
- 槟榔怎么吃最健康?多吃谨防危害大!
- 三种情况需谨防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