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运动这一把双刃剑

一、运动是一把双刃剑
【小心运动这一把双刃剑】这并非危言耸听,运动确是一把双刃剑 。它有促进健康的一面 , 也有摧毁生命和健康的另一面,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位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老人,在中途意外地死亡;奥运会花样滑冰冠军在一次练习中猝死,年仅27岁 , 尸检证明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一位老同志爬香山,引发了脑溢血身亡 。这些称作运动猝死,就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美国报道平均每11万个运动小时有一次猝死发生 。当然这说明运动造成的伤害是个别的,其健身效益是主要的,只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伤害是可以避免的 。
运动猝死的具体原因是运动过于紧张、激烈 , 超过了人体可承受的极限,造成血压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导致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紊乱或急性心力衰竭,以至猝死 。至于其他伤害,主要是肌肉、筋骨等的外伤 。对一组中老年妇女研究发现,6个月的跑步锻炼 , 导致了40%的人骨关节、韧带损伤 。也有因过度疲劳,导致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紊乱等 。可见安全健身是运动医学的重要课题 。
二、运动安全与“阈限内负荷”
在健身运动中 , 如何做到安全、有效呢?按照中医养生之道就是“中正和平”,凡事太过和不及都不好,所以现代流行的说法是“适当地运动” 。除了注意防止身体意外受伤以外 , 最重要的是对运动负荷强度和运动时间的控制 。那么怎样掌握这个“适度”呢?这就涉及到“阈限内负荷”问题 。
体育锻炼的最佳效果是在有机体处于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搏量的时间,这时有机体的各组织器官都能获得最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有机体处于充分受益状态 。因此,把运动时心率在120~180次/分钟的生理负荷称为阈限内负荷 。阈限下负荷的运动,不需动员内脏器官的潜力,达不到刺激有机体超量恢复的阈值,因而收效很少;相反,阈限上负荷的锻炼 , 由于心率过快,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无法满足所需要的血氧供应 , 有损于健康 。长期超过生理负荷,人体可能产生两种反应 。急性反应是心肌衰弱,引起血压下降 , 心率加快且微弱,出现头晕、呕吐、面色苍白、极度疲劳等症状,甚至猝死 。慢性反应是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 , 多数是抑制过程削弱,长期疲劳,并伴有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对运动毫无兴趣等等 。
运动时 , 体内各种能源物质逐渐消耗,但在运动结束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继而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过程与运动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运动量越大,消耗的越多,超量恢复也就越明显 。重复锻炼的间歇时间不同 , 运动产生的功效也不相同 。间歇时间太长,下一次锻炼是在“超量恢复”之后进行的,身体机能仍保持在原有水平 。间歇时间太短,下一次锻炼是在未完全恢复的条件下进行的 , 身体机能反而下降 。间歇时间适宜,下一次锻炼正好在“超量恢复”时间内进行,身体机能就会提高 。根据这一原理 , 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是健身运动安全、有效的两条基本原则 。一般情况下,锻炼过程中,心、肺功能发挥最大能力并保持一定的稳定程度 , 需要3分钟左右 。因此,把运动心率控制在阈限内负荷,最好是在130次/分左右,并保持3~6分钟 , 这样,锻炼的效果最佳 。
这只是一般的标准,还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对不同年龄的人 , 粗略地估计,中等量运动是:心率=170-年龄,比如50岁 , 运动时心跳要达到120次/分 , 大约相当于该年龄最大运动量的90%左右,属中等强度的运动 。同一年龄,每个人身体状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还要根据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受来判断 。一般来说 , 运动至轻微出汗,轻微肌肉酸痛,无明显疲劳感,休息后即可恢复体力,次日仍精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说明运动较为适度;如果出大汗、气喘、胸闷、不思饮食、有明显疲劳感 , 休息15分钟后心率?穴或脉搏?雪仍然不复原 , 次日周身乏力、酸痛,这是运动过量,应及时调整 。当然监测脉搏可能是最简单的办法 。
三、关于运动处方
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 科学健身,就离不开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针对每个人设计的个性化锻炼计划,包括最大运动能力指数、安全锻炼强度上限、有效锻炼强度范围、最佳锻炼频率、合理的时间分配等 , 据此设计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系统包括:体质体能评测系统、有氧运动处方系统、肌力运动处方系统、塑身形体运动处方系统、中老年运动处方系统、慢性病康复运动处方系统等等 。这些目前还难以普及到广大群众中,有条件的可以向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房或医院养生康复等部门咨询 。特别是中老年和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安全,一定要征求医生的意见 。
一般情况下,还是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
1、运动项目:应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 长期坚持 。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最安全的是步行 , 例如轻松的散步、312锻炼法等 。一般说来,只要掌握好运动时间,健身气功都是很安全的 , 例如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健身抗癌新气功等都属于低、中强度的有氧代谢运动 。
2、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达到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即可,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 。
3、运动频率:中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降低,疲劳后恢复的时间延长,因此隔日一次,每周3~4次为宜 。
4、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 。一般人可在自己方便的任何时间运动,但已有心血管病者 , 清晨不宜运动,应午后4~6时左右 。清晨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粘度高 , 是心脑血管意外的好发时间 。所以中老年人晨练可能是个误区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大,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所以很容易患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 , 患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 , 也往往会加重 。天气转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导致血压增高 , 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
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血糖控制不好时,运动会升高血糖,此时只能做很低强度的运动;而血糖控制良好时,运动又容易引起低血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谘强刂普J?nbsp;, 运动后也容易引起低血糖 。所以,有条件者最好运动前检测血糖,如血糖小于6.0毫摩尔/升时 , 可少量进食后再做运动 。如不能检测血糖,应准备一些食物或糖果以防治低血糖 。最好在餐后1~2小时做运动 。
6、高血压患者,应少做上肢运动,多做下肢运动,意念也应放在下肢 , 这样有利于降压;低血压者,恰好相反,多用上升的心理暗示 。
7、颈、腰椎病和关节炎患者,急性炎症期是禁忌运动的;康复期和慢性炎症者 , 按照中医“宣摇百关”的理论 , 以疏通经络,打开闭塞的关节为目的,多做按摩,关节活动适可而止,活动过度,产生劳损,引起复发 。可在床上做些不负重的关节活动和肌肉训练 。
四、中老年健身运动中的“三忌”、“三原则”
1、忌竞赛运动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减弱 , 而快速度运动时耗氧骤然加大 , 极易产生缺氧晕倒 。如果原来患有高血压和心脏?。?更易造成死亡事故 。由于肌肉已开始萎缩,韧带的弹性减弱,骨质开始松脆,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较重的力量性运动,往往容易损伤关节、肌肉和韧带,重则骨折 。少数有锻炼基础的老人,经医生检查同意后,可参加一些适合同年龄组的友谊赛 。
2、忌闭气运动 老年人由于肺泡的弹性降低、若用力闭气,就容易导致肺泡破裂,引起支气管咯血 。因此,不宜做较长时间的低头憋气、下蹲弯腰等动作;若屏气使劲,使心脏血液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 。进行任何体育锻炼时都必须配合以有节奏的自然呼吸 。在游泳时切忌做潜水等闭气的动作 。
3、忌仓促上阵 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对运动要有个适应过程 。首先做好心理准备 , 丢开生活琐事的烦扰 , 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加运动 。其次做好热身运动 , 用5至10分钟的时间 , 拍打按摩,伸展肢体,抻筋拔骨,活动大小关节,可防止意外伤害 。运动后应作缓和整理运动,轻松的散步,使身体逐渐恢复运动前的状态 。

    推荐阅读